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 | 从发展轨迹、社会变迁和人口数据变化来看工具类产品的发展出路有哪些

7月25日,我看到“ 腾讯某GM|工具类产品,未来发展的出路有哪些? ”这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有更多道友能参与进来分享。

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最近花了不少时间在思考,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抛砖引玉,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PS:非常感谢// @麥兜子的建议。

现在工具类产品的常见出路是:1. 转内容 2. 转服务 3. 转社交;

那么未来的出路是什么?

我认为寻找未来的出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找到确定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硬趋势。第二部分是找到不确定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软趋势。硬趋势让未来更清晰,软趋势让我们有机会抢占先机。

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梳理一些未来的发展轨迹,第二部分我将比较具体地分享一些idea。

Part I :找到硬趋势

我将从 工具的发展轨迹、消费社会的变迁、人口数据的重要变化 三个方面切入。

(一)工具的发展轨迹

首先我们来推演一下工具的发展轨迹,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什么规律。

第一个关键问题:工具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很无聊,但其实非常重要。分形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曼德勃罗集”,它描述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非常简单的初始规则可以自然地导致极复杂事物的发生 。从中还可以提炼出一个数学公式: Zn+1=Zn^2+C ,通过这个不断自我迭代的公式,可以得出极其复杂的结果。因此, 初始定义不同,则整个思路都会不同。

【注】推荐BBC纪录片《神秘的混沌理论》

通常认为,工具是“人类工作时使用的器具”,考古学给的定义是“具有物化形态、为达到或完成或促进某一事件而打造的器物”,后来又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

这个定义还可不可以再 升维 呢?这个器物、手段背后隐藏的是什么?

我回到我的基石假设开始推演: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人一定有认知和能力的缺失。认知和能力的缺失会导致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个差距,我们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来弥补我们认知和能力的缺失。其中之一就是工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工具是认知和能力的集合 。换个更精确的表述: 工具是集成态知识的物化形态。

第二个关键问题:集成态知识的特点 (可以跳过)

从“集成态知识”这个角度切入,可以对工具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知识附着在不同的事物上会形成不同的知识形态。大家一般都知道两种,第一种是附着在 人类大脑中的知识 ,我们暂且称之为“ 记忆态知识 ”;第二种是 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知识 ,我们暂且称之为“ 记述态知识 ”。还有一种是 隐藏在工具中的“集成态知识” 。

记忆态知识的缺点是 模糊性 ,而且 不能够通过生物遗传 进行知识传递和积累,我们没有办法一出生就继承父母的知识,而必须从头开始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一个人死了之后,他脑中的知识也随之消失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文明早期的进程如此缓慢,因为知识的积累和传递极其不方便。

记述态知识克服了记忆态知识在知识传递和积累上的缺点, 语言文字 的出现让知识得以显性化,更为直观,更能广泛地进行传播,使得人类知识积累和传递的速度加快,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它的问题是不完全准确、可靠,还需要实践来进行检验,而且语言文字是在人类诞生很久以后才出现的,在那之前人类积累与传递知识的方式是工具。

隐藏在工具中的“集成态知识”可以说很好地弥补了上述两种知识形态的缺点。

首先,集成态知识具有 相对的正确性 和 确定性 (相对指的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了满足人类工具的实用性需要,人类在打造工具时会不断修正、不断剔除不符合相应需要的、不正确的知识。

【例】用于切割食物的石刀,必须要有锋利的刀刃,重量反倒是次要的,因此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进化出轻盈、锋利的金属刀具,而不是特别厚,特别钝的刀刃。而制造石斧是为了砍伐树木和砸碎兽骨,除了锋利的刀刃外,还需要有足够的重量和易于挥动的手柄以产生足够的惯性力。

其次,集成态知识具有 物化形态 和 专门化 的特点。工具中的集成态知识通过工具特定的结构形态表现出来。换句话说,为什么这个东西要做成这个样子,本身就是集成态知识的一种储存形式和表现形式。

