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主,你怎么看?”Reaction视频的偏爱与反思
一、什么是Reaction视频?
Reaction视频(Reaction Video),又被称作观看反应类视频,是视频创作者将自己或(自己与)同伴观看一段视频、一部电视剧或一档综艺时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在后期将观看过程与观看的原视频剪辑在同一画面中的视频短片。
事实上,“Reaction”并不是什么新生玩意儿。一直以来,体育赛事解说中风趣幽默的评价、真情实感的呐喊,就是解说员对现场赛事的一种“Reaction”。而真正意义上的Reaction视频则发迹于Youtube,其雏形是一类由父母记录孩子日常反应的短视频。
2013年,美剧《权力的游戏(第三季)》第九集中跌宕起伏的剧情引发观众热议,不少观众将自己或朋友观看该集时的反应录制下来并发布在Youtube上,Reaction视频由此兴起。
目前,Reaction视频已由电视剧领域进军音乐、综艺、文化及宣传片等诸多领域,甚至衍生出对生活Vlog的Reaction视频,可谓无所不包。同时,在网络平台以外,不少观察类综艺节目衍生出的“观察室”也与Reaction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我家那闺女》综艺节目中,李维嘉、大张伟及欣然三位“情感观察员”陪同节目嘉宾亲友团观看明星嘉宾的生活视频。“观察室”中的交流互动不仅发挥了“讲解员”的作用,还会按下节目暂停键,利用观察嘉宾的观点引入社会热敏议题,拔高节目价值。
(图片来源腾讯网页截图)
B站作为国内较早开始传播Reaction视频的平台,其视频数量十分丰富。根据原视频内容的性质,可以将Reaction视频分为以下几类:
不要XX类Reaction视频:这一类Reaction视频包括“不要嗑挑战”“不要笑挑战”“不要心动挑战”,等等。视频创作者与观众“打赌”或者“约定”,“不要”对视频内容做出某些反应。部分视频会在“挑战”失败后进行惩罚,为原视频本身增添更多看点。
“不要笑挑战”Reaction视频(图片来源B站截图)
音乐类Reaction视频:这一类Reaction视频主要针对音乐、音乐MV、音乐现场等进行“Reaction”。其主体包括以夸奖赞美歌手为主的粉丝群体、从专业角度对歌曲等进行评析的专业人士,近年来还出现了专门对中国流行歌曲进行“Reaction”的外国网友。
影视类Reaction视频:这一类Reaction视频主要针对影视剧进行“Reaction”。该类视频以分析剧情和吐槽为主,其主体除影视剧粉丝和外国网友外,还有以“直男”自称的男生群体,如对《周生如故》进行“Reaction”的“五彩哥哥”。因为“直男”并不熟悉电视剧的套路,所以他们在Reaction视频中对剧情进行分析或猜测时便会出现十分搞笑和滑稽的场面。原本互不交融的圈层,闯入独树一帜的“直男Reaction”,使得“Reaction”超越电视剧本身,受到更多青睐。
《周生如故》大结局Reaction视频(图片来源B站截图)
综艺类Reaction视频:这一类Reaction视频主要针对真人秀、观察类等类型的综艺节目进行“Reaction”。其主体除粉丝群体外,还有从专业角度对节目内容进行解读的专业人士,如从医学知识的角度对《心动的offer3》进行解读的up主“大物是也”,以及从舞台效果的角度对《创造营》进行解读的up主“电视这个圈儿”。
《心动的offer3》的Reaction视频(图片来源B站截图)
宣传片类Reaction视频:这一类Reaction视频主要针对国家宣传片进行“Reaction”,且其主体主要为外国网友。如“MOCA初体验”发布的外国网友观看《盛世中华》短片的Reaction视频,截止2022年1月7日,其累计播放量已达146.9万。
中国宣传片的Reaction视频(图片来源B站截图)
二、我们为什么偏爱Reaction视频?
