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11):重视信息产品中的隐喻,引导用户对界面的使用

符合用户预期的隐喻可以引导用户对界面的使用,而那些不太正常的隐喻则可能让用户无所适从。

无论是 Windows 系统,还是苹果的 OSX 系统,桌面上的回收站都用垃圾桶形象来作为图标,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把它和删除文件的行为关联起来?

看看墙角的垃圾桶是用来做什么的?当你有废弃的纸张,把它捏在手里,揉成一团,优雅的投掷到垃圾桶里……啊!那张纸条上面还记着重要的电话号码,怎么办?没事,从垃圾桶里再捡回来就好。垃圾桶满了?让我们倒掉它吧,保持清洁人人有责。

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是隐喻(Metaphor),用一个事物去表征另一个事物,具体到信息产品里,其实就是将用户对现实事物的理解,延伸到图标、按钮、流程等界面的元素和行为中去。再扩展一些,是将用户固有的知识和经验延展到当前的系统/产品里去。

  • 你有垃圾要扔,于是随手碰到了桌下的垃圾桶里。如果发现扔错了,就随手拿出来。→ 回收站
  • 垃圾桶满了,或者你刚好要出门,于是将垃圾桶里的垃圾提起来,扔到外面的垃圾箱。 → 清空回收站
  • 这时,如果你发现扔错东西了,仍然可以找回来,只是需要更大代价,去外面的垃圾箱翻,也有可能已经被清洁工收走了 → 用软件恢复被清出回收站的文件,视情况而定,有一定成功和失败的几率。实际上,在文件系统中,这样的删除是做个标记,表明这部分空间可以开放使用了。如果刚好还没被使用,就能恢复。
  • 垃圾被运到垃圾填埋场后,仍然有一定的几率被找回(如果真那么重要),当然你需要付出更多代价 → 更强的恢复软件,甚至一般的格式化后仍有可能恢复文件。
  • 如果想彻底把垃圾销毁怎么办?粉碎……烧掉→ 用文件粉碎机之类的,不仅标明空间可用,还去覆盖数据以前占据的空间。

垃圾桶可以称为计算机历史上最好的隐喻之一。对于扔掉垃圾和删除文件,人们很容易就能建立这两种行为之间的联系,建立在这之上的各种行为都符合人们固有的认知。

符合用户预期的隐喻可以引导用户对界面的使用,而那些不太正常的隐喻则可能让用户无所适从。在早期的 Mac 系统中,用户不仅仅可以把文件拖动到垃圾桶里,还可以把磁盘(图标)也推动到里面去。猜猜这会发生什么?磁盘会被卸载掉。但是用户困惑起来了:」这不是要把磁盘里的内容都删掉吧?」

用户头脑中有一个心智模型,产品的设计者头脑中也有一个心智模型,在系统里如何让这两者尽可能的匹配呢?设计者需要去寻找那个自然的、共有的法则,或者说是坐标系,这样就会以比较高的概率去命中用户自己的心智模型,从而让用户容易学习、容易使用产品,进而具备较高的效率和满意度。

这是个可以一直延伸下去的话题。自然是什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赖特的流水别墅、有机设计…… 在信息产品内,所谓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户在若干年的生活中,在他们的门把手上、热水壶里、垃圾桶中、电视冰箱电风扇、曾经上过的网站等事物中所学到的、感知到的知识和经验。而我们,希望在信息产品中去顺势构建一个能够令他们感觉略有「自然」的界面。只有这样才能像庄子讲的,让他们「游刃有余」。

再举一些例子:

街机的手柄控制游戏里的人物动作,左右都很自然(上下其实略有不自然),才能让我们很爽的必杀必杀……
iPad的多点触摸,小孩子也可以很快知道怎么操作。

iBook 等阅读应用的书架,也是自然的隐喻。在书架上移动书让人觉得理所当然,阅读时能够滑动翻页也是顺理成章。

信息产品本身也可能会成为被隐喻的对象。用户使用这些产品(手机、网站……)时所掌握的经验,都会成为他们使用其他产品/服务的参考。现在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种数码产品的小朋友,等他们长大后,他们的「自然」又不一样了。隐喻本身也会不断进化。

相关阅读: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优先级(一)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层次(二)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视觉的亮点与轻重(三)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交互的主线与支线(四)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功能的保健与激励(五)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用户的核心与圈层(六)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临界点(七)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用户行为的惯性定律(八)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如何帮助用户跨越门槛(九)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用户的行为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十)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11):重视信息产品中的隐喻,引导用户对界面的使用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12):考虑产品的内在机制时,需要利用好正反馈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13):在产品中,如何对用户的轨迹进行规划和引导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连载 14):产品中内容的曝光程度,会影响商业转化、用户行为等
产品设计的思考方式(连载 15):做产品时,要注重处理用户的感觉

专栏作家

马力,最美应用创始人&CEO。擅长互联网产品设计、需求挖掘、流量和用户体验。

关键字:产品设计, 垃圾桶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