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子社交年度总结,我们真的需要陌生人社交吗?
2023年初,搭子文化随着疫情管控松动而流行。这股从小红书开始流行的轻社交文化,迅速席卷了整个互联网,冒出一大堆搭子相关的社交APP和小程序。现在快到2023年底了,那些在年中还雄心勃勃的搭子互联网产品,现在年底表现如何了呢?
一、搭子类产品整体表现惨淡
笔者分析了APP市场和微信小程序中与搭子相关、且排名较前的产品,做出了一个简单总结。在产品类型上,市场上有大杂烩搭子、线上兴趣搭子、相亲交友搭子、活动搭子,平台上以小程序居多,一般引导用户在产品内交流,或者到APP交流,也有引导直接加微信和打电话的。
1. 大杂烩搭子
产品支持用户上传帖子的形式发出搭子需求,没有特定的主题倾向,一般有旅游搭子、电影搭子、桌游搭子、饭搭子等。帖子上会明确自己的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搭子人数。产品形式上基本差不多,底部栏常规五件套为:搭子需求,动态,发布,消息,我的。数据上也表现惨淡,发帖和回复的都很少,有的产品今年六月份发出上线的新闻通稿,半年过去后,数据都清空了。
最近较为活跃的APP扒圈,有做对应的电梯广告营销,尝试利用扒豆这种虚拟货币,来做利益型社交。用户发出一个活动,可以给参加活动人发扒豆,或者让参加活动的人缴纳扒豆,而扒豆是需要购买的。这在搭子产品圈还是一种特别的尝试,不过从数据表现来看,也是差强人意。
2. 相亲搭子
找搭子的一般是没有什么羁绊的年轻人,最终转化成相亲交友也很正常。虽然搜索的关键字是搭子,但是最终出来的产品,不少跟相亲交友相关。比起其他搭子产品,特点之一就是首页出现的不是搭子帖子,而是各类帅哥美女的照片,搭子只是附属的一个产品。
但是这类产品衍生了出部分女色交友类目,各种打招呼礼物、视频聊天和私加微信,这就完全背离了搭子交友的目的。
3. 线上搭子
小程序上有一些明确兴趣范围的搭子产品,其中比较有特色是嗒伴,一个以二次元线上搭子为主题的产品,明确罗列了线上搭伴类目,包括学习搭子、王者荣耀、蛋仔派对、steam之类的。因为只考虑线上搭子,那搭子需求贴的时效性就无需展示。
这个产品还非常明智地去除了发帖中搭子人数的要求,而让搭子之间一对一沟通,避免了发帖无人回应的尴尬。
在用语上,也用了二次元比较流行的扩列来代替找搭子。吸引的人群也主要为学生群体,主打一个基于兴趣的线上轻度交友。整体产品方向较为清晰,不过去除线下搭子活动的弊端就是用户量也对应减少,这从APP下载量可以看出。
4. 线下搭子
这里单独拎出线下部分,是因为搭子的兴起一开始就是线下活动为主,无论是饭搭子、旅游搭子、还是摸鱼搭子,强调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链接,而不是隔着手机或者电脑屏幕的虚拟链接。这种虚拟链接,我们在疫情三年已经受够了。
我们的基因忍受不了,因为虚拟的链接,别人能看到的信息都是你传递出去的,只是你的一部分。没有人可以隔着手机/电脑看到完整的你。
渴望被看见,是每个人的根本需求。这也是资深心理学家武志红一直以来的呼吁的理念。三年疫情的隔离,让这种需求以搭子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一系列搭子产品中,部分产品会强调线下活动,如约搭,类目主要为户外运动、啤酒搭子、室内娱乐,还组织了搭子相关的微信群和运营官,不过数据表现上也差强人意。
5. 产品整体总结
从数据上看,除了不搭边的女色的产品,其他产品都给人一种空虚寂寞的感觉,发帖和呼应的人都很少。小红书上搜搭子,显示笔记数量665+万篇。从现有的调研来看,所有的搭子类产品加起来的数据表现,感觉都不到百分之一。搭子类产品的前景还是不容乐观。
从变现方面看,大部分产品都没有变现的尝试,少部分有加入虚拟货币、收费聊天礼物或展示广告的形式。甚至有的产品做了一套小程序后,换个名字再次呈现同样的内容,只为展示更多的广告。
从产品运营上看,搭子类产品和之前有的线下活动报名产品(比如粗门、取伙等)有根本区别。虽然对于用户来说,部分活动内容的重叠度很高。躲猫猫游戏,即可以在搭子平台发起,也可以在粗门或者取伙发起。
但是线下活动产品,在平台和用户之间,加了一层俱乐部组织的角色。俱乐部无论从专业度、公信力和活动持续率来说,都比个人强。而且会通过俱乐部的私域去促进活动的报名,所以这些产品看着专业度和用户参与度都相对高一些。
但是就像上一期文章《躲猫猫代表的线下社交活动涌起,给互联网什么新机会?》所分析的,线下活动报名产品,在整个活动的流程中起作用太小了,所以现在发展也深受限制。那搭子社交这段网红潮流有没有给这些产品带来更多的提升呢?
