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说设计也能驱动创新?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创新的时代,不给自己的技能库加上创新仿佛就无法生存。社会企业把创新当成口号挂在嘴上,高校也纷纷开设创新相关专业,公司的leader整天质问你项目的创新点在哪里,学校的老师总是怼你作业和论文里是否有自己的创新。
当你大言不惭地吹出自己的“创新精华”时,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思考与质疑:
- 究竟什么是创新,与众不同是不是,哗众取宠算不算;
- 创新是由什么驱动产生的,灵光乍现还是天赋异禀所致;
- 创新应当由谁来做,自己真的是天之骄子,为创新而生吗。
今天我们来抛砖引玉聊一聊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期待与大家做一些交流。
01 总的来说创新可以分为两大类
其实关于创新有很多种,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等。当我们对以前的做法进行改进,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时,这是创新;或者说当我们提出了完全新的、独特的、非连续性的做法时,这也是创新。
所以,所有的这些创新我们都可以把它们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分为两大类:
而颠覆式创新则是激进的、突破性的变化,根据Kristina B. Dahlin和Dean M. Behrens提出的理论,它必须满足三个标准:新颖性(不同于以往),唯一性(不同于当前),实用性(被成功采用)。
比如共享单车把共享理念普及给大众,即产品是被用来使用的,我只需要享受服务,不一定非要私有化产品,从而解决了近程出行问题。
实际上成功的颠覆式创新是不常见的,往往每隔五到十年才会发生,但是它带来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往往会颠覆一个甚至多个行业,带来新的消费市场。
由此我们可以把它与之前提到的两类创新对应起来(如下图):
颠覆式创新的主要推力是技术驱动的创新,比如蒸汽机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产品技术的颠覆式创新,同时它也改变了机械行业的内在意义,从此机器可以取代大部分人力;
而渐进式创新的主要推力是市场驱动,比如我们对市场调研,发现用户需求(喜欢用手机拍照),从而去提升产品技术(提升手机像素),赋予新的产品意义(为拍照而生的手机)。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创新可以由市场驱动产生,可以由技术驱动,也可以由设计驱动,当然也能由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产生。在现实世界中不是非黑即白,不同的驱动因素应对不同的情景,它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
我们在实践时能够做到融合万物,灵活应变,聚散为整才能达到最优。
关于创新我们今天只聊了部分的理论、模型及看法,而对于如何去做创新的具体步骤、方法却避而不谈,这是因为在创新领域没有专家,创新是在做预测未来的事,关于未来没有人能够成为先知。
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理解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理性分析所处环境,依靠扎实的专业背景去做判断。在事情完成后,我们进行复盘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是创新。
致谢:感谢清华大学蔡军教授对我们的支持
参考文献:
- 罗伯特·维甘提,第三种创新:设计驱动式创新
- 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
- Norman Verganti.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 Design Issues 2014
- 张凌浩,《产品的语意》
作者:字面意思X实验室;图文:暑假
本文作者 @字面意思X实验室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