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内容付费是 2017 年的风口,我想说说它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开始半个多月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过山车到了高点,刚刚经过了一段刺激,下一段颠簸还没到来。

2017年在罗胖的跨年演讲中到来,他在演讲中一直说内容付费的时代要来了,他和他的罗辑思维也一直在做内容付费。

其实内容付费在2016年已经有了苗头,从传闻但没一直落地的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到知乎LIVE的诞生、成熟,再到得到APP付费专栏试水内容付费,包括游戏直播、网络社交直播,可以说一部分人已经走上了内容付费这条路。

到了2017年,内容付费的竞争更是激烈,得到APP推出“每天听本书”,知乎LIVE在读书达人罗文益的带领下退出了新年读书计划,每个星期一场LIVE,帮你走进一个专业领域,喜马拉雅也开始发力,从大佬云集的“大咖读书会”,到和奇葩说合作推出的《好好说话》,内容服务商们想尽办法留住用户,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花更多的时间。

是否真的像商人们嘴上说的那样,内容付费成为风口?内容付费在普通人用户的生活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内容形式还在探索

到目前为止,做的比较大的内容付费平台主要有得到APP,知乎LIVE,喜马拉雅,值乎,分答。

他们都在探索和用户的互动模式。

得到APP 应该是最专业的内容付费平台了,毕竟他们的定位就是希望成为中国最好的知识内容服务商。

他们的付费内容有两个亮点。

一是解读版。 帮用户节省时间是得到APP的口号之一,他们通过专业的内容团队,把大部头的书籍中的干货提炼出来,往往可以把10万字的书籍简化成8000字,相当于一篇微信长文。节省时间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内容音频,通过转述师的朗读,将内容变成音频,让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双手受限但大脑闲置的时间。

二是专栏订阅。 到目前为止,得到APP上架了十多个付费订阅专栏,每周为你推送固定数量的内容,全年一次性付费199元。上线的专栏作家,有写杂文的,有提供商业讯息的,有带你听古典音乐的,涉猎很广。这种模式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收费版的微信公众号,区别恰恰就在于付费。虽然平均下来相当于每天只需要几毛钱,但就是这几毛钱的沉没成本,让你不会将这个APP卸载,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用户粘性。

再来说说 知乎LIVE 。

记得我去创行面试的时候,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知乎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当时我就想说,知乎的盈利模式连创始人周源都没弄明白呢你觉得我能知道吗?那时知乎LIVE还没上线。

现在如果有人再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说知乎LIVE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知乎LIVE采用在线分享的模式,把专业领域的大V和每一个用户连接起来,让每个用户都能看到,不同领域的从业者在想些什么。

相比得到APP主打的节省时间概念,知乎LIVE的关键词应该是专业、分享、互动。尤其是最近知乎LIVE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系列课程,连续每周一次的LIVE进行一个主题的分享,把专业这个词做的越来越到位。

然后就是 喜马拉雅 。

喜马拉雅是一个“耳朵APP”,就像爷爷奶奶晨练的时候拿的收音机一样,占据的也是用户双手受限大脑空闲的时间。

与得到APP不同的是,这上面的内容更加广泛,从网络小说到晚安文章,从精简读书到大咖分享。最近他们主打“大咖读书会”,每年更新一本解读版图书的音频。

最后就是 分答和值乎 。这两款产品做的都是问答服务,用户向大V提问,大V收费的同时,非提问用户还可以画1块钱“偷听”别人的提问。不同点在于,值乎更认真,大V一般是专业精英,而分答更娱乐化,大V一般是生活中已经有些名气的人,包括一些娱乐明星。

可以看出,多家公司都在尝试不同形式的内容付费。他们占据着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时间,一天天地培养用户习惯。

内容付费的缺口确实是存在的,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一群人,他们有充实自己的需求,他们不希望零碎时间被浪费,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新鲜事物。但不是所有模式都能长久存在, 有些模式会真的被用户接受,形成习惯,而有些模式则只是一时的噱头,正在被逐渐忘记。

