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适合做B端还是C端产品?
这篇文章是因为作为产品经理涉及的方向大体来说就两类:B端面向企业的产品、C端面向用户的产品;我在之前的经验当中这两类都做了3到4年左右的时间,一方面自己应该是可以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点,另外一方面也给一些考虑换方向或者刚毕业的产品同学一些参考吧,下面从商业逻辑逐步到产品逻辑再到所需的能力来讲讲他们到底有何区别。
一、商业层面
面向的客户群体的差异大家都知道:B是面向企业而C是面向终端用户,我们知道无论是面向B还是C,企业所做的其实本质没变就是做生意,所谓做生意就是企业提供价值给C或B,C或B愿意用钱去交换获得企业提供的价值,那这个里面的核心点就是提供的价值。
我们来看面向C端的业务通常来说提供什么价值,我们可以先列举一些例子。比如淘宝:原先买东西需要到线下实体店,现在只需要线上下单就可以了,提供了什么价值?可以认为是方便了,买东西变得简单了,再抽象一点更好的满足人们消费的欲望。
再比如抖音:原先我们看视频消遣是通过像类似腾讯视频、爱奇艺等,有了抖音使得我们娱乐的效率变高了,我们很快就能获得看视频的快乐,再抽象一点即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看视频娱乐的欲望。
再比如讲一个小众一点的知识付费类的得到,它背后让人们获得知识的效率变高了,其实背后解决的是人对知识的焦虑,对落后无知的焦虑。
举了那么多例子,是想表明如果我们用更抽象上层的定义来概括C端业务满足了用户什么,那就是:贪和嗔。
所谓的贪就是对欲望的贪婪,嗔就是对不好的东西的排斥(例如知识焦虑),所以对于一个toC的产品来说如果它能更好的满足贪和嗔那么它就有机会去获得用户的青睐,“更好”其实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效率更高”。
大家如果是做C端产品设计的时候是不是大多都是围绕效率出发?我们可以再回想下自己所使用过的产品是不是这样?当然这里用了一些哲学宗教了的术语但我觉得能更好的去阐释这一点。那toB的价值点又在哪里呢?
这里的对象就变成了企业,企业要生存关注什么?当然是收益,而收益并不是绝对的营收,因为企业还有大量的成本嘛。理论上来讲,如果你的营收小于你所付出的成本这种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当然有人说你不知道互联网有句话叫羊毛出在猪身上嘛,做亏本买卖,但这都是暂时的,前期虽然不赚钱但到后期还是需要想办法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把烧的钱赚回来的。
那作为一个toB的产品来说能帮公司赚钱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更多的是把成本压下来;如果一个生意没有产品A时候营收和成本持平,有了产品A提升了经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即营收大于成本,那老板就能赚钱了。当然产品A的支出也算在成本内。
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之前做的一个数字人工作流产品,主要是面向保险银行这种金融业务,在这个场景里面数字人可以代替人工去完成用户的业务办理,如果数字人能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数字人的成本远小于人力成本那很多金融机构的老板都会抢着要的;
再比如营销saas产品,原本公司在售卖产品时需要销售,而一个销售的边际产出是回归为0的,那就需要堆销售来扩大营收,但一款营销saas告诉老板你不需要这么多销售,这款营销saas是将传统的销售获客转化为市场获客,扩张营收不需要堆销售了,只要把工具用起来找到高质量的有效线索就行了,那老板也会抢着要的。
所以你看,总结下来其实toB的本质是“降本”,通过降本的方式实现商业逻辑闭环。
二、产品层面
上面提到了toC是更好的满足贪和嗔,那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以此为根基去做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年今日头条能够在众多新闻内容产品中脱颖而出背后用的就是推荐算法,使得人们获得想要内容效率变高了,更好的满足“贪”了,用的很爽;从单一维度来看似乎只要尊崇一个标准就能判断产品的竞争力,但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也就是说有的C端产品提供的是一个价值组合。比如用户的情绪价值。
为什么很多产品谈有温度?这里的温度就是在想要提供一种通过产品方式来满足用户情绪价值的方式。
再者,用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最简单的当你吃饱饭的时候你还会想着吃饭吗?你可能会想刷会儿抖音或者打会儿游戏,需求就变了。
总结来看呢,toC产品是面向人的一组价值交换,如果单一维度的价值提供的足够大也能成为现象级产品例如今日头条,而这种单一维度的满足一定是颠覆性。另外可以用价值组合的方式例如iPhone,我将pad、phone、ipod组合到一起实现价值飞跃。
总之,to C的产品是围绕人的,要做好toC你可能需要把人研究透。
再来讲一讲toB,上面也提到了toB是围绕降本来展开的,而企业运营过程中很大的一个成本在哪呢?协作!
如果一家公司没有数字化的能力,它的协作效率是极低的,试想下如果一家公司没有钉钉或飞书或微信等IM工具,你要跟一个员工沟通你需要跑到他工位上,一天几趟下来估计要花很多时间,所以你看市面上好多toB软件saas产品都是围绕协作展开的:飞书、钉钉、jira、企微等,所以在做toB软件产品的设计中,数据流转效率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难点。
而数据流转因为公司机构部门的差别,不同行业可能都有所差距,所以你会看到有些toB软件公司就单做一个行业也能做的很大,有竞争壁垒,而数据流转要围绕实际的部门和业务流程展开如果脱离这些,只给予员工使用维度去做设计那产品做出来可能它的价值就不大,数据流转展开还会又一些像角色、组织架构、权限等设计,几乎都是必要的,当然除了数据流转还有两个层面数据提取和呈现,这里就不展开。
三、你适合B端还是C端呢?
我早些的时候一直觉得C是围绕人,人通常是带有情绪的,那产品设计者需要足够的感性;而B是围绕商业设计,商业是需要足够理性的,那产品设计者需要足够理性。
但现在的观点是都需要理性,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产品不管是toC还是toB都是为了获取商业上的成功,光凭感性肯定不行的;而C的能力需要额外一层就是在理性的基础上要包裹感性。
什么意思?
就是你可以在感性层面共情, 需要有共情能力,需要你能够有足够的敏感度去了解人以及人所处的环境。
这么想,做C的难度真的远远大于B端,即便有的人说B端的业务流程复杂,逻辑复杂,但这些我认为都可以后天练的,但对于人的敏感度可能就是天生的。
以上都是我的见解和看法,个人角度出发,有可能都是错的,但如果能给你启发,也是荣幸!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