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日结疲软,服务业派遣外包有新内容?
昨天下午和公司小伙伴走访老客户,客户团队很年轻,平时主要做电商类的日结业务,规模还不错,刚刚忙完618的收尾安置。
也许,是到了劳务公司一年一度的淡季,也许是今年行情并不容乐观,曾经鲜衣怒马的年轻管理者,如今有些萎靡,对公司长期经营的业务缺乏安全感。
今年上半年,蓝领派遣外包的行情相比去年,是要好一些的。
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年初到现在,国内制造业一直有连续性的稳定用工需求,另一方面是大家的心态发生了积极变化,先适应再镇定,人啊,是能够快速习惯生存环境的生物。
我们看一组全球数据,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7.37%,英国服务业占比71%,法国是70.3%,德国服务业占比为61.8%,日本服务业的比重达到了69.1%,都接近70%的平均水平。我国服务业占比仅为52.16%,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国际平均水平65%还要低,当然现阶段,我们国家仍然是以制造业为主基业的。
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的过程中,国内服务业市场存在可预见的增长红利,主动也好,被动也好,大家都应该关注城市服务业这个赛道。
试错是为了找到未来在今天的映射点,这个点才能带你走向未来。
我们对服务业的认知普遍以家政、外卖、餐饮等等这些生活性服务,实际服务业赛道中产业结构复杂,行业覆盖面远不止我们提到的内容。
围绕优势供应链体系建仓,集中化配送,大的电商仓用人体量与传统制造大厂不相上下,同时因为其高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对人员的要求与传统制造企业也相差无几。无论从接单,还是交付,传统人资企业都有极高的适配度,低门槛必然会产生拥挤竞争。
经历了过去一年拼多多、希音等大型电商仓的洗礼,订单的不确定性,服务成本高昂,结账周期长等问题,让大部分下场过的公司开始慎重入场。
同时,仓储类业务的增速放缓,也意味着野蛮增长的粗放管理时期逐渐成为过去式,行业内生存下来的企业,与甲方之间捆绑关系在逐渐加重,开始由简单的人力提供商向精益服务外包过渡。
当大量传统人力资源公司涌入物流行业,沿着货物的运输,看到了前置仓,看到了快递,看到了外卖,仅仅是门外一看,噢,原来这里还有一个世界,大家开始了解顺丰、圆通、邮政,美团、饿了么、专送、众包、中百、罗森、蜂鸟等等等等,快递及外卖行业的信息差开始消融,原本已经开始出现内卷的行业,壁垒再次被打破。
延伸的业务,与传统人力资源业务并不完全适配。前置仓、同城即派行业的服务模型,有点像饲料行业,中心化的核心料“配方”与去中心化的服务体系,组成一个完整的交付生态。
沿用到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场景,核心配方包含了网招中心投建、灵活用工结算系统、社保洼地等可以集约化交付的产品;去中心化服务主要解决现场管理,比如减少罚款,督促出勤,员工安全作业等。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当大家跳出舒适圈,每个人都在漂流,只是有人上岛,有人上岸。
当业务体系开始从生产性服务业走向了生活服务业,围绕消费市场的配套产业,像一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餐饮、酒店客房、家政、康养(养老与专业医护)在不断试错的尝试过程中,慢慢理清了脉络。
前段时间,与北京一家做餐饮行业服务人员外包的客户交流,提起传统餐饮人员需求拦腰下滑,内卷得厉害。
后面我们团队做了一些简单调研,餐饮行业用人需求影响一方面来自于消费降级,另一方面来自于预制菜体系带来用人结构的变化。
听过一个小故事,麦当劳会规定一片汉堡上的面包应该放多少片酸黄瓜,这种高度标准化的流程,除了带来可复制性强的好处之外,还有一个与用人直接相关的事情,西式快餐体系中的人员通岗能力极强。
预制菜为中餐开启了全新的时代,谁能在中餐连锁体系中真正帮助企业将本增效,比如提高通岗率及排班效率,确实有机会走出不一样的商业模式。
市场上客房清洁外包有两种,一种是酒店客房外包;一种是清洁打扫的区域灵活用工。大家能看到市面上有大量的零散民宿,零散的个体对于客房服务外包有清晰的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专门做酒店客房外包的服务商,不愿意接150间房以下的客房业务,更多会选择五星,超五星以及连锁酒店类的上游客群。中小型民宿或者商务酒店对于合规要求不高,一旦手中有足量的打扫卫生阿姨的私域流量,飞单几乎不可避免。
对于目前打扫一间房,普遍只有0.5-1元毛利的生意,付费半年再被飞单都是赔钱的生意。另一类就是接中大型客户的公司,比如北昂从垂直私域平台切入,以专业度拉高入门壁垒,围绕酒店这个品类客群,开展综合服务。
疫情之后,全国各大家政平台涌现,从58到家的信息撮合,到目前大部分家政平台的雇员制,无数公司的初期想法都是想做个竞合/撮合平台,最终败于飞单以及平台监管难度的问题。
纵使如此,家政行业也是一个未来增长趋势清晰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宁愿选择做重,以雇员制来推行,仍然不愿退出这个赛道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不同的业态,是上门生活服务。电梯里广告牌上的“啄木鸟”,从某种意义上来定义他们是一个灵活用工平台,平台上业务内容繁杂,高额的培训成本也导致走不成直营的雇员制,又非常容易走回信息分类平台老路,活好的飞单,活差的留下,这个时候可能会感慨,除了感情修不好,口碑也是很难修的。
看到一个机会可能是一个机会,勇敢去尝试,如果行的话加大投入,迅速成为市场的赢家,如果不行的话,尝试失败并不是可耻的事情,不尝试才是可耻的事情。
先知道,再做到。
大多数人都乐于逃避,而不是冒险,而创意往往是伴随风险而来的。
任何一个人的宿命,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能达到的成就,其实是被自己的行动力所塑造的。
我不会追随小路的方向,而是前往无人踏足之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作者:薛延松某厂前产品负责人,现人力SaaS创业公司CEO。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