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社交越来越方便的今天,为什么我们反而和老朋友“失联”了?

一时兴起翻了翻微信里的联系人,发现很多曾经的老朋友已经几年没有说过话了,甚至连朋友圈都关闭了,发消息无人回复,已经成为了“失联人员”,心中难免有些感伤。在社交越来越方便的今天,为什么我们反而和老朋友“失联”了?前一阵子,派派一时兴起联系了一位老友,朋友十分惊讶,并问道:“怎么突然想起来找我聊天?”派派这才意识到,我们好像已经多年不曾联系了。如今网络和社交媒体越来越

在社交这条路上,抖音终于找着了北

在移动终端无法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当下,微信在熟人社交的地位恐难以被撼动,而抖音转向陌生人社交,在同城页面推出了内测新功能“摇一摇”。本篇文章从用户需求和抖音的产品生态两方面介绍了抖音走陌生人社交的原因,推荐对抖音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熟人社交久攻不下,抖音转头杀向陌生人社交。近日字母榜发现,抖音正在同城页面内测新功能“摇一摇”。“摇一摇”虽然与此前推出的“抖一抖”在交

社交是什么:从社会学概念,微信面向竞争者们的非对称式竞争来看

抛开社交软件工具,我们可以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社交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社交是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交换与来往。那么,社交网络的形成与稳定依靠什么?社交软件的用户又是为了什么而沉淀?本文作者就社交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起来看一下。一、前言1. 写作思路这是社交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将会从一个互联网亲历者的角度来看待社交,社交并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人类的社会现象,伴随着

抖音社交之路(2):社交上的变化

社交赛道并不缺乏玩家,伴随着用户群体的成长,越来越多应用软件聚焦于年轻用户群体身上,抖音也是如此,“朋友圈tab”、“抖一抖”、视频聊天等板块的设计便体现了抖音在社交层面上的考虑。本篇文章里,作者就抖音的部分模块设计做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互联网三大主流业务包括资讯、电商、社交,目前,字节跳动已经在前两个领域建立城池营垒,而社交则是抖音如今发力的重点之一。追溯以往

二次崛起后的微博,再次迎来 “局部战争”

“社交媒体”这个属性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社会讨论和泛娱乐传播。一场“微妙的战争”正在中文互联网世界拉开序幕。这场“战争”让原本安分在各个赛道的企业定睛一看,发现各自都成为了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 新闻资讯、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甚至短视频,最后都汇聚到同一个战场——信息流。 它让全世界都在讨论腾讯有没有梦想,让张一鸣和马化腾在朋友圈争论不休,让百度新政主刀人陆奇第三次重组百度内

7500字,这是我对人、内容与社交的思考

每一个独立的人,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内容个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加这个内容个体的展示面,从而让更多的人来知晓你、认同你、产生共鸣。想想你日常发的朋友圈,出没的地点,发表的观点,上的学校,工作的企业,实际的本质都是内容。人本身又是群居类动物,很难有独立的个体独立生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理所应当的,本篇文章的主线索也就出来了:人与内容的关系,社交与内容的

00后们都在消费什么样的内容?

通过《00后画像报告》,我们可以看出00后和90、80后在消费习惯上有很大的不同。00后的内容世界都有哪些玩法?操盘手们到底如何俘获“下一代”的注意力?赶紧看文吧。80后步入中年,90后渐入“佛系”,内容市场的猎手们开始把目光瞄准开始迈入成人世界的00后。近日,腾讯QQ联合中青报发布了《00后画像报告》,我们不一样,超乎你想象。可是你真的懂00后吗?00后的内容世界都有哪些

“社交+”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社交+电商、社交+知识付费……

从未有像微信一般的产品,让我们如此深刻地理解社交的意义。这篇文章的逻辑翻转了很多次,先把结论放在这里: “社交+”后面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像理解“互联网+”一样理解“社交+”的意义和未来。我乐意看到未来的东西,一级市场格外如此;滔天海啸是由海底两万里的板块移动引起的,一级市场上的蛛丝马迹格外有分量。最近我和同事接触到了两家模式非常相似的早期公司(学两招和淘淘课)

春天的故事:互联网“勾搭”指南

互联网时代,如何遇见对的人,好好谈一场恋爱?遇见不对的人,又该如何优雅地说再见?我们将用 4 篇文章,分别从相识、相恋、猜疑、分离的角度,探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感情中的相处模式。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虽然很多地方还在经历春寒料峭,但身处南方的单身狗们已经妥妥感受到了春(xia)天(tian)的来临:办公室里呼呼运转着的空调,一点都没能减少浑身上下的燥热感。传统意义上,春节过后的

从张小龙对微信的思考,再看社交

社交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刚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转变,社交产品也随之发生改变。从QQ到微信,社交产品的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受到了什么因素影响?本文作者将从八个方面对此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相信龙哥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大家都看了,各种分析文章也都出炉。也勾起了我3年前的5年社交产品生涯;一共做过3款社交产品,一款用户过亿,一款用户过千万,最后一款用户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