【例】刀具千变万化,始终不变的是它特殊的斜刃形态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态结构”也变得更加广义。比如我们不同类型的APP中对应不同的视觉设计、交互设计、业务逻辑,也都体现了“形态结构”。

专门化很好理解,刀具中有与切割相关的知识,杠杆中有与杠杆相关的知识。假设全知全能是一个全集,那么每一个工具就是其中的一个子集。

最后, 积累与传承 是集成态知识的重要特征。工具能够很好地传承人类的知识,从原始石刀到现代化刀具,不断积累、传承了刀具的特殊结构形态、金属刀具的成分、配比、加工工艺等知识。

【例】我们今天考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残存工具的形态结构,来推测当时古人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尤其是在语言文字出现以前,人类知识的传递和积累是通过工具来进行的。

第三个关键问题:工具的演化

如果工具是“集成态知识的物化形态”,那么工具的演化实际上是“隐藏在其中的集成态知识的演化”。PS:推到这里的时候,我无意中翻到了北航何立民教授的 《知识学原理》 ,其中讲到“知识的演化过程”,给了我很大启发。

在集成态知识不断积累、传承的过程中,人类工具出现了三个变革阶段,分别是 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集成 (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从泛性知识到归一化内核知识集成 (工业革命), 从内核知识集成到内核知识行为集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应了 原始工具、手工工具、机械化工具、智能化工具 的演进。

为了缩减篇幅,远的我就不说了,就说说“从内核知识集成到内核知识行为集成”。工业革命是将动力机械内核(蒸汽动力内核、内燃动力内核、电动力内核)普遍嵌入各个工具、物件的革命,用现在的话来讲叫 “动力内核 + ” 。人类很大一部分 体力劳动 被众多的机械工具所替代。

半导体集成电路诞生后,开始了人类工具中的知识行为集成。 此前,人类工具中只有知识,没有知识行为能力,知识行为只能在使用工具中产生。 但智能化工具开启了知识行为能力的集成,人类的一部分甚至一大部 分脑力劳动 将逐渐被智能化工具替代。

【例】人们用算盘进行数值计算,用秤砣称量物品重量,其中的数值计算与称量、计价等知识行为需要由人类来完成。而如今的计算器、电子秤则不同,人们只要敲入计算要求后,计算器便会独立完成相应的数值计算,这就表明知识行为已经嵌入到工具中了。

智能化工具还是一个与信息流相关的工具,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信息提取、信息处理、输出正确的知识行为。所以它首先出现在IT产业,之后向其他产业扩散,形成新一轮的工具升级浪潮。

现在的工具开始逐渐嵌入具有知识行为能力的微处理器智力内核,所谓“互联网+”、“工业4.0”、“智能硬件”、“AI+”实际上都是在表述把智力内核普遍嵌入的过程。所谓“AI对人类就业的巨大冲击”,可以解释成人类知识行为向智能化工具转移的过程,智能化工具替代人类一部分脑力劳动的过程。

工具的连接

工具长期处于离散状态,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互联网出现后,开始了工具之间的连接。

随着智力化内核的普遍嵌入,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人类工具将从孤立走向全面联合。智能化工具的连接,将涌现出人类的公共知识平台和全能化工具。

【例】电影《她》中的AI操作系统

第四个关键问题:人类与工具的关系

工具中的集成态知识来源于人类个体的记忆态知识。在人类个体知识不断向工具转移的过程中(创造工具、使用工具、改进工具的过程),工具会不断过滤人类知识、将不准确、不完善的记忆态知识转化成准确、可靠的集成态知识,并积累下来。我们可以想象:人类个体知识就像无数条小溪,最终汇集到一个个工具上,形成湖泊、大海。每个人类个体都为工具的创新、完善做出贡献,工具变成了人类的公共知识宝库。

从上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工具”的动态演化结构。我尝试推演一下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下会发生什么:

知识力量的重心向工具偏移

早期的人类工具中没有独立的知识行为力量,工具不会自己动,“人+工具”的知识力量体现在人类个体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机械化工具第一次将“人+工具”的知识力量中的体力劳动部分地转移到工具中。而智能化工具则进一步将“人+工具”的知识力量中的脑力劳动部分转移到工具中。

