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数智化不一定要有,关键是用好数据!
现在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要做数字化,不,现在已经到了数智化的阶段了。所以许多管理者会认为,不引入数字化就落后于时代,不推动数智化就失去竞争力了。
但我还是想说先思考一下:这真的是企业成功的唯一方式吗?跟风到底有没必要,企业若是只关注形式上的“数字化”或“数智化”,而没有具体的业务增益,等同于投入资源最终落得一场空,而这目前就是各家企业难以摆脱的现状。
我们需要认识到技术必须要为企业效益服务,否则一切投入都是有去无回的成本。
数字化从技术上讲,就是将各种数据化的信息整合起来,使原本分散的流程和系统“看得见”。通过建立系统,企业获得了海量可视数据,这些数据从采购、库存到销售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实时查看。然而,这种“可见性”并不必然等同于它具备“可用性”。企业仅仅通过数据去“看”,就指望优化流程并减少失误的想法其实很难实现。
数字化在实际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如数据不完整、数据质量不佳、系统之间无法协同、实时性滞后等问题。这些技术局限和数据壁垒最终导致“可见”却“不可用”的困境。而且每家企业都会遇见,解决还相当困难。
数智化的目标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希望借助AI、大模型等新技术实现智能化决策支持。理论上,通过大量的自动化分析和预测,数智化可以帮助企业从数据中挖掘出更大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然而,数智化的实际落地成本高昂,且效果未必符合预期是大问题。
因为模型的搭建不仅依赖于丰富的数据,还非常依赖高质量的数据。数据量与数据质量就是两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很多企业因缺乏这些条件,即便强行实施数智化项目,也难以让它产生价值。
数字化、数智化看似必须成为现代企业的“标配”,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企业都必须走上全面数字化或数智化的道路,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资源和需求与大企业完全不同。有的企业业务模式较简单,且传统手段已能满足运营需求,与其过度追求新兴技术,不如聚焦核心业务,确保效率最大化。
比如,对于一家中小型企业来说,简单的库存管理系统加上常规财务系统,可能就能满足其大部分的管理需求,而在数据应用上,完全可以通过Excel和其他简单数据工具满足分析需求,而不用去做高成本的数字化项目。
很多数智化产品实施非常复杂,与其耗费精力去驾驭复杂的工具,倒不如聚焦业务本身,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
分析的本身并不在于多么高深的工具,当然有时候也需要高深的工具,但是很多开源的技术产品已足够使用,更多的是你到底有没看“懂”数据。
数字化和数智化的本质问题是让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很多企业通过数字化工具堆积了大量的报表和数据图,但并没有真正找到数据赋能业务的切入点,那么这个商业化的工具便没什么价值。
数据的真正价值在于为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提供参考,而不是生成一张张看似炫酷的图表,这个也是数据大屏会没落的一大主要问题点。例如,企业在ERP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采购和销售数据,但如果无法帮助管理层理解市场需求波动的原因,或者找出库存积压的问题,这些数据对实际管理便意义不大。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需要上数字化与数智化项目的。
大企业的业务链条复杂,规模和资源充足,数据上云、AI系统应用、大模型等科技手段在大企业的应用是有必要的。但即使是大企业,其数智化也并非一蹴而就,大量业务流程、数据治理、技术系统的整合都需要逐步推进。当前阶段也不是所有的行业企业都必须使用到大模型与人工智能。
数字化和数智化的最终目标是优化业务,帮助企业更好实现营收,但是对于很多人对于数智化认知可以智能决策,这个目标还是在纸上谈兵的层面。
理解数字化与数智化的本质与目标后,我们不应把目光过度放在是否实现了数字化、是否实现了数智化,因为他们不是终极目标。如果企业可以通过更简单、更便捷、更加低成本的方式把数据用起来,让企业内部流程效率不低,营收不减,那么这一些新兴的高科技概念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里的一大关键是数据,当前为什么要谈数据要素市场,要把它与生产要素并谈,因为数据才是可以发挥帮助决策的一大利器,对于数据的价值开发,有的必须要用到专业的数字化产品那么就必须上数字化项目,但是不是所有。特别数据应用对内的时候,企业在成本选择上会有个更多的选择空间,我们需要看到这里面更重要的是具备价值应用的思路与方法。
所以当面对大量声音再说要上数字化项目、数智化项目时,我们不妨先停下来多思考,多反思,找到本质问题,抓住核心目标可能更重要。
作者:风姑娘的数字视角公众号:风姑娘的数字视角。 数据咨询公司创始人,专注企业数据应用服务咨询及培训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