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赚钱难,是因为定价方式错了
“赚钱真难”是这几年SaaS行业里的普遍反馈。不敢涨价,不敢改变收费方式,瞄准同行,亦步亦趋的跟着。
“大家都这么做,总不会错吧?”每个人都揣摩着。
但这真的是SaaS定价的最好方法吗?全盘接受市场价格,是否意味着我们对于竞争缺乏信心,也懒于思考SaaS的定价依据?
商业世界里也有后进入者,采取高于市场价,甚至完全不同的价格体系来征战四方。
所以今天就想聊一聊,不同的定价方式,和它背后隐藏的赚钱逻辑。探寻在赚钱难的环境里,我们还可以怎样让赚钱简单一点。
一、靠管理效率赚钱
SaaS定价,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参考竞品,在竞品的收费基础上微调。这样操作的隐含逻辑是:竞品采取这样的价格能生存,那我们也能。
这是在比生存环境的容忍度,竞品可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我们也要跳下去跟进,仿佛进入SaaS赛道就是为了过苦日子。
当收入和竞品看齐,我们只能在成本上缩减来保障生存。把成本拆细了,我们能更清楚的看到这个现象。
当卖出一份SaaS,公司需要付出三类成本:客户获取成本,客户留存成本,以及软件研发成本。
客户获取成本是一次性投入。客户留存成本和留存周期直接相关,但这点在中国市场,实际上也并没有拉开差距。
所以如果想进一步节约的这部分的支出,只能去寻找更有性价比的方式。
行业里最近频频谈及的【人效】就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一方面通过减少人力来控制,另一方面寻找更有效的渠道,引入更高效的管理办法。
所有的这些手段,都可以归纳为提升【管理效率】。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做这样的动作,那么你是在靠提升管理效率赚钱。而管理的效率的提升是有尽头的,所以大家还会觉得很难。
二、靠匹配效率赚钱
那什么能不那么难?我们试着从降低软件研发成本入手。
很容易想到:既然SaaS是将一份产品卖给多个用户。那么要降低每一份产品的研发成本,是不是卖给更多的客户就可以了呢?
研发成本100万,能卖出100份,每个客户成本10万;能卖出10000份,每个客户成本只需要100。
也就是说随着客户的增多,服务于每个客户的软件研发成本会被无限降低甚至趋近于零。
最初投资界对这份发现欣喜若狂,给出SaaS模式极高的估值。但发展了几年后,行业发现:卖到上万份,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再也无法提升销量。
而且越来越多的客户,涌入了越发多样的需求,也没有办法把开发成本均摊到每个客户身上了。
例如,实现了一个新需求,只满足了A,不满足BC,那么需求的成本只能算在A客户身上,而不能让BC分担。要计算软件投入成本,会发现A的成本远高于BC。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该去做只有A客户需要的需求,要做更多客户需要的需求呢?答案要从【资源匹配的确定性】上找。
SaaS的资源投入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你并不知道做了需求以后客户会不会用,也不知道客户是否会因为我们努力做的需求而续费。
这一现象在中小企业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 2.5 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 7 到 8 年。初创企业的寿命更是黯淡,每 100 家国内创业企业中,只有 20 到 30 家可以熬过 1 年,而能熬过 3 年的只占这其中的 30%。
这也是为何千亿赛道的HCM,CRM,往往会着力于发展大客户。拉长来看,在大客户上的投入的产研成本更确定,均价也更低。
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不同类型的客户享受到的SaaS价值是不同的。
A客户享受到了更多的产研资源,且A客户愿意为之买单,所以我们可以针对A设置更高的单价,让A付更多的费用。
而BC作为小客户,争取不到太多的产研资源,但他们可以购买更便宜的版本,满足基本的诉求。
所以在【产研资源的匹配效率】上,我们需要用投入确定性来评估每一次投入,同时也要关注产品对客户提供的价值,用类似版本分层的方法,把更多的投入转化为收入。
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效率提升的做法——【市场匹配】。像出海寻找新的市场,就是这个思路的实践。产品本身并没有改变,或者不需要太大的变化,通过扩展新市场,去降低单个客户的软件研发成本。
