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自驱是伪命题?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晋升答辩会上,你从方案1讲到方案49,终于讲完所有的PPT,此时沉默良久的老板徐徐问出这样一个问题:“OK,我知道你的设计产出是足够的,但是你作为设计,在项目中的价值是什么呢?你直接驱动了什么目标的达成呢?”
——简直是当代交互设计师鬼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设计驱动的话题,什么是设计驱动?作为交互(or视觉),我们除了搬砖当线框仔,如何才能提升所谓的“设计自驱力”?
一、什么是自驱
全程“设计自我驱动”,简单来说就是以设计的身份,主导(或者推动)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提出一个暂时没有产品或运营想到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有人认为设计自驱就是剥削,它让设计师除了画稿子的本职工作还得承担部分不属于设计的工作。虽然这么说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我个人认为把“设计”这个工作的职责简化成“画稿”,其实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这个职位的权限和影响力。有章法的设计自驱,是一种能提升自己影响力、从而让资源聚拢到自己身上的有效策略。
举个例子,假如现在有一位勤劳的设计师小P,他准备为了老板的KPI去做一个设计自驱项目。
二、如何自驱
自驱项目一共有4步:
- 找到命题:寻找一个靠谱的方向去自驱
- 对齐预期:让各方都明确自驱的最终产出
- 推进方案:输出理想样式与MVP方案
- 持续追踪:通过复盘形成正向反馈
三、找到命题
好的命题能够让设计驱动项目得到各方的助力,而反过来,优先级低的、方向没有得到上下游认可的设计驱动项目很容易只有设计在自high、推进和上线困难重重。因此在项目的最初,设计师就应该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业务的发展重心。一般有2种获得这些资讯的方式:
1. 从上游获得信息
这需要日常保持和上游的良好关系。
平常产品来找设计时,往往产运内部已经对要做的事情有了决策,设计只能做执行而没有议价空间,所以在每个okr周期的开始时(比如年后、双月的第一周)和产品喝喝茶,闲聊一下最近老板近期的关注重点、准备发力的方向,对设计自驱非常有帮助。
2. 自行挖掘痛点
这需要比较强的行业洞察力与数据分析能力。
漏斗/转化数据、周期性的体验评估数据、用户访谈时用户的吐槽、日常搬砖时发现的bug或者体验痛点,都可以成为自驱项目的命题。注意整理清楚问题的背景、影响范围、收益和相关方,因为你需要用这份材料说服别人帮你干活。
举个例子,假如小P就职于一家正在极速扩量的电商平台,为了找到自驱的主题,小P先和设计老大、平常比较熟的产品、对接过的运营那里了解到,本季度老板主要想挖掘一下售前场景:App首页的改版可能性,已经批了两个运营和产品组成了专项小组,在下个Q之前准备产出成形方案。
小P转头一想,去年似乎主要是把购物流程搭建完了,售前场景下基本没接到什么需求,现在整个平台就只有一个推荐流和几个分类榜单页,非常草率。
小P又看了一下平台转化率,数据的确比较一般,甚至自己试用公司App时,也在平台上找不着自己想买的东西,虽然价格有优惠,但是逛一会就累了,最终没有下单。小P推测可能用户也想看到优惠信息的集合,那么是不是可以在首页新增一个位置,推送优惠信息呢?——这事可能可行。
四、对齐预期
有了命题以后,下一步是拉资源。这包含内部和外部两种资源:
1. 内部资源:主要是时间
因为设计往往是一个支持性的角色,日常还是得搬砖;而设计自驱需要占用人力去做调研、分析等暂时看不到收益的前期工作,因此和设计内部对齐预期,明确投入的精力和阶段性产物、最终目标就非常重要。一旦项目迟迟无法推进,就能及时抽身。
2. 外部资源:主要是产品和开发
假如第1步做对了这一步就无需担心。否则很多设计自产自销的想法最终都无法匹配到研发资源,或者优先级很低,上线时被改的面目全非。
举个例子,小P先找到老板,描述了产品想搞的事情,并且把自己的初步计划和排期讲了一遍,表示得花7天研究研究,再花3天出点尝试稿,再花2天修改和测试,大概月底能让这个想法进开发,先约定下周同一时间过进度。老板表示略有耳闻,可以考虑。
五、推进方案
调研部分和平常做设计没有什么不一样,此处略过。只说在设计自驱中,设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那就是可以在不需要研发的基础上,把方案做的非常高保真,用华丽的页面和流畅的体验去打动老板推动方案。但是也同样因为设计处于产品研发比较下游的位置,离决策层比较远,所以往往这些方案的推进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因此为了应对阻碍,需要提前想好最小可行性方案。
因此,自驱设计的产出分成两个部分:
- 理想形态的搭建。假如完全没有技术上的阻碍、当前业务形态的限制,什么样的设计是符合诉求的、合理的。这部分的设计可以多一些时间打磨的更精彩一点,最好做成demo。因为你会在后续汇报中不断的用到它。
- 最小可行方案(MVP方案)。也就是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上线观测了,也可以理解为你作为设计最低接受的底线。低于这个底线,这个项目就不能往作品集里放了。上线之后假如数据正向符合预期,那么应该从MVP方案不断向理想形态过渡和迭代。假如这个自驱点是你自己挖掘的,那么请准备好冷启动的策略思路。
推进的过程是整个自驱流程中最痛苦的一个阶段,你的想法会被各方挑战和修改,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灵活运用设计验证的手段,通过小规模用户测试、访谈、内部试用等等的形式来验证你的设计是靠谱的,是优于线上方案甚至其他思路的(这里理想状态demo又起作用了)。
举个例子,小P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调研后,发现平台的核心用户的确对折扣非常敏感,除此之外,品牌、季节节日也是主要吸引用户下单的原因。而当前页面上按品类划分的榜单点击率一般般。因此小P感觉,是不是可以大刀阔斧的修改页面架构,主推折扣、品牌、季节节日三大场景?
——但是和产品battle过几轮之后,小P发现,虽然产品和运营都参加了调研,也认可当前结论,但可能产品还是怕步子太大扯着蛋了,于是推出了MVP方案:在推荐流第一排的左边第一个格子加上折扣榜单,然后再参考点击率变化,从而决定要不要继续往下走。
六、持续追踪
走到这一步以后,项目最终结果好不好就看运气了。这也有两个可能:
- 假如效果很好:作为设计请及时复盘,详尽的复盘文档能够向设计内部以及上下游证明你付出的精力。产出节点、产出物与复盘越清晰,项目成功后其他人想要摘桃就会越困难。当然不可避免的,每一个成功的项目都需要分一杯羹给上下游(也就是产品、运营、开发等等),让他们在各自场合有汇报空间,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自驱的流程往良性循环发展。
- 假如效果不太行:还是应该复盘,理清楚哪些坑将来可以被规避。但请及时观察老板的动向,做好这个方向短期内被放弃的准备。保留产出物、及时止损,避免被内部/外部推锅。
小P的项目最终结果还可以,小P连夜制作复盘文件,并且把demo、调研故事、尝试的方案整理成汇报PPT,在群内分发给相关人员。这个项目最后圆满结束。
本文作者 @白话说交互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