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需求策划的几种方法
我之前在集团组织里做效率工具产品,对于管理视角出发的工具如何从发现需求到规划落地,总结了系列文章,现在想跟大家聊聊几个策划需求的办法,碰撞思考。
概要:
1)敏捷迭代
2)产品规划4方法
- 排序聚合分类
- 回归和因果关系,事件发生逻辑
- 金字塔原理,结论论点论据
- 严谨的【五步法】
3)两个确保
- 找到定位,保证对齐
- 用户验证,保证闭环
日程系列一里( 日程系列(一)如何用两套工具找准需求 ),指南针主要解决了where的问题,把范围框定在一群用户的主要痛点里。地图主要解决了what的问题,今天讲“怎么做”how的问题。
当手上已经握住了用户的反馈,根据用户未来旅程和把握住的“核心场景”,转换出来的需求,怎么样将需求进行系统的规划呢?怎么将他们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可以交付给到用户的东西。
产品诞生前期在实际工作中其实占大头的就是贴近用户和产品规划。先来介绍一个敏捷概念。
01 敏捷迭代
按照敏捷的开发方式,要足够快,小步快跑做迭代,才可以快速满足用户的需求(我在这一点上做的还不够好)。
所以一般是1-2周做一次迭代,好几个迭代一起做一次对用户有感知的版本发布。
(图侵删)
1. Story: 故事
指的是一个完整的用户故事(功能点),如果是按照事件流程就可以是一个用户参与日程的全环节,例如日程中,我要做一个“群组日历”。让超过两个人以上的团队可以共享一个工作时间面板。那故事的细节至少会包含:
1)前期
至少管理员角色和成员角色参与进来,管理者作为发起方,成员角色可以参与日程发生。
管理员可以增删改查成员,可以管理、创建、删除、修改该群组面板下的日程。
成员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让群组日历显示在自己的面板里。
2)日程事件发生时
成员需要知道面板下的日程,什么时候和谁会在哪里发生什么主题的会议。
日程发生前,告知即将有什么会议发生,做提前提醒。
日程发生时,可以及时提醒到他们。在正确的地方出现和正确的人开会讨论具体的事情。
3)日程发生后
成员看到这个事件已经发生过,并记录一些历史附件,甚至可以形成待办事项。
故事完整,可以让一个用户在这里“完成”“一件事”。
2. Feature:有价值的特性
如果要让用户有感知,我们起码会解决一些问题,实现一些用户提过很想要的点。拿日程举例子:
- 我们给用户上了“集团工作日历”让各个BGBU可以用来发布需要共同关注的大事件
- 我们还将之前的周期重复日程,不能设置截止时间的点做了完善
- 解决了只能同步自己的日程,不能同步别人共享给我的日程到手机的问题
- 解决了若干个控件操作问题
- 重新梳理会议室的组织结构,预定的时候选择组织更清晰
这里面包含了新的需求功能点、包含了缺陷修复、交互问题的整改、信息结构的优化。合成一个2.3.6版本。
如果是story,我更推荐你用1、2的规划方法:排序分类、因果逻辑;如果是大版本Epic或者一整个立项,我就更推荐你用3、4的方法:金字塔、五步法。
02 产品规划4方法
1. 排序聚合分类
思维导图是个排序分类的好工具。
还是拿集团工作日历举例子,它首先跟用户、用户的时间看板、日程本身、扩展内容有关。所以可以把它分为这几类。
每一个分类都可以往下延伸:
- 用户:包含管理员和成员
- 用户的时间看板:包含自己的日历、别人共享给他的日历、群组的日历
- 日程本身:包含增删改查必要的字段,什么时候在哪里跟谁开什么会
- 扩展内容:能不能是一个周期重复会议,开会的时候需要的附件,同时开线上会议的链接,什么时候提醒到参与人,要不要同步到手机系统日历
2. 因果关系,事件逻辑
有人在特定的日历中,建立了一个事件,里面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群人在特定的地方可以随时看到(应用里、手机上),并且app在特定的时间能提前告诉(提醒)即将到来的事件在什么时候发生,以便让这群人提前知会,及时参会;如果过程中会议有任何修改取消,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知情。
因果和事件逻辑一般可以用鱼骨图来描述。
在工作日历中,一连串的事情环环相扣,相继发生,上下协同,左右对齐,时间安排合理有序。从最简单的主流程里,我们还可以分化出来基于具体场景的因果分支。
从管理者角色看:
- 分支一:因为集团高层需要让员工知道公司的大节点,但是不方便透露太多细节,所以通过集团工作日历,让大家知情。
- 分支二:因为集团高层没有太多精力安排自己的事项,所以通过共享给秘书完成日程安排。
当然不断完善的过程,也需要把异常情况、极端情况考虑进去,不断补充细节和现实中的各种情况分支。
3. 金字塔原理
结构化分析问题,可以用金字塔结构(写ppt的时候最常用)。可以选择自上而下,也可以选择自下而上。
- 确定主题
- 设想疑问
- 给出答案
- 检查背景和冲突是否引发读者提出疑问
- 证实答案
- 填写关键句要点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价值矩阵”的概念。它有两条轴构成:议题度和解答质。“议题度”是指“在目前的情况下,找出该问题答案的必要性有多高”;“解答质”是指“对于该议题度,目前可以提供明确答案的程度”。
