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的崛起之路:战略时机与化繁为简

4dbd3d9f708f4f789d45cb331df4b67b.png


今天,我们继续聊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在混沌大学的演讲,这一部分是小米手环。

众所周知,小米手环是小米生态链的明星产品,第一年的出货量就达到了1400万只,因为相比较前面提过的充电宝、空气净化器、插线板等,好像小米是第一次捕捉到了一个时代的新产品,并把它做好的。

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创业者曾经找到刘德,兜售自己正在研发的新产品,都被刘德拒绝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

智能手环并不是一个新产品,美国这个市场已经有了10年,只是小众,小米是在爆发前进去收割了红利。

那么小米又是怎么能在恰当的时候进场的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提前谋划,等待势能

按照刘德的说法,小米在12-13年就已经开始考虑研发智能穿戴设备了,那时候主要方向是智能手表。

大家应该有印象,那段时间三星等手机厂商先后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

可是,小米的团队在调研相关情况后主动放弃了这个项目,原因居然是:

苹果没有做!

你没看错,不要激动,当时的苹果就是这么霸气!

因为苹果没有做,整个市场对这种小众产品的认知度就不会有那么高,从而导致元器件厂家无法跟进,供应链成本无法控制。

小米认为,如果苹果没有做,单凭小米的力量是无法实现单独教育市场的。

2、80%的80%

到了2014年,改变悄悄发生,一方面苹果智能手表在这一年发布,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成井喷式的表现。

这令智能穿戴成为了很多厂商看中的下一个风口。

那么,小米是怎么看待自己要推出的穿戴设备呢?

经过分析,小米认为智能手表功能复杂,价格昂贵,而功能相对简单的智能手环市场大有可为。

现实是,当时的智能手环市场国产的要500-800元,进口的大概在800-1500元,让然不是一个大众能够接受的价格。

那么以小米的性价比基因,一定要降本,那么从哪开始降呢?功能!

当时的智能手环功能繁多,而小米手环1代最终只保留了4个功能:

记步、卡路里、睡眠、来电提醒

而原则就是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刘德总结为:

80%人的80%需求

而另当时小米团队最为纠结的时钟功能还是因为耗电和成本问题被舍弃了,等到1代成为爆款,供应链捋顺了,成本得到了控制以后,该功能才得以增加。

3、解决粘性

智能手环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粘性。

如果你没有手机,可能一个小时都不适应;而没有手环,你不带也不会有什么不适。

这是全世界智能手环厂家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小米虽然没有提出根本性的解决策略,但是也做了一些尝试。

比如,他们把手环做成了一个物理ID,可以在不输密码的情况下解锁手机,这样经常看手机的人就觉得很方便。

不要小看这样的小改进,很多时候一两个方便的功能就能彰显产品的理念。

在这里面,刘德还插入了一个管理问题,那就是企业大了以后很有可能会产生部门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他说很多小米做得已经很好、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产品,还有很多其它厂商跟进,很不理智,原因就是大公司的某些部门为了争取利益而采用各种办法说服企业同意跟进,这一点特别值得警惕。

这就是创业者和打工者的区别,更容易从全局角度考虑,也更容易直面细节。

作者:清水一点通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运营, 创业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