1. 价值层面——专业性知识的获得
Reaction视频以创作者为意见领袖,传播特有的信息。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通常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那么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1]在Reaction视频的创作主体中,就存在着这样的“单一型”意见领袖。他们凭借自己的职业特长、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在“Reaction”中输出较为专业的观点和评论。
相比传统的科普类视频,这类Reaction视频能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获得专业性知识。如B站UP主“大物是也”邀请了四位医生朋友(其中三位是北大医学博士)共同观看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3》并对其做出“Reaction”。该系列Reaction视频中,加入了专业医学知识和职场经验的补充分享——“这种Reaction对我这种刚接触了临床一段时间的小白太友好了,既能吐槽到一些自己观察到的想吐槽的,还能收获一些临床思维的知识,(使我)转下一个科室前的准备能更有效率一点。”
2. 创作层面——原视频意义的再解读
亨利•詹金斯认为,活跃于现代各大媒体中的粉丝群体是文本的“盗猎者”,他们不仅以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并可以通过掠夺文本来进行再次创作,从而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文本新的意义。[2]Reaction视频便可看作是文本盗猎的一种形式。
在粉丝狂欢下的Reaction视频中,视频创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猜测、想象及期望,对CP的互动行为进行解读,从而赋予了CP行为以新的含义,甚至对CP双方的关系进行了重构。如在有关时代少年团CP的Reaction视频中,视频创作者直呼:“他帮他擤鼻涕欸!好像婚后!”
视频创作者在文本盗猎过程中以自己的理解对原视频内容进行自由诠释,有时还会关注到观众并未注意的细节,这便使观看的粉丝产生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嗑”的快感。“原来还可以这样嗑”便体现了Reaction视频对原文本的重新解读以及在新意义建构基础上的再次创作。
3. 情感层面——社会认同与准社会关系
观看Reaction视频是观众寻求社会认同的外在体现。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偏见。[3]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内群体和相关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4]
基于此,对于已看过原视频的观众来说,他们之所以还会点开Reaction视频,是因为在其点开这些视频之前会持有一种对视频创作者态度和观点的期待。通过比较视频创作者的“Reaction”和自己的“Reaction”是否一致,观众可以由此寻找社会圈层及社会认同。倘若视频创作者与自己对原视频所持态度与观点一致,观众便会认为自己与视频创作者属于同一圈层并由此产生社会认同。
不仅如此,视频上的弹幕区也成为了一个“互动区”。倘若弹幕中有其他观众也认同视频创作者的观点,观众会通过“刷屏”“扣1”等方式强化对这一圈层的社会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较为强烈的归属感。
另外,观看Reaction视频还能使观众产生虚拟的陪伴感,从而在视频创作者与观众间建立起准社会关系,即受众对媒介人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5]
由于Reaction视频可以在时空的维度上为观众营造出自己与视频创作者“共同观看”的体验感,因此观众便会产生一种被朋友陪伴的感觉。由此,观众便会对视频创作者的虚拟陪伴产生一种单向度的情感依恋,从而建立起二者间的准社会关系。如在有关电视剧《周生如故》的Reaction视频中,有用户在弹幕中安慰视频中做出“Reaction”的人:“别哭了妹妹,我们还有第二部《一生一世》。”
《周生如故》Reaction视频(图片来源B站截图)
4. 欲求层面——审视心理的满足
尽管部分Reaction视频可以为观众提供有趣的专业性知识,但专业性知识有时也使Reaction视频成为了一种凝视的渠道或途径。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一书中提到,病人在进入精神病医院后无法与医生沟通,而医生则以专业的医学知识来观察、治疗病人。福柯认为,这种以治疗为名义的单向度的凝视中蕴含着医生的权力——医生通过凝视来获取对疾病的认知,而病人则被暴露于知识支配的凝视中。[6]
在医学女博士up主“nagi真的很文静”发布的《令人心动的offer3》的Reaction视频中,当节目中的实习医生产生错误的行为后,up主用教导式的语气评价了实习医生的行为:“就是说王蕊女士,你来参加节目之前要不要先看一下(用药指南),因为普外科急诊的话,有那么几个病,就是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这个就像眼科看结膜炎一样,你就是要知道、至少要知道,这个抗生素需要吃几天!”并用放大表情与添加特效等方式来表达对实习医生的吐槽。