从内容质量角度来看,内容付费还处于野蛮增长期

说完了模式,再来看看内容质量 ,还是以上面这几家公司举例。

内容质量最好的还是得到APP。 他们从选材这一环节保证了内容的可靠性,上线的书籍多是在豆瓣上评分在7分以上的书籍,原始内容本来就质量上乘,保证了内容质量不会太差。

但其他平台上的内容就有一点“野蛮生长”的意思了。

说说我参加过的一个知乎LIVE。

题目是“电力行业如何度过自己的职业摸索期”,但刚开始分享,他就说“今天分享的主题中‘电力行业’这四个字是知乎团队让我加上去的,我的本意是针对所有工科领域。”且不说有多少人是冲着“电力行业”这四个字进来的,能囊括整个工科行业的LIVE,除了成功学我还真不知道该讲什么了。

不出所料,整个知乎LIVE除了提出了“职业摸索期”这个概念,基本上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成功学,然后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提问,大多数LIVE参加者都是电力专业的学生,希望了解一些电力行情。

还有喜马拉雅主打的“大咖读书会”,我们两期节目的用户评论就能看出节目质量如何。

▲| 大咖读书会解读《魔鬼经济学》被用户狂喷

▲| 《文明的冲突》解读反响却非常好

这两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内容付费还处于野蛮生长期。 好的内容来源于专业的内容团队和有威望的分享人,这两点又无不依赖于平台的资源、能力、资本厚度。我也见到过一些较小的组织在尝试内容付费,但从他们劣质的海报、毫无名气的分享人、对待用户的态度就能推断,大部分平台连昙花一现的机会都没有。

2017年,内容付费开始受到很多大公司、大平台的关注,他们一定会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迅速整合内容付费行业,最终靠不同形式融入用户不同的生活场景,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只在大平台选择内容,不但可以保证内容质量,而且可以加速行业规范,淘汰掉跟风进入内容付费的不合格产品。

内容付费最大的陷阱

上面分析了一下内容付费领域的现状,从大公司的产品形式,到良莠不齐的内容质量。

其实,不论是大V分享还是解读版书籍,内容付费对于用户的个人发展都存在一个大坑,这个陷阱如果绕不过去,那么就算你挑选了合适的内容付费产品,最后也是得不偿失。

知乎上有个问题,题目叫“如果一个人从8岁开始刷知乎,刷到20岁,知识储备能达到什么水平?”高赞的是个抖机灵的答案——“就像不会开车的北京出租车司机。”

说的就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包括以认真问答著称的知乎及旗下的知乎LIVE,都在分享 “轻知识” 。

所谓“轻知识”,是指那些结论化的、大众化的、谈资性质的、顺应人性的知识。与之相对的是在学校、教科书、培训机构中学到的知识,是原理性的、专业化的、应用型的、反人性的知识。

说到底,内容付费产品本质上是一种“严肃娱乐”产品,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人群,他们有自我提升的需求,或者说他们要让自己觉得,让周围的人觉得,自己很上进,自己非常喜欢提升,所以内容付费产品才应运而生。

在这些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感一定对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事业有帮助吗?在我看来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刷一年内容产品的收获都不一定有在自习室学习三天的收获多。

那内容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个行业就是一片天地。如果我们要进入一本书的世界,就必须拿出几天的时间,聚精会神地阅读,才能走进这个世界。行业就更是了,隔行如隔山,想要知道其他行业的人在做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思维在思考,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就是内容付费产品存在的必要。虽然不能让我们完全掌握一项技能,不能让我们凭借这样的学习找到饭碗,却是一个利用零散时间,窥探其他世界的途径。

如果你只想了解一个领域、一种思维,而不是深入研究、靠它吃饭,使用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可能效率更高。毕竟它为我们省去了很多繁文缛节的门槛。

作者 弘毅士

关键字:业界动态, 创业, 付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