为什么知识力量的重心在不断向工具那一端偏移呢?因为人类个体的知识力量被局限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生命周期里,是一个非常有限的知识力量。而人类工具就像一个永远不满足的大海绵,不断吸收人类集体的公共知识力量。人类工具中积累了人类几百万年(从直立人开始算起)的知识力量,那些创造知识与工具的人类群体早已死去,但他们的知识力量依然保存在现代工具当中。

随着人类工具集成越来越多的人类知识和知识行为能力,它们会 逐渐成为远超人类个体知识的公共知识载体 。届时,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工具可以脱离人类个体,但人类个体无限地依赖工具。目前,众多的实例证明,智能化工具在特定领域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个体的知识水平,甚至超越了创造他们的人类个体的知识水平。因为这些创造者并不仅仅是运用自己头脑中有限的知识,还整合了人类群体的公共知识。比如说,Alpha Go的创造者Deep Mind的任何一个员工都很难下赢它吧。

未来将是每个领域的少数精英负责纯知识的创新(现在已经是了),与科技公司合作转化成公共知识平台,大多数人在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体知识做整合创新。

【猜想】 人类与工具的融合

从原始工具、手工工具、机械化工具到智能化工具,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节节攀登,几乎重塑了整个自然世界。但人类个体的自然能力却没有多大变化,我们还是如此脆弱,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会衰老、死亡,如果没有工具,把我们扔到丛林里,我们马上就会被动物们干掉。我们有提高人类个体自然生存能力的需要,就像水循环一样,我们需要工具这片人类知识的汪洋大海反哺我们这一条条涓涓细流。

随着医疗技术、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将 从改造外部世界开始转向改造人类自己 ,运用各种各样的生物工具提升人类个体的能力未来除了虚拟化的人工智能、实体化的机器人,还会有半人半机的非自然人出现。

同时,工具中大量的存量知识能否通过脑机接口的技术反哺给人类,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革命(教育革命),大大缩短存量知识的学习时间,花更多时间进行知识创新。

【小结】

1. 重新定义:工具是 认知和能力的集合 ;是 集成态知识的物化形态 。

2. 集成态知识的特点:相对的正确性和确定性;物化形态和专门化;积累与传承。从这个角度来看,工具是 人类知识积累与传承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是语言和文字)。

3. 工具的演化:从形态结构的变化来看,工具的演化可以分为 原始工具、手工工具、机械化工具、智能化工具 ,与前面三种纯硬件形态的工具不同,智能化工具有软、硬件两种呈现形态;从集成态知识的变化来看,工具的演化可以分为 泛性知识集成,内核知识集成,内核知识行为集成。 微处理器智力内核诞生于IT产业,目前人们正通过在机械化工具里普遍嵌入智力内核的方式,实现“智能革命”;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工具的演化可以分为 离散单机状态 、 局域网多机状态 、 物联网集群状态 ,最终将涌现出 公共智力平台 (像电影中的全能人工智能助理)。

4. 人类与工具的关系:“人+工具”动态结构的重心 不断向工具偏移 ,工具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智能。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工具,而工具则有可能脱离人类的控制。

未来将是 每个领域的少数精英负责纯知识的创新 ,与科技公司合作转化成 公共知识平台 , 大多数人 在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体知识 做整合创新 。

【猜测】此外,人类会寻求动态结构“人+工具”的 平衡 ,推动工具知识反哺人类个体知识,推动工具力量反哺人类个体的自然力量。

(二)消费社会的变迁

“人+工具”是一个很重要的动态演化结构,了解完工具,我们来看看消费者的变化。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有一个很著名的“ 时光机理论 ”:要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先在发达市场如美国开展业务,然后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杀入日本,之后进军中国,最后进入印度。仿佛坐上时光机,穿越过去和未来。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许可以通过日本消费社会的变迁来大致预判中国消费社会的变迁。这一部分要非常感谢日本消费社会学家三浦展的著作 《第四消费时代》 给我的启示。

