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社交巨头(腾讯与 Facebook)的降维打击——社交产品思考

一、经验与机会


中国的社交APP肯定是在微信及QQ的阴影下,而美国则无非是Facebook、Snapchat、WhatsApp等,中国目前没有社交APP有突出重围的这种表现,但类似Blued还是走出来了自己的路;而除中国之外的地区,还是有突围的产品如Snapchat(虽然现在正在被围堵),那么为什么它们能够突围,我们能够从此获得怎么样的经验?

简单说Blued是寻找到一个看似狭窄的点,不断深耕,占据狭小领域的绝大部分资源,从而形成另类的垄断地位,筑起足够高的壁垒。其切入点的选择应该说是其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而其切入点是因为最大的垄断级产品微信及QQ都不可能为了一个看似狭小的用户人群去改变整个产品来适应(事实上也不需要,大部分用Blued产品的人也依旧在用微信及QQ)。

而Snapchat则是抓住了Facebook忽视掉的重要社交需求,依靠一些产品特性,迅速将Facebook与Snapchat贴上相对立的标签,从而给自己筑起壁垒,拿到关系链,最终短时间内发展到能够和社交巨头对抗的规模,其成功原因同样是找到了巨头留下的入口。

同样拿到与Snapchat类似机会的还有人人网,其同样做到“关系链”这一层次,并有机会大肆扩张,但是其发展速度太慢(或者腾讯反应太快),让腾讯反应过来后推出了校内网及QQ空间双重围剿,浪费了这次极少出现的机会(能够颠覆腾讯社交一家独大局面)。

在社交领域上,让 用户迁移成本太高 ,在领先者未留下机会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同样是领先者留下的机会,其也是有非常大的区别,最大的是Snapchat拿到的机会,是面向所有人群的,只是Facebook没有发现,而一旦发现也会大力进入及改变,所以这类机会就只能依靠 时间差 ,如果不能在短期迅速发展到拥有足够壁垒,那么巨头反应过来后一巴掌就能够拍死,因为巨头的资源太丰富,而且本身就拥有足够的壁垒(Facebook后发的Instagram story 与Snapchat story 极为相似,并于今年4月宣布用户达2亿,开始准备追赶上Snapchat)。

另一类是Blued拿到的机会,巨头知道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不能去适应,这时候就留给创业者一个天花板远远达不到巨头层面的窗口。事实上脉脉与linkedin的切入点也是如此,这两个都是在 细分垂直领域 大肆发展,虽然无法达到微信及Facebook的层级,但是也依旧是一个成功的社交产品,只是天花板远远低于微信及Facebook而已。

简单说,社交产品本质上比其他类型产品多了一个巨大的护城河(其他产品也有,如金融类的绑卡;信用类的各种信息;社区类的内容沉淀等,但都没有关系链这个强),所以其发展的趋势也远远不同于其他类型产品,先来者对同质化后来者挑战的应对如同 降维打击 ,根本不是外力能够弥补的,只有自己出现问题才会给其他人机会。

我以为微信已经超出巨头这个概念,达到了 生态 这个层次,因为其不仅仅是社交,还包含内容(微信公众号、表情)、支付(微信支付)、游戏(微信游戏)、信息(微信搜索)及正在尝试的应用(小程序)等协做内容。能够威胁生态的只有自身内部崩溃及外部环境巨变,前者不好说,而后者的可能性也很小。

就社交产品而言, 我以为 (仅仅只是我以为)就算是硬件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很难改变巨头的优势,只是因为硬件端的变化,巨头会给出很多的机会而已,那时候也就是很多产品能够得到Snapchat同等的机会,若是想要改变社交产品的格局,还是得如同Snapchat那般迅速的扩张,否则面临的还是巨头反手一巴掌,那些指望硬件端变化就能颠覆腾讯及Facebook的人,可以认真用脑子去思考一下, 凭什么你能看到硬件端的变革而腾讯及Facebook看不到?

二、切入点


其实社交产品切入点的选择可以用 经济学 (推荐书籍《微观经济学》曼昆)的一些方法帮助选择,结果就是 机会成本及成本都足够低 的时候。

引用PMCAFF社区中BrainYang提到了一个切入点:

我认为应该针对00后05后做社交探索

第一,因为这一类人的心智纯洁,如同一张白纸,但是又不会因为外界的各种物欲吸引去随便改变,轻易留下痕迹。这一点来说,这些用户是非常有可能选择尝试我们创业者的社交产品的。

第二,如同我最上面所说,他们的社交范围并不是很广,将被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但同时具有传染性,每一个小范围之间能够通过几条社交链接连接在一起。有利于产品的小范围生存,但又可以通过制造爆点来扩散。