金字塔原理里面,找到真正应该去解决的问题很重要。
1)界定问题
为什么要做集团工作日历,是办公用户非常想要知道集团正在发生什么大事吗?还是为了满足管理者上传下达的需要?显然是后者。
2)存在问题的领域
之前的集团或者区域的大会小会,都是通过一封邮件,传递给所有人。
- 信息的内容:在过去用邮件的方式给全集团的人同步信息,信息结构是很简单的,标题、正文,没了。作为一个内容,它很完整,但是作为一个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就不够了。
- 信息的传达方式:如果作为邮件,一种非即时的信息是不关心你是不是第一时间知情的,你在一段时间内看都可以,邮件躺在列表里只会按照收发的时间线排列,跟你的个人时间无关,这就没有把人作为中心。应该让“事件”在你的时间线里“有序发生”。
3)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
- 大会需要有“公文”“公告”的严肃性质。邮件常用来发红头文件、通告,有惯性。
- 用法错了,日程过去用的场景很少,大部分人只会用在会议室“实体空间”的预定,但是对于“时间安排”没有过多运用,不过这也很正常,单位时间价值越高的人,才越会细致管理自己的时间,例如集团越高职位的领导日程越多。
- 记录时间安排,也需要花时间精力,额外增加工作量。所以其实一次录入可以关联很多人,规模上来了性价比更高。重要大会、培训、例会、活动、节日都属于这种。
4)收集信息,证实
进行实际的走访,需要大量的调研求证。用户问卷调研,用户实地走访和深度访谈等等。
5)最后给出对应界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断证实
框定要解决的业务流程,不断思考从流程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优化,然后才是功能架构和实现本身。
4. 五步法
1)目的:想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事情有什么样的背景,解决的是谁的需求或者问题,如果事情没有想清楚那就不应该一上来就开始干。
例如做日程:很多员工不知道公司在经历什么,大部分的用户不主动记日程但是他们都会接收日程提醒(因为他们会开会),我们要帮助的是时间单价更高,对时间要求更严的那群人,解决的是他们在管理上的问题,组织管理和个人管理。
2)目标:想清楚做这件事情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集团工作日历就是解决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齐问题,大事通知的适时触达问题。
让员工有更多参与感,当然这也是从管理视角出发的。
3)诊断:想清楚现在做这件事情有什么痛点和不足
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现状是如何的。如果我们知道了现象,怎么去挖掘背后的原因更加重要。这个问题一开始发生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方案结果又如何。痛点是用户自己描述的痛点吗?他反应的痛点是否真实,都是需要探讨和推敲的。
例如:邮件同步重大消息,在过去是很常用的,但是过去养成的习惯,还能不能适用未来,现在看邮件的都是谁,他们习惯怎么样,邮件里都充满了什么内容,还是不是一个好的渠道。
4)方案:形成具体的方案
如果经过了上面的几步,一般方案就经得起推敲。
方案上可以大致分为:指标确定、业务流程、功能架构。方案的环节,会专门抽一篇来讲讲。
5)后遗症:方案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方案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取舍,如何做取舍呢? 我们还要关注这个次优方案下,取和舍了哪部分,对未来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未来还有没有可能补足。
如果拿工作日历来说的话,工作组有大有小,我们一开始考虑放开的组织层级,就需要有一定的取舍。
工作中五步法对我来说是一个需求分析和规划落地的思考框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才有实际作用。感兴趣的话,后面会用专门的“突发信息报送”案例详细讲。
03 两个确保
用了以上的方法, 别忘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呀。
- 一定要牢牢记住产品定位,它能让你明确什么做什么不做,框定范围,有所取舍,决策的能力对产品经理很重要。思考的时候,常想产品定位。
- 一定要时时刻刻跟用户呆在一起,只有经常跟他们聊天,把自己融入用户,做起产品来才会更加有底气的。闲暇的时候,常翻翻微信列表里的用户。
想要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在一个原有的旧流程中,加入一个新环节,慢慢地就可以养成持续的习惯,让新环节“发生”很重要。
本文作者 @俊宇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