日本消费社会的四个阶段

第三消费社会: 消费单位由家庭转向个人,轻、薄、短、小的个性化商品开始流行,消费逐渐变得个人化、感性化。其背后是“离婚率上升”、“啃老族”增多,“单身人群”增多的背景。【个人】

第四消费社会 :消费单位由个人转向社会,无品牌、朴素、本土化的商品开始流行,消费趋于共享,消费变成了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自然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背后是人们希望能够解决第三消费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与矛盾的愿望。

即使到了第四消费社会,第三,还有第一、第二消费社会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商存在。每个时期的特征,在第四消费社会中是多层重叠存在的。

如果对照上面的描述来看,中国目前整体上正处于从第二消费社会到第三消费社会的过渡阶段,即所谓“消费升级”阶段。但因为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第四消费社会的苗头也开始显现,中国下一个消费社会的形态也许是日本第三和第四消费社会的混合体。

【日本第三消费社会的一些特点】

  1. 单身寄生者(啃老族)

20世纪80年代,未婚倾向增强,过了25岁还不结婚的男女增多,仍然与父母住在一起生活的单身寄生者越来越多。没有住宿花销等生活开支的单身寄生群体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他们的消费主要面向时尚, 讲究个性化 。

  1. 从“消费”到“创费”

在第三消费社会,多样化、时尚化备受重视,人们想要符合自己个性的东西。此外,消费者买东西并不只是单纯的消费,而是 为了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消费 ,所以有了“ 创费 ”一词。

消费者不是囫囵吞枣地接受企业发出的信息,而是自己传递信息,他们正是创费者。买萝卜的话不需要他人的评价或看法,但是购买时尚、穿着时尚不仅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希望 获得他人的赞同、表扬和羡慕 等。

商品首先是“生存所需的必要商品”(最低限度是衣食住行),其次是“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必要商品”(收音机、电视机、车等),第三是“差异化、表现自我的商品”(流行、名牌、皮草等),第四是“自我启蒙及充实内心的商品”(兴趣、读书、艺术等),创费则是购买第三或第四类商品。

与别人不同,并且炫耀这种不同,因为不同而产生优越感,差异化正是指这样的价值观。

  1. 消费者的心理变化

洗练的消费

消费教在第二消费社会中强调的教义是“越大越好”,在根本上强调数量的扩大。但是在第三消费社会的教义就变成了“ 精炼考究的生活方式 ”,强调 质量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从追求物质的丰富到渴望精神的满足 ,这可以说是当时的时代背景。

崇尚健康

不再是单纯为了饱腹而吃饭,不再是为了长高长胖吃饭,而是为了“健康”吃饭。这种潮流从7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慢跑热也是那时出现的现象。此后的四十多年“健康热”一直持续了下来。但是到了第三消费社会后期,健康热略微产生了些变化,人们越来越追求 精神层面的健康 ,也就是所谓的“ 治愈 ” 。 治愈特指精神压力的消除、内心的自我控制,是20世纪90年代风靡美国,其后登陆日本的热潮。

从物到事——有乐町西武

有乐町西武于1984年开业,打出了“ 生活信息馆 ”的旗号。在一楼开设了馆内电视台;在饮食卖场提供送餐服务;在服装卖场提供裁剪服务,时尚顾问;在家具卖场可以用电脑来模拟色彩搭配和陈设布局等。

但是它的“事”仅限于卖服务,在此意义上,它无法实现第四消费社会中加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

  1. 东急手工与普通人的创造性

东急手工(Hands)一号店在1976年诞生于神奈川县藤泽市,这一时期正是第三消费社会的开端。

东急手工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大力支持,其经营理念是“手工的复权”。滨野安宏在理念设计、战略构想、店铺基本构想、商品基本构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滨野安宏主张 自己动手享受室外休闲活动 , 通过 DIY 的方式亲手创造生活, 从而提出了“ 创意生活店 ”的理念。从结果来看,东急手工超越了单纯的DIY店、家庭装饰中心,它的商品种类丰富,而且还能 激发人们亲手创造生活的热情 。

