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移动健身的app,Keep的金融玩法是什么?

Keep是什么?

Keep是一款移动健身类的App,于2015年2月上线,当年即被App Store评为年度精选应用,截止今日(2016年8月14日)依然在App Store居于健康健美类免费排行榜第1名。Keep一直聚焦于健身领域,其核心功能就是满足不同人群,尤其是针对运动小白的训练课程,并逐步增加了社区功能和社交属性。发布 3.0 版本后,正式推出跑步和电商两大功能,由最初的移动健身工具逐步向运动平台转型,从电商入手开始探索商业化。根据2016年5月网上搜索的数据显示:Keep的注册用户数量为6000万,月活跃用户1100万。

Keep能够集中的资金规模

目前Keep注册用户量为6000万,月活1100万。我们假设这1100万的用户,有10%的用户(即110万)每月都会完成1个为期30天的健身课程。这其中又有10%(即11万)的用户会愿意使用投资课程。【备注:投资课程即用户每定制1个健身课程,就需要投资1000元,课程结束后根据完成情况可以获得收益,完成情况越高收益越高。】具体的漏斗转化见图1:
产品经理
图1:Keep投资课程漏斗转化

根据这个数据,那么每月Keep可以集中的资金规模为:每月资金规模=11万*1000=1.1亿元。
产品经理
图2:2016年7月网贷平台成交量排行(图片来源网贷之家)

如图2,根据在网贷之家查看的2016年7月网贷平台成交量,每个月1.1亿的资金规模。如果换成成交量大概属于处于网贷平台的150左右位置,而目前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为2200多家,所以这个资金规模也是在行业靠前的水平,并且随着Keep注册用户量的提升,以及配合的运营推广,资金规模应该还可以在翻几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目前绝大多数用户的投资理财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类似余额宝的货币基金,或者本质上是P2P的理财类产品。从这些金融类产品的收益角度来说,有2种:
赚取收益差(投资收益覆盖用户理财收益);
收取服务费。

因此,只要能盈利,那一般就是可行的。从资金规模以及收益来说,Keep切入金融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但该如何进行定位,通过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其他理财类产品进行区分呢?

Keep的理财定位

目前,金融理财类的产品平台层出不穷,用户如果选择理财基本都是从安全性、收益率等方面去考虑。如果Keep做理财从目标人群和运营模式上都和其他平台类似的话,那基本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处于一个零和竞争的市场。而根据彼得·蒂尔在《从0到1》提到建立一个垄断企业的方法:占领小市场、扩大规模、破坏性创新的启发,Keep可以切入针对健身人群的理财市场,从而与现有的理财类产品区分开,做专属于健身人群的健身理财定制。健身是通过运动等来获得身体健康(减肥、塑性等)的投资回报,而投资是通过理财等来获得资产增值的投资回报,所以我把这款产品称之为——健身理财计划。

健身理财计划详情

保险理财,是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可以使资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它的特点就是集保险保障及投资功能于一身。参考保险理财,我给出的一个健身理财的定义,通过制定健身计划课程附加投资一定资金,用于对个人完成健身目标的保证,防止对健身课程的中断和放弃,保证课程的完成并获得资金的增值。
产品名称:Keep30天减脂理财计划
产品介绍:当您在定制了健身训练计划课程时,可选择是否购买该计划课程的理财计划。该理财收益与您的课程完成情况相关,若您100%完成课程,则可以获得最高约7%的年化收益。若课程完成率在50%以下,则需要收取金额5%的服务费用。
理财期限:30天
收益规则:购买当日开始计算收益
回款方式:完成健身课程后自动承兑,暂不支持提前赎回

健身理财计划的参与者

从最小化的参与者角度分析,该理财计划会涉及到三个主体:用户、平台、理财资产端。
产品经理
图3:Keep主体参与方

用户通过在Keep上定制健身投资计划,Keep将闲散资金从用户手中聚拢后,由合作的第三方理财公司进行管理;第三方理财公司扣除掉各类费用后,支付收益给平台;平台将收益进行再分配给用户。

需求可行性分析

任何一个需求或者功能的实现,都是在某一个用户场景之下,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者创造性的需求产生。而这个金融切入的角度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什么用户要定制这个计划?如何保证用户真的会去购买这个理财计划?用户在健身产品玩理财的可能性有多大?

从产品本身属性来说,用户很难在一个健身App投入太多的资金去理财,而我设想的1000元,本身是相对较高的一个数值。很可能,绝大多数用户的期望是100元而已。但金额过少,却又很难有太多的收益,从而难以吸引用户。因此,如果从理财收益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想法基本上算是一个伪命题。

因此,从针对健身用户的激励角度出发,这个健身理财计划要解决的是用户健身坚持的问题,而实现方式就是理财收益。用收益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来督促用户坚持健身,更好的完成健身计划才是真正的需求点。

首先,完成激励是定制计划的附加选项,用户可以自己确定是否选择。从心理上不会让用户有一种被强制的行为,降低用户的抵抗心理;其次,用户如果资金投入,那么会更加重视计划的坚持,可以起到激励用户的作用。并且激励的收益是是和完成情况呈正相关的。

现实中,很多人会在健身房办理年卡,但事实上去的次数屈指可数。然而很多用户还是会办理高昂的年卡,因为大部分用户的心理中认为“我办了如此贵的健身年卡,一定要坚持去,不然就亏大了”。因此投资课程某种角度上用户也会因为同样的心理去使用。

用户操作流程

这里仅用几个粗糙的页面介绍一下前端用户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流程用以描述思路:

1、用户在首页,选择定制课程表,则进入课程说明的详情页,如图4:

 

产品经理
图4-主页

2、若用户选择完成定制,则依然按照正常的Keep流程走。若用户选择签约激励理财计划,则进入到理财详情页面,如图5:

 
产品经理
图5-课程详情页

3、在理财详情页,主要介绍该理财计划的一些详情,包括产品特点、收益规则、回款方式等,如图6。用户点击确认签约,则进行支付购买流程。在支付购买流程,涉及到绑卡、开户等流程此处略过。
产品经理
图6-理财详情.png

4、签约成功,如图7:
产品经理
图7-签约成功

5、当用户完成该期课程,则根据完成情况,计算用户实际获得的收益。如图8:
产品经理
图8-完成课程

除了这些基本的了流程之外,还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账户体系,账户体系是一个金融产品的核心功能点和基础,最基本的就是充值、提现功能。目前,这块没有仔细研究,不做探讨。

 

作者:可飞。公众号:@可飞(ID:abckefei)。互联网产品经理,目前专注互联网金融领域,记录自己作为产品经理的点滴,用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反思提升。

关键字:产品运营, keep, 健身理财计划, 移动健身app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