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看“北京8分钟”
韩国平昌冬奥会刚刚落下帷幕,我是一个赛事一分钟也没看过,但是张艺谋导演的“北京8分钟”却看了不下5遍,起初为它的美轮美奂的影像着迷,后来又被他的现代感,科技感(冰屏机器人)吸引,在这用产品经理口中常说到的“用户体验要素”尝试着去解读下张导的“北京8分钟”,希望在大家对“用户体验要素”的理解上会有帮助。
一、战略层
战略层的决策是产品的方向,是最顶层的东西;如果想了解一个战略层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尝试对着产品问两个问题:
- 用户从产品中可以得到什么?
- 公司可以从产品中得到什么?
针对“北京8分钟”这个产品的战略层,因为“北京8分钟”不属于常规的互联网产品,所以我就私自加了一个问题:
- 世界观众从“北京8分钟”中可以得到什么?
- 中国从“北京8分钟”中可以得到什么?
- “北京8分钟”想向世界传递什么?
世界观众从“北京8分钟”中可以得到什么?
- 了解下一届的冬奥会举办国;
- 为是否参与或期待下一届冬奥会作为一个参考数据;
- 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中国从“北京8分钟”中可以得到什么?
- 品牌的传播;
- 让世界了解中国;
- 让世界积极参与下一届的冬奥会;
- 让世界对下一届冬奥会充满信心和期待。
“北京8分钟”想向世界传递什么?
- 国家实力,国家形象;
- 开启冬奥会的北京时间;
- 欢迎大家来北京,北京已做好准备款待大家。
二、范围层
战略层确定之后,就是范围层了,范围层的内容完全是用来支撑战略层,范围层的内容是否合理可以用战略层的目标来反向评判。
范围层,罗列出产品设计开发的全部内容,告诉工作人员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什么是暂时可以不做,但是后期必须做?
但是针对“北京8分钟”这个产品:一次性、直播表演产品,所以不存在分期实现的内容;普通互联网产品的范围层通常包含了需要开发的功能范围和内容范围,但是由对于“北京8分钟”这种特殊的内容性产品而言,相对普通互联网产品的范围层少了功能范围,但是内容层面的工作就变得相对复杂了,至少其中内容的表现载体变得丰富了(人、“熊猫”、地屏、冰屏、音乐等)。
下面我们通过以下的追问的形式逐步来了解下“北京8分钟”这个产品的范围层:
(1)“北京8分钟”主要用什么形式来实现战略层中的目标?
影像的形式实现。
(2)主要展示哪些影像呢?
冬季运动;中国结;长城;中国龙;凤凰;梅花橄榄花环;北京冬奥会会徽;互联网通道;“相约北京视频”的收集;2022字样。
(3)通过何种载体来实现这些影像呢?
熊猫、轮滑队员、冰屏、地屏、音乐。
(4)不同的载体如何实现这些影像呢?
动作的设计、轨迹的设计、音乐的创作、地屏影像的设计、冰屏图片的设计和收集、“相约北京”视频的剪辑、每个影像完成时长的设计。
(5)冰屏中的图片展示哪些?
鸟巢、国家大剧院、高铁建设、桥梁建设、大飞机、天眼、空间站、23届会徽、全世界的笑脸。
(6)“相约北京”视频集锦如何获取?
