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规范要求、测试方法与评分规则”

编辑导语: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规范无处不在。本篇作者就对规范要求结合自身经历经验,展开分析说明规范要求的好处及如何建立规范要求,一起来看一下吧。

规:尺规;范:模具。这两者分别是对物、料的约束器具,合用为“规范”,拓展成为对思维和行为的约束力量。除了法律、规章制度、纪律外,学说、理论和数学模式也具有规范的性质。伦理也属于规范。近些日子一直在梳理有关设计上关于“规范要求、测试方法与评分方式”的事项,在参考业界规范要求与持续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小心得,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体验设计相关的内容基本是通过“设计走查”的方式触发的。C端在设计走查上比较重视,毕竟产品直接面向市场竞争,懈怠不得;但B端设计师在设计走查中总会出现“所需修改点提出了,但开发基本不改”的局面。因此,建立“规范要求”,促进设计走查良性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体验设计在产品中的价值,也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最终给客户与用户营造一个“啊哈时刻”。

本文将从以下5个方面对规范进行展开,下文中的提到的规范不单单指代设计规范,是广义上的含义:

  1. 什么是规范要求

  2. 规范的作用

  3. 如何建立规范要求

  4. 如何制定测试方式

  5. 如何制定评分规则

  6. 文档目录结构

一、什么是规范要求

对于一份可执行的规范文档来说,规范要求是由若干不同分类的条目组成,最终形成一份被检测对象可参考的指南。规范要求中的条目因可实施性难易程度、用户影响度大小、可读性要求、普适性与扩展性等还会进行进一步的等级要求约束,已达到被检测对象可按照实际情况渐进式达成的结果。

这里还需要界定规范要求和规范原则之间的区别,在一些文档中会先阐述规范原则,再阐述规范要求。规范原则是规范要求的统领,规范要求是规范原则的具体细化。

例如「APP适老化规范」的规范原则要求架构合理,例如:

  1. 根据产品的设计目标,实现产品信息层级扁平化。

  2. 通过良好的视觉呈现和清晰的导航等方式表现产品功能架构,来帮助用户更加明确的获取不同层级和结构的信息。

  3. 根据老年用户的需求和场景,对信息进行明确、清晰的分类展示。

对应的规范要求则细化为页面布局上的一些情况。例如要求页面布局下的首页入口应采用大宫格引导方式,宫格主要入口数量控制在9个以内。TAB导航控制在5个以内,TAB分页组件一屏最多出现7个分页,等等。

可见规范原则会给规范要求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它是启发、是指南。

二、规范的作用

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规范无处不在,例如部门协作间的流程规范、软件系统的数据规范、APP适老化服务规范等。但对于很多还无规范约束的产品来说,一旦有规范约束就会感觉束手束脚(对产品来说,数据安全规范、个人信息规范等比较好约束,但设计方面的规范会比较难以落实),但规范确实有其一定的作用。

规范的意义和作用不用多说,但是很多人刚接触总会产生抵触。从规范本身来说,它是前人对某个领域最佳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避免刚入门之人在该领域重复犯错,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结果的可接受性,当然规范是可以完善和修正的,非一成不变。

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个故事,感觉解释规范的作用会更加让大家容易理解。

有一位军官对士兵打靶射击的要求很高,但士兵们不理解,认为只要打到靶就可以,哪里来这么多规范和要求。军官的解释大概是:“现在要求你们必须做到的动作没有一个是多余的,这里不仅有前辈们的经验,甚至是他们在战场上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总结出来的。在这里不按照这些动作做问题不大,但到了战场上不这么做,很可能出大事。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做,是成为一名优秀战士的前提。”

是啊,对于各行各业的规范来说,不也是如上述的道理么。

对于设计规范,之前有设计师和我说过大致这两种认识:一种是都有规范了,我还能做啥,很没劲;另一种是在规范下工作,太没有自由了,无法发挥。那真的是如此吗?

我想刚入门的设计师都会有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但我的感觉是,有设计规范好于无设计规范,它不仅可以保证产品体验的一致性、提升品牌专业度和影响力、保证成员间协作统一等,更是团队成员保持一致价值观的方法。很多人觉得厉害的设计在于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发挥,而真正厉害的设计在于如何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下进行创造。

三、如何建立规范要求

我自己主导过规范的建立,也参与过规范的定制。主导规范建立需要从0-1自己思考、自己琢磨、参考行业标准等;参与规范更多的是学习、反馈,学习他们是如何思考规范的,协助一起优化规范。

之前在参与《证券期货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适老化服务规范》时,有一家机构的规范参与制定者提出某条规范要求合理,但技术难度较为大,建议将此标准纳入增强规范。那这里就引申出两点思考,原来我一直觉得设计规范就是必须都遵守的,怎么会有可选性呢?