而这种带有吐槽性质的评价,事实上是在用其专业知识来凝视节目中的人物。但参加节目的嘉宾却没有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的权利。屏幕前的观众通过视频创作者的“Reaction”,也对节目人物进行了带有审视与批判性质的凝视,如在上述提到的视频的弹幕中,有网友表示:“救命,我要是病人我跑了!”“她真的就好好努力吧!”“怎么就聊起来了呢?感觉都不像问诊了……”因此,Reaction视频也成为了观众凝视媒介人物的一种渠道或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媒介人物居高临下的审视心理。
《心动的offer3》Reaction视频(图片来源B站截图)
三、Reaction视频背后的思想暗流
首先,一味地在Reaction视频中寻找认同感可能会加强证实性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证实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指个体在判断自己的信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寻找与已有信念一致的信息和解释, 忽视可能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和解释的一种倾向。[7]如果视频创作者与自己的态度、观点一致,观众会点击视频并更有耐心看完整个视频。但倘若视频创作者持有的观点或态度与自己的相左,那么观众可能会避免点击视频或减少视频观看时间。因此,视频创作者为追逐更高的视频点击量,更倾向于迎合受众思维。久而久之,或将导致“Reaction”观点的单一化和内容的同质化。
其次,Reaction视频中UP主表现出的“意见”占据天然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其它声音,形成“沉默的螺旋”。根据视频推送机制,往往点击视频的是UP主原有的粉丝,以及视频包含的是目前的流行话题。因而数量庞大的弹幕和评论中容易形成相同的意见。而不同的意见微乎其微,甚至有用户可能会因发表不同意见而遭到他人的言语攻击。因此,为避免自己在网络环境中陷于孤立状态,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会更倾向于保持沉默。
最后,Reaction视频视频是网络群体的一种集体狂欢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在群体讨论之前,群体对于某个议题有一个初始的态度倾向,而在群体讨论之后,群体的决策可能会朝这个初始方向偏移得更远”。[8]Reaction视频的创作者与观众在弹幕和评论区的准社会交往实际上发挥了群体讨论的作用。在这种讨论以后,观众对原视频的态度会更加坚定,并可能会向绝对化的方向发展。如在嗑CP的Reaction视频中,经UP主与观众一起“真情实感”地观看原视频后,观众会更加坚信他们所喜欢的CP之间的感情,有用户评价这类视频是“越看越出不了坑系列”。
目前,国内的Reaction视频尚处于发展阶段,其原视频版权、“Reaction”中观点的专业性以及“Reaction”的真实性一直以来都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同时,Reaction视频内容的商业模式也尚未成熟,目前多数视频创作者仅能从广告合作及平台流量分成两种渠道获得收益。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化的今天,我们还需擦亮眼睛,警惕过度渲染及夸张表现的Reaction视频,以此避免其带来不良的Reaction。
参考文献: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郑熙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Brown R.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J].Eurpe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2000,30:745-778.
-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03):475-480.
- 阴军莉,陈东霞.受众与媒介人物准社会关系的研究进展——我国受众心理研究新视阈[J].新闻界,2011(08):26-28+47.
-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
- 吴修良,徐富明,王伟,马向阳,匡海敏.判断与决策中的证实性偏差[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07):1080-1088.
- 蒋忠波.“群体极化”之考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3):7-27+127.
作者:张媛媛;公众号:羊村传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MzGxVo_QPrEzrS_brX1kw
本文作者@ 羊村传播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