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需求很可能都是无谓的自娱自乐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为了定义清楚问题,从而就项目的目标达成一致,它不发掘需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需求不是需求分析分析出来的。
感性是需求有别于业务的首要特征,真正的需求存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切身感觉到的不舒服状态之中。
只有当人感觉到了不舒服才能真正去度量这种不舒服的恶劣程度,并在心理潜意识中赋予该恶劣程度一个评估结果。
由此下一个定论,需求是可触碰的,我在很多地方都会提这个概念,我把它叫做可触碰的需求。
注意一点,对于任何不舒服状态,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个忍耐弹性,当弹性的张力突破了极限,需求才会从不舒服状态中分娩而出。
这个极限我把它称为转化阈值,它的意义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从感知到不舒服正式转化为抗拒不舒服,从而诞生了需求。
需求是针对不舒服状态的一场革命。
转化阈值就是一条红线,红线以下是不舒服状态,或者可以定义为海面下的需求;红线以上是值得我们去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向一是立足当下,一是着眼未来。
更加形象的说,这条红线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暗示人们是时候付出代价,想办法消除这该死的不舒服状态了。
转化阈值其实就是需求的引爆点。
总结一下,需求是高烈度的不舒服状态,不舒服状态是尚处于襁褓中的需求。
需要划重点的是,随社会环境的变迁,技术因素的发展,生活情境的转移,人们心理素质的波动,等等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对不舒服状态转化阈值的观感。
我在去年国庆从哈尔滨飞回杭州机票是1250元,平时的机票通常在700-800元之间浮动;这一场景中我的急速回杭的不舒服状态转化阈值分别是1250和700。
现在回过头来继续谈转化阈值。
既然是阈值当然是可量化的,用一个数值来表示的话,这个数值会是个变量,它就是一只薛定谔的猫,在上述因素交织成的矩阵中移行。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阈值肯定是主观的,它浮现出来的数值因观察者的不同而不同,因观察者所处的时空不同而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把共享经济当有史以来最大的蛋糕,有人却不屑一顾的原因。
转化阈值的存在意义重大,它是创业者就某事用以判断是继续袖手旁观还是捋起袖子开干的标杆。
在我看来,某种不舒服状态突破了转化阈值,意味着据我的判断,已有足够的人群开始忍受不了该不舒服状态,他们正在或者潜在寻求替代品。
这些迹象意味着市场机会来了,新的利基市场正在形成。
这里所说的足够的人群,足够的定义指的是从数量上和使用(消费)能力上足以烘托起一个新品,足以独立构成一个新生市场。
但是不要贸然将一种不舒服状态定义为需求,去考察需求提出人的真正诉求点,考验他们抗诉该不舒服状态的决心和毅力,分清楚哪些诉求是铁了心的,哪些诉求只是虚晃一枪。(罗方剑)
作者:疯掉的蜗牛
关键字:产品经理, 舒服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