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这么多年,总结了这几个需求分析要关注的点

用户提出的需求,通常是解决方案,但这并非是我们需要的需求。真实的需求应该是用户在场景下,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靠近用户,但也不能完全相信用户,而要通过不断地询问、深入地思考、持续地研究,挖掘到真实场景。基于场景,设计方案,解决用户真实需求。

因此,能否挖掘到真实需求,正确地分析需求,也是判断产品经理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一、尽可能收集需求

需求来源渠道很多,但由于资源有限,每个版本释放的需求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通常会建立需求池,来收集和释放需求。

但有同学认为,只有会做的需求,才需要收集,如果做不了或短期内不做的需求,是可以直接拒绝,不需要放进需求池的。

持续地收集需求,确实会导致需求池越来越臃肿,不利于需求池的管理。但我认为,只要是用户在真实场景下遇到问题,都是要收集的需求。

因为很多时候决定需求做不做,是基于当前的产品定位、业务目标、版本规划、技术成本来决定的。

可是这些决定因素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只要是真实需求,就有落地的机会,这些机会,往往能帮产品弯道超车。

21年,我们收到过一条用户反馈——能否通过导入图片,把手机相册里的进货单直接录入到软件中。

当时一听,我就知道做不了。先不说技术上,图片当时能否精准识别到文字;就算识别到文字,软件也不知道该如何匹配哪个品类下的sku。更不用说还有些异常场景,如多余的内容如何去除、单据上有系统没有的商品如何处理等。

但当时我们收到这个需求,并没有立刻拒绝,而是把它录到需求池。因为把进货单录入系统麻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是真实且有价值的需求。

直到去年,国内ai大模型百花齐放后,我们尝试用ai的语义识别去解决这个场景的问题,才把这个需求落了地。上线后,我们也获得较好的效果,获得了用户的称赞,也代表团队获得了公司级别的产品创新奖,还被各大竞品争相模仿。

当初我们并没有放弃需求,所以我们才拥有了超越同行的机会。

所以,拒绝需求标准应该只有一个——缺乏真实的场景的需求。因此,不论需求来自于谁,不论是单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是不符合产品当前定位的需求,只有有真实的用户场景和需要,我们都应当收集起来。

二、尽量少做需求

做需求也存在“二八原则”,20%的功能可以满足80%的用户需求。同理,上线的 80% 需求,最多也只能满足 20% 的用户。如果我们经常复盘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需求,不做其实也没啥影响。

产品经理的思维,是很活跃的,脑子里经常会蹦出需求。我们也很会找借口,时常假借业务需要之手,做了很多本可以不做的需求,有时甚至为了解决研发成本,反向逼出需求,简直是为了做需求而做需求。

但这两年,我逐渐发现,随着产品功能越来越多,操作也越来越复杂了,用户满意度在逐渐下降,这是产品口碑下降的前兆。

因此,我们在做需求,要尽量谨慎一些,少才是多。

需求上线后,一般是不可逆的,不论是对用户还是对产品本身。因为需求上线后,很难下掉。

一个是,要下掉一个功能,往往要多次评估,从数据和业务层反复确认,是否真的没价值了,甚至还要各个层级的领导书面确认后,才能下掉。

再一个是,不论多小的需求,只要上了,就会有用户在用。只要下掉就会对在用的人造成影响。

所以,与其做一些未来会下掉的需求,还不如不做,不仅节约资源,还保护了产品口碑。

最后,团队内部很多需求,经常没有想明白到底要什么就提需求。我们作为产品责任人,要加以限制,否则用户迟早会抛弃我们。

我们业务,之前为了用户增长,提出说要个分享裂变功能,加上当时pdd的分享砍一刀获得了快速的用户增长,所以他们也想试一试。

后来花了两个半月开发的分享裂变功能,数据是一塌糊涂。直到三个月后,我们正式复盘才发现,功能遭到了用户一致抵制。

商户反馈,因为有这个功能,商户更不愿意推荐产品给别人了,推荐出去反而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因为贪小便宜才推荐的。让本可以通过口碑获得增长的基本流量渠道,还收到了影响。

可见,C端裂变策略大概率不适合B端业务,业务提出的试一试,可能就会对用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所以,需求能不能做的唯一标准是,把需求想清楚,没想清楚就不做,不做就不会错,也不浪费资源。

作为产品的负责人,不要为了迎合各方需要,把自己负责的产品做成了四不像。

三、需求提的人多就要做吗

同一个需求提的人多,只说明这个场景下的问题相对严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但不能是用户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更不能因为提的人多,优先级就高,就需要马上落地。