而事实上不是的,由于各种约束条件,例如用户感知度低、技术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等原因,会致使有些规范无需强制遵守,可选择性遵守。第二点思考是,设计规范的建立并不是单纯从设计本身的角度出发的,还需要考虑其他情况,综合起来看。

总的来说,规范要求的建立需要思考这些方面:

  1. 规范想解决什么问题

  2. 规范涉及到的范围

  3. 规范要求的指导原则

  4. 规范具体的规范要求

  5. 规范要求的等级

下面我拿今年关注度很高的「APP适老化规范」进行逐一阐述。

1.「APP适老化规范」想解决什么问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社会服务效能。但同时,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不会使用手机、不会上网的老年人占多数,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

国家通过推进APP适老化,让老年人也能感受信息时代的温暖,获得更贴心、更便利的社会服务。

2.「APP适老化规范」涉及到的范围

企业在提供适老化服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适老版界面内嵌在APP中或开发单独的适老版APP。

3.「APP适老化规范」要求的指导原则

包括了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兼容性、安全性等设计指导原则。各原则下还有详述,我就不一一展开了。

4. 「APP适老化规范」具体的规范要求

根据设计指导原则,规范对具体要求进行了展开,以可感知性举例:

1) 字型大小调

在移动应用中,建议使用无衬线字体,应可对字型大小进行调整(随系统设置调整,或移动应用内部具备字体大小设置选项),主要功能及主要界面的文字信息(不包含字幕、文本图像以及与移动应用功能效果相关的文本)最大字体不小于30 dp/pt,适老版界面及单独的适老版APP中的主要文字信息不小于18 dp/pt,同时兼顾移动应用适用场景和显示效果。

2) 行间距

段落内文字的行距至少为1.3倍,且段落间距至少比行距大1.3倍,同时兼顾移动应用适用场景和显示效果。

3)比度

文本/文本图像呈现方式、图标等元素间的对比度至少为4.5:1(字号大于18 dp/pt时文本及文本图像对比度至少为3:1)。

4) 颜色用途

文本颜色不是作为传达信息、表明动作、提示响应等区分视觉元素的唯一手段。例如,在用户输入密码错误的情景下,可使用文字或语音形式直接提示用户输入有误,避免仅使用颜色作为提示手段。

5) 验证码

如果移动应用中存在非文本验证码(如拼图类、选图类验证方式)等老年人不易理解的验证方式,则应提供可被不同类型感官(视觉、听觉等)接受的替代表现形式,例如文字或语音形式,以适应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5. 「APP适老化规范」的规范要求等级

若企业参与测评,规范中所列条目需要逐一评分,会有报告输出,得分60以上为合格通过。因此规范条目等级均平等,无渐进式要求。

四、如何制定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人工或者工具的手段来测试某个系统软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测它是否满足特定的要求,最终实现将高质量的软件交付给客户的目的。

一般来说,测试方式有两种,人工测试与工具测试。人工测试相对耗时长,且主观性也会比较强;工具测试非黑即白,耗时短且客观。在设计规范中,人工检测和工具检测交叉使用。

在「APP适老化规范」中,规范建议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自动化检测工具、人工检测等手段展开评测。

五、如何制定评分规则

光检测还不行,还需要制定评分规则。这个评分规则在我自己主导建立规范的时候,把脑袋都想破了。这其中的难点在于,怎么样的评分规则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可接受就说明评分规则相对合理,这事情就玩得转。比如,满分100分,为什么是60分合格,而不是70分,是怎么得出来的。

不同行业的规范有不同评分机制,设计规范这边有两类评分规则比较常用:

第一类是给规范要求进行划分等级,例如一级要求必须全满足,二级可以选择性满足。
第二类是给每一条规范要求打分,最终获得一个总分,该分数与评分规则制定的分数对比,再看结果。这里对每条的打分规则又各有不同。

阿里云《一致性自查表》的评分规则就采用的是第二类上的衍生规则,对单条计分后,再进行各维度加权计分。

六、文档目录结构

一份规范文档的目录结构大致包括:

  • 背景

  •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正文

  • 附录

  • 参考文献

七、总结

这是以上我的一些小心得和大家分享。想说规范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文档显得专业就可以的,还需要考虑规范可被执行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规范需要业内相关专家多轮评审的原因。

若是自己主导规范制定,那么在大家的反馈和自我的修订中,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提升专业能力,也会让规范更经得起时间推敲。

作者

知果,公众号:知果日记,浙江工商大学品牌设计专业硕士,《B端思维-产品经理的自我修炼》作者。在产品设计流程、产品设计原则、产品设计方法、产品设计规范方面均有丰富经验。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