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三问:利他主义的权力诉求

站在「不打扰用户」这个道德制高点上,微信团队认为需要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来承载无订阅关系的品牌对消费者的服务。在12月28日的演讲中,张小龙确认了微信小程序四大特性: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关于小程序,我有三个问题来扫兴。

一问:再造一个无法互联的私有的WWW?

在演讲中,张小龙提到了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进化。深圳机场80%的广告屏上都有一个可供订阅的微信公众号。对于服务的消费者而言,根本不应该有这个订阅关系——买票之类的服务,应该是用完即走的。这应该就是微信的小程序入口——就像10年前PC网站做的事情一样。

微信极力的减少小程序发现的权重——应该需要的时候才被调用。比如在电影院的时候,直接扫码买票就好了,而不是关注——点击3x5菜单——买票。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项服务不直接就是移动端友好的、符合HTML标准的网页?而是需要使用微信打开的一个小程序?

要意识到微信小程序仍然是一个网页——一个无法被互联的网页,并且只能在微信中才能正常打开。你不能使用你喜爱的浏览器打开。服务商持有部分应用数据,但关键的交易和身份数据被微信持有。你基本上不可能从一个小程序带着数据跳到另外一个小程序来完成更为复杂的事情,微信也志不在此。在让网页成为孤岛这件事情上,微信小程序做到了极致。

二问:用完即走,最大的受益方是谁?

工具

渴了用杯子喝水,当然是喝完就放下了;饿了切点水果吃,刀子当然是用完就放一边了。这是张小龙一再强调的「不打扰用户」、「用完即走」的本质。小程序要成为杯子,刀子,让用户用起来没有负担。

而微信? 不,你当然离不开它。它要成为你的手 。所以当微信在说「用完即走」的时候,说的根本不是放下手机,而是放下你的小程序。

在小程序的诸多限制中,应用大小的限制是最显而易见的。微信当然希望每个应用只做一件事情。除了吸引用户更多的在微信中消耗时间之外,它并不希望用户离开微信。单功能的应用体验显然是好的。各种小程序混战谁会获利?显然是导致这些混乱的人。单点的体验越好,平台的权力就越大。

三问:社交需求真的已经被穷尽了吗?

文字,语音,视频,短视频。这是微信造就社交网络的全部。可是,这就是全部吗?以至于微信不得不做出小程序,满足商家与用户之间的需求?

在以为Facebook/Twitter统治整个社交网络的时候,冒出了图片社交网络Instagram、聊天工具 Whatsapp、阅后即焚Snapchat、职场社交LinkedIn, 网红视频Youtube、钉图Pinterest、轻博客Tumblr、泛论坛Reddit、约会应用Tinder……

上述每一个产品的名字被念到的时候,你心里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会看到在社交方面的需求,用户从未被满足。总有更好的产品来创造新的需求。创业者自己需要有足够的洞察,这无法被复制。而微信,这是众多需求中的几种——聊天和朋友圈。仅仅专注于这两个方向,就构建了如此之大的生态系统。创业者们,在追逐微信小程序红利(如果有的话)的时间,是否能够沉下心来看到这一切?

权力:微信的终极诉求

通过海量的个人用户来吸引品牌建立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来创造内容和服务个人用户。虽然微信极力隐藏自己平台野心,声称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但其营造的无法互联的现状却是事实存在的。每一个公众号为了自己的利益勤恳工作,个人用户用脚投票,顶着「不打扰用户」的道德大旗,某些公众号忍无可忍想要造反,却发现自己孤立无援。

订阅号文章只能在微信中阅读。服务号的交互只能在微信中进行。公众号之间无法互通。孤立——微信小程序将继续强化这一点。通过孤立小程序,孤立厂商,孤立数据,微信将最为难得的终端和用户数据攥在手里,营造无可替代的平台。越用,就会越倚赖。平台就会越强大。2016年第二季度,腾讯的财报显示,来自朋友圈等效果类广告收入增长84%。在流量越来越获取的今天,来自小程序的数据会不断丰富用户画像,可以想象未来广告更加精准,腾讯的营收也会继续攀升。

微信从未想过让用户离开自己。微信想让自己成为用户的另一只眼,另一只手。你从不会想要需要一只手,因为它已经是你的一部分。微信做着看似在这个时代它应该做的事情——帮助用户隔离干扰,提供高质量内容和服务,但自己正迈向权力的巅峰——代表和统治用户,以此获得与这个世界谈判的筹码。而这个独裁者,正是懒惰的用户、创业者和投资者共同造就的。

文/mechiland

关键字:业界动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