之前中国市场做五千个客户,现在去全世界找和中国市场类似的客户,亚太市场做五千个,欧美市场做五千个,用更少的产研投入,撬动了更高的收入。
总的来说,靠产研资源匹配和市场匹配,我们赚钱没那么难了,但还不够滋润不够容易。
三、靠对客户的理解赚钱
客户是太阳,竞品只是太阳在水面的影子。最终还是需要看向太阳,评估客户审视报价的心路历程,从理解客户出发,尝试着让赚钱更容易。
我们往往认为客户看到价格,评估价格,决定下单这一过程是理性的,是精确计算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客户会受到【心理账户】的捉弄,而作出不理性的行为。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同样是花1万元购买软件,客户在购买财务软件时频频比价货,而采购电商系统时却不太关注价格,转而强调体验和能力。
这是为什么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实际上源于心理账户的不同。
财务投入一般被视作成本,在这方面的支出,花费的是【成本心理账户】的余额。在降本增效的环境下,企业管控成本的过程越来越严格,也会严格审视这方面的软件花销。
而购买电商系统,会认为是获取收入过程中的合理花费,可以缩减但较为有限。所以如果你能把自己的产品和客户收入挂钩,花费对方在【收入心理账户】的余额,客户的决策也会更容易些。
再举一个例子,最开始CRM进入中国市场,被视为管理工具,愿意采购的客户往往具备一定的规模,而后续SCRM的诞生,才看到这一概念在国内落地生根,无论企业规模大或小,都积极购买。
是因为CRM支出,打中的是企业管理的【管理成本心理账户】。而后面的SCRM,带着赋能销售,快速成单的旗号,打中了【收入心理账户】。
同时,竞争者也会对客户心理账户造成影响。竞品和你做的软件能力差不多,服务也差不多,对方1年收1万,你也很难把产品卖到10万。
那有人要问:产品就是服务于财务领域,心理账户上天然不占优势,那我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提到影响客户定价的另一个因素,叫做【可评估性】。
怎么理解呢?客户购买软件的目标是完成业务目标,而目标达成的最后成果是否能被有效评估,也是客户下决心购买的重要原因。
那什么是有效呢?
四、六个字:用数字,连目标
用数字就是把结果用数字呈现,连目标是把系统能达成的结果和客户的业务目标紧紧相连。
举个例子。
当客户希望购买CRM来管理销售过程。
你对客户说:使用我们产品,你能提升管理效率。这是个不及格的答案,因为客户无法评估。
但如果你还能对客户说:能让1个销售总监有效管理100个销售,提升管理效率。这是个及格的答案。
最后你还能再说:不仅能让1个销售总监管理100个销售,我们还能让每个销售的业绩收入增加10%!那这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答案。因为你关联了客户隐含的希望,通过管理销售动作来获取更高的收入。
所以说,精确的效果的可评估性,就能像灯塔一样,能照亮客户犹豫不定的心情,稳稳把控住客户签合同的手指。
那又有人问:我的系统没法实际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我可以怎么让客户感知到使用结果的【可评估性】呢?
不妨使用利益-损失模型。你既可以给客户强调使用产品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也可以强调不用产品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
几年前,曾经有一款财务SaaS软件横空出世,以黑马之姿席卷零售业的小商家。他们强调不使用软件的风险,“经过我们测算发现,像你这样规模的商户,一年因为上下游对账错误,产生的平均是在10万元”,同时推出自己的产品“你看我们的软件使用简单,而且仅仅只要1万元,就能帮你规避掉每年10万的损失”。
审视客户的【心理账户】,审视产品在客户心中的【可评估性】,是我们从客户身上寻找的赚钱办法。
越是赚钱难,我们的思考越不能简单。很多SaaS公司花了大量的力气打磨产品,在上线前才想起还没确定价格,于是习惯性的把眼光投入了市场,去模仿和借鉴已有的价格体系。
但实际,还可以从多个角度重新思考定价。基于此,本文给出了3个角度。
- 靠提升【管理效率】去降本。
- 从【匹配效率】出发,通过【资源匹配】提升产研资源投入产出比,也通过【市场匹配】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 从客户出发,关注【心理账户】,打磨产品的【可评估性】,追求收入上限。
希望你的SaaS赚钱越来越容易。
作者
假装是运营,微信公众号:SaaS学姐。10年产品,专注B端,负责过行业头部SaaS产品并经历过完整的生命周期。熟悉金融、物流行业。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