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为什么就是不理解你做的产品?
产品迭代过程中,大家是不是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用户反馈和现象:
- “用户找不到功能入口或模块”
- “一个页面/流程中,用户常用的功能只有20%”
- “不理解新功能的作用和意图”
等等之类的关于页面布局混乱,功能不理解,功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选择优化页面布局/样式/强化引导等策略,但这样真的有效吗?
1. 定义问题,这真的是视觉样式类问题吗?
在思考策略时,我们最先需要做的是定义问题。诸如上述的此类问题,如果真的靠增加一个气泡、强化一下引导、优化下布局就能解决,那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视觉类问题。
但大多数情况,我们是在用最简单的策略去解决更深入的业务问题。所以,会发现,尽管优化了好几版样式和引导,功能的使用率还是上不来,用户对于产品的理解还是和我们设计的不一样。
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基本是因为业务同学本身并不具备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在对业务了解不够深入的时候,会非常容易陷入这种“用简单手段解决困难问题的陷阱”,这一点我觉得大多数产品人都要时刻审视自己。
2. 用户的有限理性认知(用户有自己对于产品的认知)
任何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事物的认知永远都达不到百分百,也永远形成不了一摸一样的认知,用户对于产品也同理。
我们没办法要求每一个用户都充分理解我们的产品,当然这也做不到,而这也形成了每一个用户独有的认知。它代表了用户对产品功能及使用场景的理解,而在每一次的产品使用中,都在不断调整用户原本的预期和心智。
当用户预期和心智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了。这种时候,再给予用户新的功能,用户会本能的忽视和不理解。
3. 合适场景和用户习惯很重要
人的思维会偏向把复杂的信息简化,这是我们常说的简化认知理论。而当用户形成心智和习惯后,在用户的简化认知理论中,会把习惯外的功能模块归类为不相干类型,这就会导致所谓的“注意力盲区”。
而如何避免这种信息盲区,在用户习惯路径和合适的场景放置功能模块很重要。
之前团队在做专项项目的时候,某个新功能的使用率很低,但同一个页面样式相似的常规功能使用率很高。这基本就可以判定不是样式的问题,后续根据用户行为调整了放置入口,数据好看了很多。
想要准确的找到合适的场景和了解用户习惯,没有捷径可走,观察用户行为数据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4. 注意产品中的用户多样性
产品设计中,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浅聊信息布局,深找业务视角”。如果同一个页面或者流程存在两种类型及以上的用户,我们就要注意场景的区分。
微信朋友圈,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对于同一条动态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信息布局还是操作上,这就是典型的用户多样性场景。
最后,产品在面对用户多样性所产生的多种场景、用户习惯、用户认知下,产品优化迭代就是一个不断权衡的过程。
如何让用户自己用的爽,也让用户尽可能按照业务设计的路径使用,以及如何让商业规模最大化,是最核心底层的问题,如果企图用简单的样式优化策略去应对,只会做多错多。
作者:都市摆渡人某厂前产品负责人,现寻找新的意义,可以来我的公众号聊:都市摆渡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