没有,因为活动平台强调的是个人与俱乐部组织的链接,而非个人与个人的链接。
二、搭子背后的真实需求
1. 找搭子的好处和缺点
从之前各类搭子社交的分析和文章中,笔者整理了大家对搭子现象的评价如下:
搭子的优势,再一次证明了大家对社交的渴望。发起搭子文化的00后和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为主,加上疫情的隔离,年轻人与人的接触都集中在家庭中。接触的越多,那矛盾也就越多,加上没有其他社会接触的对比,年轻人就觉得原生家庭都是错,这也是疫情这几年凸现的观点。
家庭不再是提供正向支持的渠道,那其他方面呢?恐婚恐育成为年轻人小家庭成立的阻碍,亲戚就是过年的时候跟你施加压力的恶人,同事就是职场上的竞争对手,随时的流动和超长的距离让友谊不在长久。
当所有传统的稳定关系都被妖魔化后,大家就把目光投向从来没有见过的陌生人了。期待陌生人能提供正向积极的情感支持,一方面反应我们现有实体社交观念和社会关系有问题,一方面也是算是对中国人整体较高素质的信心吧。
2. 搭子是朋友的预演
大部分人将搭子作为朋友的预演,《2023年轻人搭子社交报告》称近五成年轻人维持过两年以上“搭子”关系,超八成年轻人曾将“搭子”升级为朋友,因为朋友是更加稳定的存在,对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这种观点是被社会心理学所接受的,一个人如果拥有多位朋友和家庭成员的正向情感支持(鼓励、庆祝和同情等),比仅靠一个人提供这些支持的人对生活更为满意。
在搭子产品中,也有部分软件看到交友的重要性,设计了相关的功能。但是也有部分软件相信搭子见面后会通过微信维持联系,没有特别注重,毕竟撼动微信的聊天地位太难了。
3. 我们真的只是要几个朋友吗?
所有的搭子类软件产品,都是建立上述所说的个体与个体交往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真的只是要几个朋友吗?试想一下,如果你处于战乱时代,你的真实需求是想当上位高权重的军阀,还是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如果你是一个动物,你是想要几棵树,还是想要一整、片茂盛的森林?
搭子社交是在因为人们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到孤独,希望从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中,找到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进一步发展成可靠值得信赖的朋友。
那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呢?我们去营造一种友好真实可靠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可以从中筛选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发展成可信赖的朋友,然后进一步巩固这个友好氛围呢?邻里社交是可以做到的。
找搭子,本来找的就是附近可以一起玩的朋友,那从邻居找更加可靠。因为是邻居,有真实身份、物理距离和现实舆论环境的影响,人们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坑蒙拐骗的发生。而邻里搭子的产生,让人觉得社区氛围更加友好,更愿意进行更多的社交。
理想是美好的,互联网也不是没有尝试过邻里社交,但都因为用户量过少,无一例外的失败了。比如14年成立的有邻,19年下线了;叮咚小区也在17年更名为叮咚买菜。下期我们会继续分析这些曾经的邻里社交先行者和他们的运营模式,欢迎持续关注。
参考文章:
《2023年轻人搭子社交报告》,Just So Soul研究院,2023年6月;
“搭子”快被玩坏了,定焦One,2023年9月;
这届年轻人可以不谈恋爱,但必须要找搭子,新榜,2023年4月;
中青报刊文:别让“旅行搭子”的盲盒成为“潘多拉魔盒”, 周燃/中国青年报,2023年9月;
互换特产玩出套路,年轻人的“搭子”游戏何时终结?,锌刻度,2023年10月。
本文作者 @吴祖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