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评审会议上的纠偏

这段时间,整个项目组都投入在某个专项项目中,评审和版本迭代的频率也很高。而在近期的评审会上,发生了一起激烈的争辩,也让我意识到大多数产品人身上的通病,觉得挺有意义的,借此分享给大家。

同事A最近在做产品流程上的优化,通过结合用户的行为数据优化产品使用流程。从他方案的讲解过程中,我得知他主要是通过以往的认知、定性分析以及大盘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三个方面为产品优化提供了方向。

问题在于主流程上存在诸多分支,因此用户行为数据较为分散,而在他的方案上基本上将所有操作选项全部集成在流程中,看起来非常复杂无序且用户不便于理解。

而同事B则认为这完全是设计问题,从设计的角度提了很多建议,觉得方案还可以更精简一点。

我听完后觉得大家都没有讲到重点,且遗漏了很重要的部分。其实任何场景下,单个用户有且仅有一种行为,而产品则是所有用户当下的行为合集。

比如打开微信,有的人是回消息,有的人是刷朋友圈,有的人是付款,任意两种行为都不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个用户身上。而同事A的方案则更像是把回复消息、刷朋友圈、付款所有的入口放在了一个页面。

而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把用户当成单独的个体,只是看到了用户行为的合集,同时没有深入了解过用户场景。在微信上回消息的人挺多的,很重要!刷朋友圈的人也挺多的,也很重要!付款的人更多,更重要!…

一旦这样就看不到活生生的用户个体,也看不到用户的真实场景,自然做不了取舍,也错过了产品的核心价值。

这也是大多数产品人的通病,我明明了解了用户使用场景(定性分析),也结合了数据(笼统的大盘数据),但上线的版本为什么没有效果。

用户行为分析场景中,个体的用户视角尤为重要,体验和场景也往往需要从个体视角出发。企图用群体表面现象去代替个体场景,往往是偷懒和不专业的表现。

其实想要否定同事A的方案只需要问问他口中那些定性分析的用户,后续的行为特征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所设计的方案就完全找不到立足点。

而小红书的搜索流程设计,就比较贴合场景且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小红书上比较常见的搜索结果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常规的图片/视频笔记;第二类是重置搜索的【大家都在搜】;第三类是笔记内容下的热门评论。

【大家都在搜】基本每隔2-3屏后就会出现,本质上是在不断的帮助用户调整搜索结果,也避免用户在单一的搜索结果中因找不到想要的内容而产生负面情绪。

而笔记的热门评论能被搜索到,大概率是评论本身内容的价值以及参考了用户的浏览行为。这样的流程设计,最大限度的优化了结果展现,也缩短了优质评论内容的曝光流程。

如果光看用户流量的走向,大概率笔记详情页的内容和评论会旗鼓相当,而如果因此无脑给予评论区域曝光度,则会造成完全相反的体验流程。

说到底,大盘数据反映不了用户行为,想要深入了解用户场景,个体视角形成的规模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作者:都市摆渡人
某厂前产品负责人,现寻找新的意义,可以来我的公众号聊:都市摆渡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