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 Design 又有了新“东西”~
最近,沉寂了许久的 Ant Design 迎来了全新的产品:Ant Design X
那这次的更新会和 Ant Design 5.0 的更新有什么不同?对于 B 端设计师又会造成哪些影响?为什么我说这又是一次“参考书”级别的更新~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一、什么是 Ant Design X
我相信最近一年,已经有非常多的 B 端设计师开始负责 B 端产品的 AI 化迭代。
比如 小鹅通增加了 AI 助手、腾讯云增加了 AI 智能客服,每一个产品都在想与 AI 领域的结合,进而寻求新的增长点。
作为小团队可能会把它当做是一个简单的需求,而对于大的设计团队而言,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拆解 AI 的产品功能,以便于我们能够快速给到大量的产品进行复用,因此 AI Design X 就诞生了。
据在阿里内部的同学透露,在阿里团队内部就需要输出大量产品的 AI 模块迭代,因此孵化了诸多像:数据分析、信息搜索、智能客服 等多个 AI 功能。既然制作了如此多的功能,不如慢下来将设计当中的理论体系进行沉淀,因此就有了 ADX 的出现。
我们再来看其官网,整体风格延续的 Ant Design 的设计调性,这部分我还是非常喜欢。
二、Ant Design X 有什么?
首先在 ADX 当中,里面包含了:设计范式、对应组件、界面演示。
在我看来如果你对 B 端与 AI 产品的结合思路不够清晰,那一定要看设计范式~ 因为它是对整个 AI 产品内容进行全面的拆解。
对于组件和界面演示,我们就是在设计过程当中有对应问题,可以通过它来获取解决方案。
由于整个范式内容过多,我将其重要部分加以整理,带领同学们快速学习一遍。(当然也建议大家看完过后去到 Ant Design X 再进行细致阅读)
RICH 设计范式
在系统当中,Ant Design X 提出了 RICH,也就是 意图、角色、会话、界面。
意图,其实就是目的
在用户使用 AI 工具时,通常都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 想搜索一个设计知识点、查看对应的数据报表、获取帮助中心内容。
对于整个意图而言,主要分为:清晰/模糊、任务/咨询,我们通过用户对于意图的分类,进而采取不同的设计界面。
比如现在我有清晰的目的就是想让 AI 帮助我修改文档当中的一段文字,而这种时候我们通常会采取内嵌式的方式进行实现。这就是意识所带来的差别。
角色,则是 AI 所扮演的角色类型。
因为不同的产品在接入 AI 时,它的需求就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帮助中心,AI 需要更强的亲和力;在 BI 的数据分析模块,则需要你更为专业。因此我们会给 AI 赋予更为表面的的外在形象,更为深入的内在性格。
对于形象部分,我们需要创造更为真实一致的 AI 角色。比如形象的部分,我们可以 外貌、服饰、动作 等内容构建一致角色形象;
对于性格部分,我们需要“说出”与角色相符的语言语气,这样才能使你的 AI 产品更具生动的表达。
由于很多 B 端系统会在很多地方接入 AI,因此在形象的部分 B 端产品会更倾向使用科技、概念的视觉形象。
会话,也就是与 AI 的对话设计。
在系统当中,AI 的所有内容都需要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交互,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就需要梳理整体的交互状态。
同时对于 AI 来说它所生成的内容取决于用户所提供的文本量,所以对话当中就会包含有:开始、追问、提示、确认、错误、结束 等不同状态。
对于每一种状态,在文档当中都会给出清晰的解析,这是我们在日常设计当中可以重点关注的内容。
最后则是界面,对于目前整体的界面模式进行归类。
主要包含:内嵌式(Do)、助手式(Do+Chat)、独立式(Chat)三种界面类型。在交互的模式上给我们规定了 AI 产品的使用场景。
同时将使用 AI 产品的用户旅程划分为 4 个阶段:唤醒、表达、确认、反馈,在此基础上,我们就会使用不同的组件来进行阶段的设计。
组件这部分大家可以访问官网自行查看~ https://ant-design-x.antgroup.com/
三、如何使用 Ant Design X ?
这时候很多同学会有疑问,那我们现在能用 ADX 直接进行 AI 产品的产出吗?
我仔细查看了一下,觉得目前还是不行。
一方面是目前整体设计资源并没有完全开源,我们去访问目前的资源依旧不能下载,因此没办法基于它进行设计;同时针对这种才面世不久的设计系统,我们可以稍加等待,因为前期一定是不够成熟的,等着后续产品逐渐完善过后,有足够多的人实验了没有问题再接入也不迟。
所以我会认为,目前它是我们设计师最容易上手的 AI 学习手册,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了解 AI 产品当中的各种问题,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些类型当中进行选择,内容的解析是真心不错~
那除了 Ant Design X 还有哪些与 AI 相关的内容呢?这些再给大家推荐几个不错资源:
AWS 的 Cloudscape 设计系统,提供了较多的 AI 设计模式,我们也可以进行尝试。https://cloudscape.design/patterns/
IBM 的 Carbon 设计系统,也提供了 AI 模式的拆解,大家也可以进行学习查看。https://carbondesignsystem.com/guidelines/carbon-for-ai/#ai-chat
在我看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 AI 产品,更复杂的 AI 规范,我们作为设计师我们更应该提前了解,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新机会。
作者:CE青年一个 2 B 行业的 2B 设计师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