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要懂得互联网商业模式
不得不承认,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上起床后,打开手机看一下天气预报,选择合适的衣服出门。在家楼下用手机刷一下摩拜单车就骑着上班了,在公司楼下的小吃部用支付宝付钱买了早餐,拿着早餐来到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向领导发送邮件汇报工作,用QQ和同事交流着各种问题,抽空用饿了么点了个午餐,然后继续用百度,谷歌搜索着行业信息……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了,坐了一天不想骑车了,用滴滴叫了个车到公司楼下接我,到家之后用微信视频聊天和老爸聊了会天,打开爱奇艺看会正在追的剧,晚安睡觉。
这是一个魔都白领典型的日常生活,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但如果仔细的想一下这个流程,我的成本是多少?而我得到了多少?
摩拜单车1元;早餐5元但从支付宝换来了10MB流量;午餐原价20元参加饿了么活动只花了10元;和同事,领导交流的QQ,微信和邮件,百度,谷歌搜索的行业信息都不花钱;晚上打车原价18元,滴滴红包省掉5元,只有13元;和老爸视频聊天不花钱,爱奇艺没买会员同样不花钱。
我以远低于成本的价钱完成了一天的事件,而早餐铺老板,饿了么上的商家,滴滴司机也同样收到了正常的报酬,我省下的钱都是平台补贴的,那平台赚什么呢?
这就是我今天主要想谈的问题——“免费”模式!
其实不仅在互联网时代,在整个商界都流行着这么一个“免费”模式,但所谓的“免费”并非真的有天上掉下的馅饼。“买一赠一”只是打五折的另一个说法而已,“内有免费赠品”其实表明赠品的成本已经包含在总价里了,“免费送货”一般说明送货的成本已经包含在产品涨价之中了。
当然了,现在很多产品确实不用我们买单,我们看的电视节目,收听的广播,浏览的大多数网站,下载的大多数APP等等。他们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产品或节目,却不向观众或用户收一分钱,是货真价实的“免费”。
那他们是如何存活的呢?
交叉补贴
交叉补贴体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实质,说白了就是我吃了一顿饭,饭钱肯定是由某个人通过某种方式来付掉了。而在“免费”的商业模式里,交叉补贴贯穿其中,共有以下三个模式:
- 直接交叉补贴
这是各种大型超市或者商城惯用的伎俩,你被某大型超市的牙膏买一赠一活动吸引走进超市,结果离开时买了满满一购物车的东西。这个牙膏对你来说是免费的,但整个事件对超市来说是盈利的。而当电商崛起之时,这个套路自然是适用的,先用某件价格十分低的商品吸引用户过来,而后在用满XX元免运费等手法让用户往购物车中填更多的商品,最后既增加了销量,又减少了库存,还赚了钱!
- 三方市场
最常见的“免费”经济就是建立在三方系统基础之上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免费的做各种事情,都是基于这个原理。
这种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广告,简单粗暴,我们观看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我们浏览网页时的弹窗,包括现在很多APP里也在做广告。你的节目/产品用户越多,广告位越值钱,这也是许多互联网产品不惜血本的运营推广自己的产品,虽然看着是在烧钱,但实际上大价钱引来的用户/流量都可以换成钱。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决赛,冠军产生前的60s广告,成交价达到了1070万,而这一大笔钱其实都是在替观看节目的观众买单了。
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这种模式可以做的更加高大上一些了,因为互联网产品可以收集用户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消费习惯等,从而更加精确的进行广告位投放,甚至是直接售卖用户的数据。我们日常使用的饿了么,就积累了海量的用户饮食习惯的数据,滴滴则积累了海量的出行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这些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这些公司虽然暂时没有盈利,却不断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融资一轮接着一轮。
- 免费加收费模式
这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也是很常见的,即用户可以免费的使用商家/平台的某个产品,但若想升级这个产品,则需要付费。这种模式在现在的视频产品中屡试不爽,爱奇艺前不久的自制剧《老九门》,普通用户每天只能看两集,但你花钱买了会员的话,则可以多看四集。另外会员也可以免去电视剧前的贴片广告等优惠。
现在再回想我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都是哪些人为我们买单了呢!
近日在研习克里斯安德森的《免费》一书,有所感悟在此分享。
文/伯纳乌的新一
关键字:产品经理, 免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