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互联网产品经理正在消失,如何自救?

一、前言

时代抛弃你之时候,总是来得悄无声息,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十几年前到处都能看到这些职业,而现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能看到了。

难以想象社会为何发展如此之快,快到我们都没怎么反应过来,好像大部分运营和产品职业生涯已经开始岌岌可危,路在何方?

笔者在比较糟糕的时候,从资深运营转型了产品经理,然后差不多一年半以后,抛弃了深耕近7年的行业,就想聊一聊自己的理解。

用相对客观理性的视角去看待传统产品经理正在逐渐消亡这件事吧,仅仅只是一个职业更加精细化,岗位竞争更加剧烈,用工企业转嫁培训成本,一个行业从生长期到成熟期的变化而已。

社会化进程中而已,未来会消亡一些行业,也会诞生一些新的职业。

二、公司在逐渐转嫁培训成本到个人

1. 公司是盈利组织

传统公司买卖实体商品,互联网公司买卖平台服务、虚拟产品,外包公司买卖码农的生产力资源……

80%公司存在的价值一定是为了盈利赚钱,剩下的那20%是国企央企,国家为了创造工作岗位、国家整体控制命脉行业等,赚不赚钱,这个似乎不一定。

公司存在的根本价值就是为了赚钱。哪天公司不赚钱了,公司也就没了。

2. 公司在逐渐的转嫁培训成本到个人

一个应届毕业的新人,就算你把运营中最基本的PDCA告诉他,他们也不知道怎么用,甚至什么场景用。

一个人的成熟和学习是需要时间的,刚毕业的时候面临着20来年的价值观,可能会被社会真实价值观冲击的时候,熟练的输出结果相对会慢一些。

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两个人基础职业履历相差不大让公司选择,一个人自学了PMP,报班运营管理课程,各种学习;另外一个人,仅仅工作,对应部分需要公司来培养。大概率会选择,自己工作之余持续学习的候选人。

因为可成长性、驱动型性(其实就在扯)。根本原因在于,不需要公司花时间和金钱、项目来过多培养而已。

职业培训机构,培训运营技能的,培训产品技能的,贩卖焦虑的,各种都有。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一名员工,但凡想在职场上好好发展,必然要花钱、时间和精力来投资自己。因此,企业会选择具备更强技能的那个人。

三、经济下行,互联网泡沫逐渐消失,人才极度饱和

所熟悉的领域曾经存在大量公司,吸纳了很多的互联网从业者,然后90%倒闭了,然后最终人才都涌入求职市场,带来人才极度饱和。

目前大家首先认知到一点,这些领域都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模式先不说,在O2O和B2B领域,首先解决大团队管理问题,其次解决伴随着人员快速膨胀并飞速下降的人效问题(高工资/低效率/甚至刷公司钱),供应链问题(仓配成本/损耗/总部摊销)等。

互金主要容易经营不善暴雷、非法集资和政府严苛的监管,共享领域似乎除了充电宝,其他都暂时没赚到钱。然后到2020年,就只剩下能解决好以上问题的公司,还有至今无法盈利还一直存在的企业,因为做到了行业第一。

人才极度饱和之后,大厂就有了各种选择,对产品经理们要求更多,行业匹配、技能匹配、性格匹配、年纪匹配,进入难度提升了好几倍。而中小公司,基本都不太好过,本身薪资不一定具备优势,但是行业里人多,要求也变高了。

1. O2O时期的泡沫,到最后3年内90%公司死亡

很直观的感受,在15年,在移动互联网行里,其实是一件很新的事,O2O更是受到了各种资本追捧,似乎在那时候,什么领域都可以互联网化,都会去改造传统,当年最流行的一个词汇是“颠覆”,做O2O的总想着干掉传统,不考虑商业逻辑。

O2O本身自己创业4年多就是身处其中,经历过前置仓、新型便利店、试验过无人货架,砍掉过无人生鲜售卖机业务,深入研究过社区团购。

所以最大的感受就是,那时候资本疯了,特别是数亿资本投资无人货架、无人售卖机和以O2O方式来完全烧钱做社区团购的团队。

公司在市场好的时候不断招人、挖人,经营不善的时候导出裁员自保,成为行业第一时,精细化人员管理(裁员/提高KPI/大规模裁员一线)。

2. B2B平台——快消&生鲜

其实,快消B2B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壮的商业模式。

品牌眼里,一个B2B平台似乎比不过一个合作十几年的大型省代的价值;可以给30家连锁的便利店,各种大型促销,却不可能给一个B2B平台多1%的利润,B2B平台的利润都是0.1%开始扣起。

烧钱铺市场,拿小店,没有忠诚度的小店只会下载很多平台,哪家便宜从哪里进最便宜的货,面临补贴、市场竞争、供应链成本的多方压力,所以最后很多都没了,曾经招了的那么多人,最后就能裁那么多人。

生鲜B2B最贵的是昂贵的仓储配送,现金流压力,不断波动的大市场。一波车厘子价格爆炸,就可以把一家平台赚的钱给吃了。

反而做B2B软件服务的,最后是赚到钱的还多一些。

四、传统的产品经理正在逐渐消失

指的传统的产品经理正在逐渐消失的意思是,具备单一技能的产品经理将会被迫学习,或者转型,或者被淘汰,单一的技能并不足以让产品经理向行业红利期时候那样获取足够优越的报酬。

1. 产品经理职业更加精细化,岗位竞争更加激励

社会发展会有一个过程,就是社会分工,不同的企业做产业链上某一部分的工作,做到最好。

比如快递公司提供快递服务,电商公司运营用户和为商户提供服务,最终效率变高。

但是,在产品经理这一岗位上来说,就变成了你不仅仅只会用Axure画原型,不能只是做做功能,而是需要具备匹配公司的某方面能力,具备更强的价值。

如果你做一名在快消、前置仓、电商领域的产品经理,你不懂供应链,不会进销存,不熟悉业务,那大概率企业不会要你。不仅要求你有能力,还要求你匹配行业,匹配背景,履历好看。

其实,一直没有进步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很容易在职场上被淘汰。

2. 各种产品经理和各类定向化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让技能掌握更快

泡沫期公司多,发展快,必然市场对人才要求低,拉来就可以用,快速竞争,市场玩家没那么多的时候,就是会有更多的选择。

很多职业培训机构出现,一方面是企业逐渐将培训成本转移到员工。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剧烈的职场竞争诞生了更多的职场人自我提升的需求。

在一家专业的培训机构里,断则一个月,慢则半年,一定会让一枚新人画出很漂亮的原型,并且面试时各种面试技巧,可能刷了上百套各种面试题目,竞争力不弱,所以技能并不会成为5年产品经理的优势,而是他们对于所在行业的认知和理解,工作经验和技巧,不断累积的资源和人脉。

所以,传统产品经理逐渐在消失,诞生的是精细化到行业、用户类型、产品类型等的高度匹配对应企业需求的产品经理。

如果未来10年以后,某个产品经理对自己熟悉行业能够像咨询机构一样输出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那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到那个时候还能过的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自己所在行业的专家,或者就转行了。

五、后记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所以希望还在停留在技能上的产品经理们共同努力。

 

本文作者 @LS邋遢道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