微信小程序:冬奥有我。
下面将“北京8分钟”这个产品范围层的所有内容列出如下(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留言讨论):
三、结构层
“北京8分钟”与用户的交互仅仅局限在视觉和听觉中,因为用户不能做任何操作来影响该产品的进度和展示,同时该产品属于一种具有时间属性的不可逆展示的产品,所以呈现出是多条视觉(听觉)流的线性结构,四条视觉流和一条听觉流同时展现在一个时间维度上,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又遥相呼应,最终同时呈现在一个产品载体上。
结构层就是用来设定规则使轮滑团队(“熊猫队长”、轮滑队员)、冰屏团队、地屏、音乐这4类表演线能够有条不紊、相互配合地完成表演,让观众舒适地看完表演,至少避免在整个节目流程中出现突兀的视觉跳转,让用户都不知道自己看到哪了,在看些什么;其中结构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轮滑团队: 在指定的时段完成指定的动作(手势、身体姿势),滑出指定的轨迹;不同的团队的动作和轨迹也不不同;
- 冰屏团队: 在指定的时段完成指定的动作(转动),运行出指定的轨迹,显示指定的画面;
- 地屏: 在指定的时段显示不同的影像以及影像的动画进度;
- 音乐: 在指定的时段显示指定的音乐旋律。
用下图来粗略还原“北京8分钟”的结构层,也许会更清晰些,更好理解:
四、框架层
整个产品按照地屏中的影像可以划分为9个小主题,如果非要将这个产品与一个互联网产品APP进行类比的话,那么这9个小主题就相当于一个APP中的9个页面;但是这9个页面是不可逆的,没有【返回】键,完全是一个线性结构。
框架层则解决的是每个小主题内部展示,聚焦每一个小主题内部冰屏、地屏、音乐和人的配合(动作的配合、内容展示的配合),人员的分组;以及两个小主题间的衔接(轮滑队员、冰屏、音乐、地屏影像的衔接),每个主题的占比时长,每个角色在主题时长内的完成内容以及完成时长。
如下图(“中国龙”环节的草图),每个小主题都会涉及到两个“熊猫队长”、两组轮滑队员(共22个)、24块冰屏、地屏以及音乐等表现载体的共同配合:
虽然这些不同类型的表现载体相对独立,但是所表现出的内容却互相呼应共同表现着这个时段的小主题;地屏中凤凰代表着飞翔,天空、强大,于是冰屏中对应展示了中国的大飞机、天眼、空间站,遥相呼应。
以下是地屏和冰屏中展示的相互对应的内容:
五、表现层
“北京8分钟”既然是一个文艺表演节目,当然表现层主要就涉及到视觉和听觉了,其中包括:
- 熊猫形象的设计;
- 音乐旋律的创作;
- 地屏影像的设计(图案的绘制,线条颜色,光感效果的设计)、冰屏图片的处理和剪辑;
- 人员轨迹、冰屏轨迹,人员动作、冰屏动作的设计;
- 服装的设计及服装灯光的设计(亮度等)。
地屏的影像和冰屏中的图片并不相同,但紧密关联,相互呼应,冰屏的运动轨迹和所处的位置点缀在地屏的影像中,使主题的层次感、立体感更加鲜明。
轮滑队员的轨迹带动着地屏影像的展开,轮滑队员的动作呼应着每个主题。
不同的主题对应着不同的音乐旋律和节奏,烘托着现场的氛围,让用户在产品的引导下进行着视觉观赏和浏览的同时,带入听觉的享受,多方位立体式的让用户去接触产品,感知产品,让我们看看这9组绚丽的图片:
9个主题自然流畅的衔接在观看视频时只感觉到两个地方运用到了单独的过渡影像,其他影像间均是无缝连接。
冰壶和中国结的连接:地屏出现了冬季的海洋,鲸鱼在海洋中畅游,冰屏中显示的则是冬季的野生动物,鹿、天鹅等,冰屏与地屏相互呼应,承接上一个小主题“冰雪运动”,最后轮滑队员在宽广的海洋即将消失之际织出了巨大的中国结。
中国结与中国龙间的连接:用的是一个全屏的冰晶将中国结与中国龙承上启下衔接。
另外在这“北京8分钟”外,同时衍生出一个附加产品:小程序《冬奥有我》,《冬奥有我》目前主要是为“北京8分钟”收集“2022相约北京”的视频和图片以及参与的用户头像,最终将收集上的视频和图片进行筛选和剪辑,在熊猫信使的牵引下插入在“北京8分钟”内。
小程序《冬奥有我》的目的即是为了增强全名互动,全名参与冬奥,目前小程序功能相对单一,但是这个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进入北京冬奥时间,在现在至2022北京冬奥的成功举行期间,小程序的迭代肯定是少不了的,往后会有哪些功能和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为思考设计下,因为此文主要是分析“北京8分钟”,就不在此赘述小程序《冬奥有我》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趣事,在媒体对张艺谋导演的采访最后谈到了小程序,张导说道“全名参与冬奥,你人虽然没有来到平昌,但是你的微信头像却在昌平(“北京8分钟”)出现了!”(get到我的点了吗?)
总结
《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被互联网产品经理推崇备至,网络上运用“用户体验要素”分析产品的文章也很多,但那都是别人的理解,我们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是每个人看都可能有不同想法,在产品经理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去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见解,关键在如何将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中的精髓和分析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产品思维。
作者:安迪,(微信公众号:PM大白),产品经理人流中的一名小学生。
关键字:产品经理, 北京8分钟, 冰屏, 冬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