在多人线下访谈或集体调研时,我曾遇到多个客户同时提出类似的需求,在那个情景下,会觉得说“会后再评估”有点敷衍。也会认为领导、销售、客户代表,都希望你把这个需求答应下来。

但用户提的需求,通常都是基于他们的认知,如竞品、类似产品有过类似功能提出的方案。还有不少缺乏真实场景的需求,是用户臆想或脑补出来的场景。甚至在群体环境的影响下,个体缺乏分析能力,从而盲从别人的言论做出的附和之词。

产品经理的专业性,体现在对需求的分析上。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根据用户反馈,挖掘背后的场景,再结合产品定位、产品框架、公司和团队的价值等综合因素,权衡利弊后才能设计合适的产品方案。

如果全部照着用户反馈做需求,那就真成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也永远不会有创新空间。真正的产品创新,只有在在尽可能地靠近用户,理解用户后做到的,而不是盲目地跟在用户的屁股后面,用户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更不能因为提的人多,就要做。

四、不要讨论出来的需求

在需求内审讨论会的时候,我们会讨论需求场景和微调方案。但遇到有些需求无法推进时,大家会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引导大家共同去讨论、推演需求。

人是情感的动物,我们在谈恋爱时,容易做一些感动自己的“傻”事。讨论需求也是,我们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人在情境下影响下,很容易陷入需求自嗨阶段。

大家有没有试过,在一个会上,有人提到个点子,然后推理联想讨论,在脑海中就可以构建出庞大的商机,最后越聊越嗨,几十分钟就可以聊出改变行业的需求,但最后落地过程中,却发现是个伪需求。

但其实讨论出来的需求,没有经过验证,不一定能得到用户认可的。脑暴方案,通常是业务推进缺乏策略时,才会使用的下策。

我一直认为产品的工作,很像科学工作,感性和理性缺一不可。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所有的需求,都必须经过用户或市场检验,基于大家在会上的讨论得出的需求,不一定可靠。

所以,在分析需求的时候,可以适当讨论,但不要盲从,讨论推演出来的东西,往往经不起市场的验证。毛主席也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需求不来自于竞品

产品工作中,经常需要研究竞品,看看他们做了什么功能,更新了什么运营策略或市场调整。

从竞品里找需求,往往也是最省事的方法,但却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因为所有功能,一定是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基于某个业务痛点和具象化场景去设计的。

可是单纯的模仿,确实可以获得进入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在产品从0-1的阶段,可以快速追上竞品。

但未经思考的需求,缺乏对场景和用户理解,无法获得用户的认可。即使完成了当前版本的更新,未来也找不到优化迭代的方向,永远也只能跟随竞品,无法超越竞品。

六、需求只来自于用户洞察

需求不来自用户调研,也不来自讨论推理,更不来自竞品。需求只来自于用户洞察,来自产品人对用户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分析需求的核心在于找到动机,动机是需求的源泉。用户会选择认可和接受上线的需求,是因为他们在场景下遇到了问题,而问题就来源于用户动机。

所以找到用户动机很重要,这是确定用户认可需求的密钥。而动机则来自于用户理解。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反复强调,要日复一日,持续地去了解用户、理解用户、研究用户。

因为只有理解用户,才能挖掘到真需求,才能看到产品的机会,才能获得超越竞品和产品本身的创新。

七、评估需求优先级

首先,是基于产品定位,围绕核心场景,影响核心操作流程的需求,优先级最高。尤其是因为缺少某个流程,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该产品的,优先级最高。

其次,产品要为口碑而做。产品的网络效应,是产品能够长久存活下去的关键。而只有产品口碑好,才能让产品具备网络效应,才能让这个产品产品具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所以不论B端C端,本着提效和服务的理念,都应该把提高口碑的需求放到较高优先级的位置。

第三,基于目标判断优先级,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优先级高于长期目标,但长期目标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目标。

例如,今年的目标是商业化增长,这个季度的目标完成合规化改革,所以仅仅是优先级来看,合规化改革优先级高于商业化增长。但今年的需求价值,是围绕商业化展开的。

因此在优先级可以区分出来,然后每个版本按比例释放不同优先级的需求,优先级越高,版本可以安排的对应维度下的需求越多。

但其实需求评估和版本规划,都是比较主观的,也是要灵活调整的,评估优先级的依据仅作为参考。

作者:豆奶
要做个努力生活的产品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