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对微信意味着什么?

小程序,一个app中没有入口,却想要入口无处不在的功能。

小程序,对微信意味着什么?

小程序,一个app中没有入口,却想要入口无处不在的功能,对微信意味着什么?

在此,聊聊个人在三个层面对小程序的理解与臆测。

在功能层面,小程序,对微信意味着:工具属性的大大增强。

在“小程序”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特意用一大段话来阐明,微信是个工具,微信一直是个工具,微信的产品思路也一直是做个高效率的工具。张小龙,还解释说,做个工具,不是一个低级的思维。

微信,不是一个生活方式吗?为什么张小龙要强调,微信是个工具?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听听乔布斯是怎么回答:计算机是什么?

“大脑的自行车,人类如果没有自行车就会成为相对低效的生物。换句话说,我们(苹果)是工具制造商,所以我们制造的自行车(电脑)将可以让我们变得像秃鹰一样高效。”这是乔布斯的回答。

为什么乔布斯不是回答:计算机,是智能电脑,智能手机,智能互联网信息终端?

同样的,微信的产品思维一直是工具思维,可能这是张小龙一直开发邮箱所沉淀下来的产品思维吧,就像苹果公司现首席设计官——乔纳森·伊夫,将设计生涯前期,白色卫浴产品的设计积淀,融入到苹果产品里,你能在苹果产品里,看到白色卫浴产品般的简洁,细腻。

微信最早版本其实就是极简版的手机邮箱,包括之后的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功能,本质上是陌生人之间通过随机通信的方式,达到促进群体交流的功能。朋友圈,就类似邮箱中的阅读订阅,只不过朋友圈订阅的是朋友的动态;再到之后的公众平台(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本质上都是类似邮件订阅与推送的功能。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比PC时代的覆盖面更广,覆盖人群更多,覆盖时间更长。

那么,为什么小程序能大大增强微信的工具属性呢?

因为小程序和之前的这些类邮件功能是不一样的,小程序的能力是,提供场景化的即时服务,也就是说小程序更像是一种服务的总提供商,通俗点讲,就是微信希望小程序像哆啦A梦胸前的口袋,你随时随地想要什么服务,你向微信拿就是了。你想点菜,叫微信;你想买票,叫微信;你想骑车,叫微信(这下明白为什么这篇文章的配图是哆啦A梦了吧)

小程序平台就像螺丝刀的手炳,在微信制定的规则与标准下,开发的千千万万个小程序,就像螺丝刀的千千万万种规格螺丝头,适用于千千万万种场景之下。这个工具,强大吧?

在商业层面,小程序,对微信意味着:商业化边界的大大延伸。

目前微信商业化的模块主要有:朋友圈,微信钱包,二级入口(购物,游戏),订阅号,服务号等,其中能真正触达到商业服务环节的有微信钱包,二级入口(购物,游戏),服务号,但是触达率太低,也就是说服务的使用率低,例如:真正进入微信购物入口购买商品的人数,与真正通过服务号获取商业服务的人数并不多。服务号对于商业对象来说更多的并不是服务,而更多的依然还是信息传播。

但小程序不同,因为小程序“触手可得”,是微信专门为场景化的即时服务设计的,微信想要的是让商业服务更直接,更简洁,而不是走宣传,吸粉,转化,变现的流程,从而让服务提供方专注于服务的能力,而用在宣传,推广等方面分心。

微信通过小程序,让微信更进一步的连接商业服务方,让商业服务方更进一步的连接服务对象。小程序,也会变成商业服务方提供服务的一个重要入口,包括智能硬件的服务支持,都可以用小程序连接,而无需为某个小功能特意开发APP,无需适配不同的系统与机型,用户直接通过微信扫二维码即可即时获取需要的服务。

通过小程序,吸纳千千万万的公司的服务业务,来转化为微信商业生态土壤里的千千万万亩良田,微信作为一个农场主,用心耕耘,即可坐等收割了。

在战略层面,小程序,对微信意味着:“连接力”的大大提升。

“连接”,一直是微信的产品战略。小马哥提出的“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就是“连接”。

但是,“连接”一直都在,就像短信,连接的是人与人的即时通讯;要想颠覆“旧连接”,必须要有“新连接”,而且“连接力”必须足够强大。

微信一直在做“新连接”,用“新连接”来颠覆“旧连接”,如:以免费,支持发图,发表情,发语音,视频聊天的短消息的“新连接”,颠覆原来低效率的短信的“旧连接”; 以简洁的“摇一摇”“扫二维码”的“新连接”,颠覆原来低效率的账号搜索,匹配,验证,识别等“旧连接”;以“去中心化”的推送形式的公众平台的“新连接”,颠覆原本中心化问题严重的各媒体平台的“旧连接”。

为什么说“小程序”让“连接力”大大提升呢?

因为以“触手可得”的场景化即时服务的小程序的“新连接”,足以颠覆以app为服务主入口的服务方的“旧连接”。当覆盖面足够大,覆盖人数足够多,覆盖深度足够深,“连接力”足够强后,小程序平台会变得像操作系统一样,普遍出现各种终端,各种场景里,变得真正“无处不在”。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所以是战略。小程序是微信下的一大步棋。

最后,要说的是关于“小程序”的取名。

微信小程序?小程序?程序?对于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99%的人来说,应该是一脸懵逼的吧。

显然“小程序”这个名字取得太“直”了,既未能体现科技与人文的交汇(此处需要赞赏脸),也未能与之前的“xx号”命名方式保持一致,给人的感觉是,在一群天鹅里,有只天鹅被叫为“丑小鸭”。

最早,微信想命名为“应用号”,结果被苹果叔叔拒绝了,小马哥只能自我安慰:“苹果不让叫应用号,也许反而是好事”;得知消息后,龙哥面对着广州的夜色,吞吐了一宿的烟,最后扔了最后一根烟头,对着天际线边即将升起的太阳说:“程序猿的一小步,程序的一大步。就叫‘小程序’吧......”

其实,在我看来最合适的名字不是“应用号”或“小应用”,而是“服务号”,可惜啊可惜,这个名已经给了家里一个不争气的小儿子了。

你觉得小程序对微信意味着什么呢?

文/ @产品志异

关键字:业界动态, 产品经理,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