从需求到设计落地的一则案例(上)
如何将需求向设计落地?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我试着用以前一个项目需求来归纳总结,实际项目中其实考虑的会更加详细,本篇文章只将大体思路和流程列出来。
项目需求:帮助未报名学员预约课程并为已报名的学员提供查看课表以及扫码上课的服务。
那么我们首先确定下我们的用户,预约课程的用户存在初级,高级和专家用户。不同类别用户对应的 场景 和 需求 ,以及可能的 信息 和 行为 需要归纳。
根据线下调研,可以分出这三类用户:
A类:偶发性的获取课程消息,临时咨询的用户(初级用户)
B类:自己本身有学习课程意愿期望进一步了解的用户(高级用户)
C类:已经在学习课程,期望了解其他课程的用户(专家用户)
A类:
行为:需要课程顾问的引导会了解相关课程,对线上口碑比较在意
场景:教学机构,家庭互联网
信息:课程顾问的引导,教学机构环境
B类:
行为:自身会去教学机构了解咨询,会听取一些专业老师的教学计划,会从实地考察从而了解一些教学机构做比较
场景:教学机构,教室,家庭互联网
信息:教学机构整体教学水平,课程顾问的引导,线上的推广与宣传
C类:
行为:如果有相关的进阶或同类课程额外注意,会咨询学习同伴的意见
场景:教学机构,教室
信息:已经学习同伴的建议,教学机构的宣传
在对不同类别用户对应的场景和需求,以及可能的信息和行为整体归纳完后,我们需要对各个 信息和行为细化和拆解,并对其中的细项进行筛选,从而便于找到主线功能流程并解决
接下来通过对A、B、C三类人物模型针对性的做信息和行为匹配,在满足A类的基本信息和行为的同时也需要满足B、C类用户的高级需求。因此,在保证A类用户在任务流程的可用性上尽可能的达到100%的高度,我们应尽可能帮助A类小白用户初次咨询课程时就可以获知他所需要的信息。因为A类型用户基本不存在专家用户,所以也不期望希望他们一开始熟悉高级功能。
A类用户
对于B,C类用户,因为用户的需求清晰明确,所以他们在操作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习惯可以作为设计决策的依据。并且在完成基本需求后,他们有足够的耐心体验高级功能的流程。
B类用户
C类用户
从需求的重要性和频率两个维度来衡量的需求的优先级,会将A,B,C类用户“咨询“需求定义在标签栏中的头屏位置中。
接下来进行信息和行为的布局,从下面的移动端单手操作触控区域图可以看出舒适触摸区(绿色)集中在下部,伸展触摸区(黄色)集中在上部和右下方,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把只让用户浏览的信息排布在上方,而需要操作的内容排在下方。
来自于《APP设计中便捷的单手操作》网易UEDC
根据我们上述整理的信息和行为的必选项,以及触摸区的区域,我们进行如下布局。可以看出,我们遵循了之前提到的上半部分用于新闻和活动的信息展示,以及下半部分用于用户行为的操作包括课程种类的选择和课程地点的选择(虽然还有其他行为必选项如时间,教师,价格但对于用户来说,优先级不如前两者高)。
有了初始化的框架之后,接下来需要收集任务,进行任务流程串的梳理
(未完持续)
作者 波比的大锤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设计,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