Hands的特别之处就在于, 让人们自己开发出商品不同的用途,从而给人们带来快乐。 比如实验用的烧杯可以用来保存食品;工地的电灯可以当作房间的照明装置。Hands出售的不是天然素材和完全的成品, 所有的商品都是“半天然”和“半成品”,剩下的一半是留给消费者发挥想象、自由创造的空间。

半成品思想 还能让人联想到无印良品。无论是东急手工还是无印良品,它们都走过了第三消费社会的三十年时间,并且在第四消费社会里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们都满足了消费者 创费 的需求。

  1. 杂货的时代

Loft、东急手工、无印良品的成功都在告诉我们,第三消费社会还是一个“杂货的时代。”消费者在自身感性的基础上追求自我。虽然汽车和住宅也能展现出人们的自我,但是毕竟消费频次太低了,用它们来展现自我的机会有限。所以,日用杂货这种轻薄小巧的商品更能让人们轻松随意地展现自我。

【日本第四消费社会的一些特点】

第三消费社会产生了一些 问题和新的矛盾 :

(1)首先是 个性化 带有使 人与人产生分隔的倾向 ,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个人的孤立。

(2) 过度的物质主义 不断蔓延,在这个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萌芽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被人们渐渐遗忘,甚至20世纪80年代一度抬头的反核电运动也逐渐烟消云散。

第四消费社会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相比于一个过于个人化、孤立化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建立一个 人与人之间能够自然地产生联系的社会。

  1. 从物质到人

可以看到,第三消费社会的消费是以物为中心的,而第四消费社会的重心将会转移到 真正的、人性化的服务上去。 但这并不等同于单方面地花钱后享受服务。而是会有更多的人开始追求通过消费来建立包含更多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

也就是说,并不是要发展那种 将服务作为商品来消耗的服务消费 ,而是更多地追求一种能够为 提供方和接受方 同时带来满足的服务行为。

因此,重要的不仅仅是能够获得何种服务,还包括 从谁那里获得服务,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那个人将如何相处下去。

  1. 消费的本质是什么

物品的消耗和再生只是表面目的, 消费实际上追求的是充实地度过时间。 ” 消费的最终形态 是一个 将消耗转化为自我充实的过程 。

我们所追求的, 不应该仅仅是“效率”或“进化” ,还应该包括 “自我充实” 。

【小结】

关键词:

1. 消费的本质是“追求充实地度过时间”,消费的最终形态是一个“将消耗转化为自我充实的过程”。

2. 从“消费”到“创费”,消费者想要花钱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追求基本功能到追求精神上的丰富和满足,消费趋向个性化、感性化。

3. 崇尚健康,追求身体健康,追求精神健康。

4. 从物到事,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物到人,重点是什么人、以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5. 半成品思想,向消费者提供半成品的素材,剩下的一半交给消费者自己去创造,让人们自己去寻找商品的不同用途。【典型案例】东急手工、无印良品

6. 创造更多机会让人们能更轻松地展现自我。

7. 消费变成了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

(三)人口数据的重要变化

中国的婴儿潮一代是指1960~1980年出生的人,这一代人从队列上讲,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增长量最大的一个群体,从1962年一直到1973年,每年净增长2000万。他们亦是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人,手中积累了大量财富。3到5年后婴儿潮一代将逐渐进入退休养老阶段,为这个数量庞大的养老群体配套相应的养老工具和服务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和切入点。

【例】平衡鞋

老年人不慎摔倒,臀骨骨折后的死亡率非常高(因为高龄手术对身体伤害非常大)。可不可以将智能化应用于鞋子,开发一款自平衡鞋,降低老年人摔倒、摔骨折的风险呢?

