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产品中分享机制和用户心理分析

接着上周的AARRR的海盗模型内容,出一篇常见又容易忽视的产品分享功能。

首先问,产品为什么要有分享功能?

很简单,为了自传播实现自增长。

让认可你的用户有东西可分享,让用户愿意帮你去分享,最终实现产品自增长。

入重点,常见的分享形式有那些?

我总结为4点 :

一、自我介绍形式

二、内容形式

三、通关型

四、活动型

(4点纯原创,名称不好听别打我)

自我介绍类

自我介绍类,有二种形式,一种形式是藏在产品的设置入口里,点击分享是一个链接的形式,让用户选择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是分享到朋友圈。另一种是图片的形式,点击保存图片或分享图片。

图片来自即刻App和樊登读书会App

左边的第一种形式是比较早的分享形式,分享之后,往往就是一个介绍App的H5,然后跳到App Store 下载,右边的是由咱们的二维码和扫一扫普及后主流的推荐形式。但这二种形式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我都归到自我介绍这类。

内容形式

以内容为主的分享我就称为内容型了,内容型其实非常常见,因为几乎我们所有的App上都有内容。淘宝的商品是内容,微博上的文字是内容,优酷上的视频是内容,得到上的知识红包也是内容。

图片来自得到App和即刻App

内容形式也是有图片形式和链接形式。二种分享,根据内容选择,各有利弊。个人认为图片有一个大优势就是图片能应用的场景比链接多。

通关分享型

通关分享型就是在产品体验中,让用户愉悦的点之后,往往会的那种分享。比如,美国秀秀P好图之后的那个大分享按钮,或是饿了么订单完成后的分享红包,又或是游戏通关后的奖励炫耀......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对号入座。

活动型

活动型也是非常的常见,比如,严选常用的专题活动就是 ,利用活动内容来引导分享。这种形式体现在各大App的活动页里,可以说,没有分享,活动就像少了腿,永远跑不远啊 。

图片来自严选App截图

以上是所有的4种形式了,下次再把用户心理补充上。

作者 Katrina程小程

关键字:产品经理, 分享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