第三,这一类用户,有时间,有精力,没有特别强的隐私敏感性,愿意尝试更多有意思的沟通方式。

第四,时间无法逆转,这一点针对所有人,一旦做出选择,尝试新的产品,这一点将无法逆转。无论以后是否将选择其他产品,这终将是一段无法抹除的痕迹。这一点,就算是所有科技公司目前的技术加起来也无法改变的。因此,在获得第一批小学生用户以后,只要随着时间更迭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功能,那么创业就存在存活和打破垄断的可能性。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答案中需要注意的点:

第一,是最重要的一点,如同我上面第一条所说,如果决定做这一个方向的社交探索,请一定要找一个能够坚持内心,尊重社会,有社会责任心的人来做决策。因为,这个目标人群是这个社会中最单纯的人,是最不应该被污染的人。因为每个人都要社交,既然必须选择,我希望能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一副美丽的画卷。生活虽然不易,很多人都过的很艰辛,但是几乎每个人心中都还是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这是自然规律,顺之则昌。这样的产品,这些小朋友的监护人也会支持的吧。

做产品,还是要有点情怀,有责任感吧。

第二,如果真决定往这个方向探索。则注定是一个需要时间去雕琢和积累的项目。切不可心急,时间是最强的武器。这一点还是需要一个好的决策者,应当是一个心境平和,不急功近利的人。

第三,用户隐私观念不强,不意味着可以钻这方面空子,产品的设计者反而应当担起保护隐私的责任。

第四,才是做出好玩的项目,可以通过游戏做切入点,也可以通过小范围适合小朋友的好玩的聊天工具,具体的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切入、游戏切入以及其他有趣的方式。

其本质上就是寻找机会成本的最低点,但我以为其未很好的考虑成本,故回复如下:

初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切入点,逻辑上也走得通,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去尝试(没有冒头的产品)。

实际上有非常严重的几个坑无法填满: 首先是用户,这个层级的用户从属性上很好划分,但是实际上很难去找到(互联网上),因为他们的社交区域太小,从而无法形成足够向心区域,而一旦形成聚集区域,基本上就已经过了你说的切入点时间。 次者,money,当一个产品需要如此长的生命线时,投入将是非常巨大的(相对于收入),而且未来不明晰,烧自己还是投资者的钱都很难。

事实上我以为你的思路是对的,想在社交上突破,那么切入点一定是在机会成本很低的时候,但是同时也应该是成本也低的时候,你选择的是机会成本最低点,但此时成本非常高(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之一)。 大学生或者高中生才应该是突破点。

三、决定性因素


先说 成本 。每一个产品的诞生,其成本不仅仅是开发一个APP产品,背后还包含巨大的推广运营费用,特别是现在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之后;另外时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本影响因素,但凡是一个产品不能快速的爆发,而是需要不断的打磨与筛选或者长时间的等候,那么其成本将快速增长,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效率也会逐渐降低。

再说 机会成本 。考虑是否开始尝试做一款产品的时候,除去成本外还有一件必须考虑的事情——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

引至百科

简单来说,也就是产品团队去做其他事情而获得的收益,如果能够做出一款优秀社交APP,那么这个团队不做社交产品也可以做其他(如游戏)来得到收益,当他们选择做社交产品的时候,那么久放弃了这部分收益,根据描述就可以知道,这部分的成本应该是很高的。

最后说 收益 ,之所以社交类产品能够一直被众多的利益方所追捧,就是因为社交类产品一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垄断性质,那么由其产品特性(网络世界重要入口及归属地)决定,隐性收益非常高,最明确而简单的例子就是腾讯及Facebook(两个进入世界前十市值的公司),而Snapchat其250亿美元(合人民币1724亿元)的估值也同样证明这一点。

总结


总结一下,社交产品有两个特点:

成长难度极高,发展起来的概率极低。

产品特性强大而不可取代,收益非常高。

所以这个领域的 进入者络绎不绝,但出头者寥寥无几 。

同时其发展的窗口期有非常局限,因为其肯定是巨头留下来的,要么没发现,要么需求特殊而无法完全满足:

前者窗口期非常短,创业者略微冒头,那么就将面临巨头的围剿。

后者窗口期较长,但是天花板明显,远远无法达到巨头的层级(收益巨幅缩小),同时存在收益不确定的情况(如果是伪需求,那么血本无归)。

结论: 无,凭君自思 。


文中引用《你对中国当下社交产品的分析和下一波机会的判断是什么?》中BrainYang的回答。


我是腾讯重度用户,但还是希望有一些新鲜的血液出现,给创业者的世界一点希望——颠覆帝国。

简单预测一下:未来如果有颠覆腾讯社交一家独大局面的产品出现,那么很大可能是从 以高中生或者大学生为核心 的产品中诞生。

ps:这个预测我完全没有压力,因为感觉短时间内很难有颠覆性的产品出现,就不怕被打脸。

作者 boyzcl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设计, 社交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