就我目前所知,已经有两家公司在做了。一个是美国的iShoe,还有一个是以色列的B-shoe。

PS:附件是我读《第四消费时代》时做的文摘,有非常多的具体案例。

Part II :找到软趋势

(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反哺传统工具

KK在《必然》中提到“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型复印机,将我们在线的一切都拷贝成复制品。”纯互联网的东西太容易被复制,太容易被复制的东西就没有壁垒,而且用户习惯了免费,要想赚钱难度就很大。因此现在大家开启了“鼠标加水泥”(线上反哺线下,建立新的壁垒)的进程,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IT互联网行业向其他行业扩散,带动传统工具升级。这就是我前面在 工具的演化 部分提到的“将微处理器智力内核普遍嵌入传统工具”以及“工具连接日益紧密”。近几年兴起的智能硬件就是这一趋势的表现。

目前智能硬件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有不少利好条件在慢慢成型。比如:

1.产业链分工会越来越明晰,IT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合作会越来越好;

2.运算处理能力、带宽、存储容量不断增长,使得数字化、网络化成本不断下降;

3.目前“弱人工智能”概念的兴起,大量资本的涌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智能化的进程,同时也加速了新的交互方式(语音交互、手势控制)的发展。

【出路1 】 在Part I我们提到:机械化工具和智能化工具时代,是工具逐渐替代人类个体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时代。找找看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在使用很传统很原始的工具,把它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IT互联网公司要么自己做智能工具的全产业链,既做有形的硬件入口,又做无形的数据服务;要么与传统工具公司合作。

PS:近几年的“智能硬件”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自己简单想了几个,仅仅是抛砖引玉。

【智能电子秤】: 超市称菜、称水果的电子秤还需要人工操作,如果结合图像识别技术,用户可以自行完成称量计价,不用再排队等待工作人员扫码、取标、包装。往后延伸还可以记录每个用户购买的蔬果,身体状况等数据,做一些配套的数据服务等。

【 智能购物车】 :在超市、商场购物排队结账等待时间很长、找不到要买的东西,如果购物车结合一个智能终端,集成自助结账、商品商铺导航、推荐系统(LBS推荐、关联荐等)等功能,可以使得购物体验进一步提升。如果购物场所特别大(比如大型购物广场、宜家、山姆等),还可以加一个平衡车(Butt Control)。可以通过2B的数据服务盈利。

我还简单P了张图:

-

PS:推荐大家看一下// @方语麦《浅谈腐国自主结账系统——无人超市支付系统探讨》

在建筑行业、搬家行业、菜市场、卫生保洁,政府部门、银行排队办理业务等等,还有特别多行业和场景在使用非常原始传统低效率的工具。

(二)集成态知识的混合正交

在Part I中,我们推出“工具是集成态知识的物化形态”,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做很多创新。

知识是可以融会贯通的,不同的问题可以用同一个知识进行解答。

【例】吴军博士在《数学之美》列举的种种例子,都在说明用数学领域里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不同领域的问题。

【例】杜蕾斯非常著名的营销案例,把避孕套当防雨鞋套,我们可以理解为将避孕工具中的防水知识应用在一个具体的防水场景下。

还记得在Part I中我们提到了集成态知识有专门化的特点吗?就是每个工具它有特定的知识,但随着工具的不断发展,工具集成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个集成态知识的可拓展性也变强了。

下面我还是简单举例,抛砖引玉

【例】计算器只能做数学计算吗?计算器集成的知识能不能运用到其他地方?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计算器包含哪些知识呢?一个最明显的知识就是:它的基本表达单位是数字,数字是一种表意符号,可以表示很多东西。还有什么东西的基本表达单位是数字?年月日、身高体重、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图书编码、证件号码、机器语言等等,非常多。

我从里面选两个有意思的来说一下: 音乐、数字谐音

【计算器+音乐】音乐不就是1234567来表示的吗?可不可以用计算器来弹音乐?

