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1)

先说个故事,小王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每天都会去一些网站上看看这个行业新出现的产品,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想:“这个点子我怎么没想到?”,这种习惯让小王觉得自己紧跟潮流。小王会偶尔得到设计新产品的机会,每当这个时候,小王就找到自己以前看到过的类似产品 “借鉴” 一下,很快就交出一份产品方案,这种时候小王都会为自己的见多识广和高效产出得意一番。

这个小故事很可能还原了很多产品经理的行为,尤其在一个产品经理要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先去看看竞争对手的产品长什么样,然后开始 “借鉴” 似乎成了一条默认的规律,在产品经理的世界里,普遍的意识就是新产品的第一版设计,可以直接抄袭竞争对手的,甚至就应该抄的一模一样。在这种风气下,一个新产品的设计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轻巧简单的事情。

可是,这样做是对的吗?“产品设计” 这件事毕竟带有 “设计” 两个字,说起 “设计” 大家脑海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大设计师的名字,例如贝聿铭,原研哉等,这些艺术家总会让我们觉得 “设计” 是非常 “独特” 的,能够给人非常“美好”的体验。同理,互联网的“产品设计”也应该既“独特”又“美好”,难道不是吗?

产品设计是值得尊重的,我们应该在产品设计中使用“场景思维”,而不是“类比思维”,再说一遍:

产品设计中需要避免“类比思维”,专注“场景思维”

所谓 “类比思维” 就是我们上文小王的行为,这种方式是有害的,“有害” 这个结论甚至在除了产品设计之外的其他方面也同样适用,我们做任何事,如果做事的过程中依赖 “类比思维” 的话,长期来看会对我们产生伤害 ———— 这个观点可能有悖于我们日常习得的经验,因为我们从“类比思维”上赚到过很多的便宜,毕竟在职场中我们都是从模仿开始,逐步走上自己职业成熟之路的。但在我们从职业上开始独挡一面时,其实我们已经不自觉的开始抛弃“类比思维”,开始创造自己的方法了,如果你依然还用“类比思维”做工作,那么你会很难在工作中成长。

“类比思维” 最可怕之处,是我们将“类比”用到自欺欺人上,如果你有时会想:“你看那个XXX不是也这样吗?我这样似乎不坏”,那么你就要警惕了,这样的比较只会让你在某些事情上产生脱离现实的幻觉,认为自己其实不差,实际上也许你已经糟透了。

每个产品经理都要渡过自己的职业初期,在尚未成熟的时候用“类比”来练手,甚至在某些功能模块的设计上“类比”其他产品,做出自己的设计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一个操盘完整产品的产品经理用“类比”的思维来做整体产品设计,那就是非常危险的事了,抄袭并不是一个能让你快速战胜竞争对手的捷径。

当然,一切事情都有例外,但仔细分析这些例外会发现,他们都是因为抄袭者在其他方面有非常过人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当年新浪微博虽然是抄袭了Twitter,以及Twitter在国内的模仿者饭否(在细节产品设计上,其实新浪微博做了很多针对国情的创新优化,但总体也算抄袭了Twitter的概念),但是新浪微博之所以成功,来自于“老沉”的运营能力,那时候整个新浪的编辑都被动员起来寻找名人资源,每个月每人必须带来两个大V用户开新浪微博,否则绩效都要受到影响,这才将新浪微博做起来。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 “类比思维” ,这是我们作为新手需要借用,但作为职业成熟者需要抛弃的思维方式。

说完类比思维,我们说下 “场景思维”,我对它的定义是:

以用户视角看待实际场景的思维方式

首先,最重要的前提是 “用户视角” ,在互联网行业,只要你和人讨论产品的时候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基本就不会在讨论中落下风,以至于有人总结: 最好的产品经理就是用户自己 。在这个前提中首先要清晰自己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然后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看待产品。目标用户这个话题会在以后详细聊到,这里不多说了。

其次,思考的核心是立足“实际场景”,你可能觉得,这还不容易,想想用户当时的情况就好了,其实这种思维非常考验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1. 理想的用户场景是什么?
2. 用户在该场景下是怎么想的?
3. 用户在该场景下是怎么做的?

这三个问题对有些人来说很好回答,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需要通过了解目标用户来回答。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些问题,我的习惯是在手机里建立一个备忘录,将这三个经典问题的细化,遇到了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吃饭或聊天的时候,就拿出这些问题对朋友做个访谈,这种访谈往往5分钟都用不了,简单方便同时非常有效。

最后,就是实际的操作,操作的核心就是把自己当作真实用户,我来描述下把自己当作真实用户的话,具体是一种什么体验:首先你的状态要比较放松,我通常在一大早刚开始工作,或者听了几首歌有些放松的时候来做这件事,当你进入状态的时候,你会感觉手中的产品变的忽然有点陌生,那些自己设计出的背后的逻辑似乎都不见了,只剩下对当前界面的直观感受,这种感觉会帮你很快的发现一些以前没想到的问题。

在做 “场景思维” 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逻辑清晰的构想清楚用户每一步操作,衡量设计中的各个点对用户的影响,基于场景给出最终的设计。

简单的总结一下,在真正开始产品设计前我们已经调整了一个很底层的思维,抛弃 “类比” 思维,不在一开始就去找寻竞争对手产品拿来抄袭,而是先从 “场景” 入手,理解用户,并将自己扮演成用户来寻找最好的设计方案。

文/larrykey

关键字:产品设计, 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