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产品经理的心声:我们也是产品,都在自我迭代

所谓的认知升级,即是每一次自我的破碎与重建。

每个人都曾经对自我产生过怀疑和迷茫, 思考所谓的认知?所谓的成长?所谓的格局?
迷茫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一个人所有的迷茫,不过都是因为才华撑不起梦想。而迷茫是好事,说明我们想要突围,想要成长。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成长是什么?正如《奇葩说》罗振宇老师所说: 成长是主观认知与客观世界碰撞后产生的一条沟壑,掉下去了,是挫折,爬出来了,是成长。所谓成长即是认知的升级,这是一个自我的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认知不足,容易错过最佳成长机会

很多人并没有像表面上那么了解自己的,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深度了解,全方位的剖析,并且是个不对外展示的剖析。而自我是个复杂的多面体,对自己的了解来源于过去已有的知识与世界。
正如傅盛所说: 大部分人,都处在一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
认知是有边界的,我们受惠于他人的认知视角,接纳多元的思维方式,不断对自身的思维逻辑迭代,才是我们得以进步的实质。我们很努力,我们也很要强,却与结果无关。最后阻碍我们进入新高度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认知的盲区。
认知不足会严重限制你的成长,凡是都会畏手畏脚,害怕,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谁都是一步一步走的,往前走,不回头。我也一直说过一句话, 二十几岁的人生无需畏手畏脚,怕失去这怕失去那,因为这个年纪本来就是一无所有。
认知不足会影响你的眼界,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我一直觉得认识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它决定了你的眼界,你的认知,而你的眼界和认知决定了你看待这些问题的看法。
所以——
我特别喜欢交朋友。
但是也同样有一条准则, 想要和厉害的人取得平等的对话,首先你自己要变成厉害的人。
那样的聊天,那样的交谈,让人有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是一种向前看的生机勃勃。
因为过去二十几年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儿,成为你今天的认知,让你变成你今天的样子,包括气质,包括谈吐,包括你站在众人面前的样子。
恩,我们彼此都修炼了二十几年,才变成了如今坐在一起喝下午茶,相谈甚欢。

认知升级即是每一次自我的破碎与重建

我特别喜欢那些思维不设限,用更好认知来秒杀我的人。 思维的墙被砸穿继而发觉这里其实有金矿的感觉,非常爽,就是一次次的自我破碎,然后一次次重建获得新的认知,那种精神被虐的感觉,才是最高级的快感。
自我认知是有难度的,一方面因为你的主观通道本身已经在认知的过程中扭曲了这个可观的世界,另一方面,自我认知会受到“视角的影响”、“生存环境的影响”出现认知偏差,也容易“进入别人的投射”,将自己展示成别人的样子。
认知的改变相当于你要让一个人承认,他之前几十年的信念都是错误的,已经是非常困难了。然后还要让他来接受新的信念,那就更难了。
我们信奉过去的经验,我们相信因果逻辑,我们需要成功案例,其实都是体制化的结果,因为这些给我们安全感。很多人难以突破传统思维桎梏,想起《肖申克救赎》中,监狱图书管理老布出狱就自杀了,这就是体制化桎梏思维的悲剧,而安迪和瑞德最终重获新生,暗喻挣脱自我设置的笼络,这才是人生的希望。
一个人认知水平越高,越不在意谁或者多少人同意或者反对她的观点,她拥有多面的思考能力。 她可以可观的看待和衡量自己和事物,因为能做出更有利的选择,拥有更长远的追求,因此可以过上更高层次的生活。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进步和提升的本质就是“认知升级”。 今天每个人和组织的现状是有过去的认知决定的,未来则是由现状的认知决定的。
认知升级是什么? 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能力。

无知、勇敢、谦卑,怀着空杯的姿态去拥抱世界的变化

因为一切新的事物,一开始都不被大众接受。就像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人,往往不被这个时代所理解。而我们总是用属于大众的肤浅的舆论来判断一个新生事物,或者用精致的眼光来评判,这些都是肤浅的。
一个人的认知模式,也是我们对外部可观世界的心理反应方式, 认知越低的人越偏激,越难接受新观点新事物。而认知越高的人则会辩证看待事物,他们不走极端,不会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人与人之前的差距不在于智商,而在于认知,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看待他人。
保持好奇心,勇敢,谦卑的姿态,怀着空杯的姿态去拥抱这个世界的变化和丰富的程度。
其实当我们在说提升我们认知水平的时候,本质上是在提升我们认知的速度,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先去拥抱,更早摸清局势。
就像spenser那句: 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你所想的,和大家想的都一样,因为——别人都理解你,那你活得多普通啊。
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当经历更多,了解更多,认知能力自然就能提升到更高层次。

自我认知亦是格局思考,而格局又决定了命运选择

之前有一段面试经历,面试官问了我个问题,回去之后我一直有去反思和思考寻找更深刻的答案, “你认为一个产品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我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为可能不经意之下因为团队的质疑,资源的稀缺,开发的问题,就over了,必然是因为那是大时代趋势下的发展需求和大趋势。“
后来,我回去一直思考之下,有新的想法,首先,这个问题的“成功”定义是什么?是指存在现象还是指多少月活还是指多少营收业绩,想起那句: 存在即合理,现象即规律。 前半句是跟一位前辈喝咖啡探讨时,给我的提点,后半句来自猎豹CEO傅盛。
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所有单点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一个现象它发生的时候,一定有大趋势支撑它,没有孤立的单点,本质都是大趋势下的单点必然。
存在即合理,现象即规律。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强调的是 “think different” 或者说是 跳出原来的思维认知桎梏,全局的再去看再去思考这个问题。
全局思考的前提是要有行业格局认知,才能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下做判断。所以说—— 自我认知亦是格局思考。
至于自我认知的选择,有本美国作家写的书《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底层社会,去体验工薪阶层的挣扎求生。最后的寻找到的贫穷的真相是—— 认知和选择 。
因为无技能选择了底层工薪工作,又由于薪资低,为了增加收入,延长劳动时间,另外一点,底层生活自身的局限,思想的贫穷和限制了他们的认知和格局,最终陷入贫穷死循环。
这其实就是思维认知引导做出的选择,认知由若干个选择所决定的,你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人和人一旦产生认知差距,就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就是你和这些人的差别。你拥有的资源、能力,都不重要,核心是你脑海里的大图和你的认知能力。

写在最后

人追求安全感和稳定性,是为了追求确定性。人折腾和不安分,是为了摆脱危机感。
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当经历更多,了解更多,去享受每一次自我的破碎和重建,那是自我认知的升级过程。
你可以怀疑过去的自己,但不要怀疑现在和未来,我们也是产品,都在自我迭代。
至此,感谢所有在我的成长道路中,给予我帮助和指点的人。感恩~
作者
玲子,微信公众号:玲子奋斗史。不卑不亢,从容优雅,面对一切,我是玲子。职业产品经理,关注互联网人工智能、商业产品,擅长需求挖掘和运营管理。我是个励志气质聪颖漂亮的女青年。

关键字:产品经理, 认知, 思考, 思维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