我本以为还没人这么干。结果我到百度一查,发现竟然有一个 “计算器音乐吧” ,有8万多帖子,3万多关注用户,还有很多高质量的内容。有不少吧友上传教程教大家弹各种各样的曲子,还有不少吧友教大家选购什么样的计算器(实体或APP都有)音色比较好、手感比较好。我把这个事情告诉做财务的亲朋好友,他们都很惊讶:“还可以这么玩。我们也去学,在办公室里无聊的时候大家用计算器弹弹曲子挺有意思的。”

【数字谐音】中国人历来就有运用数字谐音的习惯,比如说大家都避讳“4”。

在平时社交中,我们也经常运用数字谐音。比如发个微信红包(或转账),里面的数字都有很多含义。恋人之间发520、13.14;朋友之间发99.99表示天长地久等等。还有不少学霸用数学公式或数字密码写情书向他人表白。过去和现在,网络社交中我们也还经常运用数字表意。比如2333原本是猫扑一张大笑图片的代码,后来就直接用来表达“大笑”;666音同“牛牛牛”,用来表达“你很厉害”等等。

可不可以用计算器生成一封封数学加密情书、日记?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Part I 消费社会的变迁那部分提到的“从消费到创费”,“半成品思想”。

【出路2 】 集成态知识的混合正交,找到工具中包含哪些知识,看看这些知识还可以运用到哪些领域?或者这些知识与其他领域的哪些知识相近。同时,还应该让用户更多、更早地参与产品设计,每一个人类个体的知识与工具中的集成态知识进行整合创新都会诞生出非常多新奇、好玩的思路和设计,也许其中就有商业化的破局点。

【注】大家常说“跨界思维”,那具体怎么跨?也许“集成态知识的混合正交”是一个跨法。

PS:其实像输入法、手电筒、天气这些工具,也可以想出很多好玩、可商业化的突破口,我就不在这里展开来写了。

关于天气工具,推荐// @夜辰星的这篇《墨迹天气、天气通、彩云天气的产品体验及思考》

(三)集成态知识反哺人类个体知识

人们常说“要想真正学会一个东西的相关知识,那你就把它做出来。”在Part I中我们提到,一个个人类个体把自己有限的个体知识流注入到工具中,工具慢慢变成了人类的公共知识宝库。通过亲自打造、开发一个工具来学会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共知识宝库反哺人类个体知识的过程。

把工具变成教学手段,让用户在自己打造、创造工具(或工具中的一个部件、一个模块)的过程中,学会与工具相关的知识。其实,这样的模式已经在一些教学领域出现了,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老师一般都会让大家实际去开发一个小软件、数据库来掌握相关的知识。但这个领域可以更广,打个比方,以后孩子们学数学可以不只是做课本上的练习,而是让他们自己设计一款计算器或一款数学游戏出来。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他的新书《创新者的课堂》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想法:“能让非程序员编写复杂软件以满足某种需求的平台和应用越来越多。Intuit(财捷)集团的QuickBase就是其中之一。……像这种简单、好用的工具平台能让非专业人员编写出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也可以帮助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掌握他们之前难以掌握的概念。……学生们可以在这些软件平台上自行制作工具,并将这些工具放到网络上来辅导其他学生。毕竟,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有相似的经历:我们在教别人的时候学得更好、更透彻,而不是坐在教室里被动地让别人解释给我听。”

【例】苹果推出的《SwiftPlaygrounds》和Oracle推出的《Alice3》(配套学习Java)

【出路3 】 集成态知识反哺人类个体知识,让用户亲自打造工具、创造工具成为一种教学手段。

(四)工具原有功能是基础,是标配;未来我们应该提供更多其他价值

洛可可创始人贾伟有句话说得很有意思:“功能、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变成了标配,不是不要功能了,是功能变成了标配;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变成了顶配。就好比男人找老婆,你选择哪个人作为你的另一半,不能只看她的生育功能,因为这是标配,还要看其他更高层次的东西。”

这也很符合我们在Part I消费社会变迁部分所提到的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从追求物质丰富到追求精神丰富。”“消费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消耗过程,而是一个寻求自我充实的过程。”

其实转内容、转服务、转社交都算是提供基础功能以外的其他价值。

具体有哪些价值呢?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凯文凯利的《必然》、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也许会帮您找到答案。感谢阅读!期待更多精彩的答案!


/帕洛奥托的信徒

关键字: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