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的联盟遮不住瓜子的问题

老姚和老杨第一次坐在一起时说他们要在一起了,谁也没想到这对冤家明枪暗箭斗了近十年,居然说合就合了。

老姚和老杨第二次坐在一起时说他们要分手了,老杨磕着瓜子和老姚说,房子、工作我都不要了,但车子你得给我。老姚想一台破车而已,给你就给你吧。

上周老姚和老杨第三次坐在了一起,还以为他们又搞在一起了,大家巴望着再看一场大戏。结果双方抛了个媚眼,没有啥实质动静。

实话说,58和瓜子的这次合作初步看来全程缺乏撸点。虽然看起来围绕二手车说了流量、车源、大数据、金融等诸多议题,但实际给出的方案看起来要么乏善可陈,要么像是镜花水月。整体传达的信息非常空洞,看起来宣传意义明显大于实质意义。

这次合作中最核心的部分应该说是打通数据,其他流量、车源、金融等问题,都是基于数据互通往前推进的假设,但这一点我认为在短期来看作用非常有限,因为58同城手中的数据也算不上是一手好牌。

数据分析里说数据“脏”主要是指他的可用性很低。分类信息是将低频需求集合形成的中频产品,所以产品倾向易用和通用性,换句话说分类信息的结构化程度是非常低的。再者,58同城的信息虽然量很大,但垃圾信息占了不小的比例。

这样的信息到底有多少可以用在金融里?感觉不好捉摸。我觉得瓜子还不如挂着自己那块融资租赁的牌照找BAT甚至美团聊聊更好,要想在58的信息垃圾堆里找出些干货,得Alpha Go进化出语义理解才行。这时候去讲个大数据的故事,那可不是镜花水月吗?

相比大数据,流量听起来倒是更实在的好处。数据库打通之后在瓜子二手车上上线的车辆就也能同时在58同城的二手车频道上线。不过,因为58赶集一直以来都是瓜子二手车的重要流量来源,只不过以前瓜子二手车都是派人将这些车辆信息加工成分类信息的格式后在58赶集上发布。现在无非是换个形式优化导量效果,这到底有多大的效用还很难说。而且从与姚劲波的问答来看,这种合作未必也未必会是瓜子独有的。

简单来说,如果是以数据和流量为主,和58的合作对瓜子业务的实际影响可能也不大。

要说这场发布会的作用,我觉得倒是帮瓜子解了个围。

瓜子从去年就一直被质疑数据掺水,最近被盯的尤其厉害,还有据说是投行人士披露了尽调数据。大致结论是瓜子二手车虽然对外宣称是C2C模式,其实通过平台代办过户的占比(用户一般都不自己办理)推算出真正的C2C成交量只有40%,大概从去年6月就已经开始引入了B端车商做成混合模式。

这份数据给出的证据不能说是非常可靠的铁证,算法也不能说是毫无破绽。但瓜子二手车2016年上半年确实是成交量增长缓慢,却在7月的成交量就激增,且势头一直保持至今,期间广告投放等也没有显著变化(况且广告也不是投了就有用的),确实是令人有所怀疑。

尤其是最近瓜子二手车对外宣布的一组数据,说北京地区14天成交额已经过亿,那就更是奇葩了。

我们姑且按照一辆二手车8万计算,瓜子二手车14天的成交量大概在1250辆,平均一天成交90量。嗯,北京一地,一天90辆。听说北京想买车要抽签吧,2017年全年中小客车普通个人指标才82800个,平均每半个月3500个左右。也就是说一半指标都让瓜子给吃了?这也太夸张了吧。

二手车的总交易量摆在那里,难道消费者突然都去买二手车了?唯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都是外迁的单子,但二手车是高价品,再加上一车一况的特殊情况,个人消费者往往十分谨慎,不仅购车周期长,对于线下实地看车的需求也十分高涨,跑到北京看车再询问外迁政策再购买的成交率恐怕将更低。只有14天的周期,这是买车又不是抢房子。所以想来想去,要么过亿是扯的,要么是车商批量买的,再有第三种可能只能等瓜子想好了说了。

大跃进式的发展究竟能给瓜子带来钱还是带来名?名确实不小,但目前肯定是不赚钱的。凭借无中间商赚差价的模式融到了一笔2.5亿美金的融资,这么点钱恐怕是不足以支撑瓜子两年的广告费的。所以瓜子开始绞尽脑汁换取更多的资本,成交数据和增长空间无疑成了最便捷的切入点。但增长就增长吧,事如果不干漂亮些可不太合适。我指的并不是说数据要吹得现实一些,而是抓好质检,不要像去年一样出调表车,不然消费者信任没了,名也就没了。

所以说,这场发布会不仅不能在业务上对瓜子二手车有长远的帮助,对于其舆论的影响也只是暂时的,毕竟大数据、随时可以盈利、IPO这些只是空口白话。拼拼凑凑的事故车喷漆喷地再漂亮,真的跑起来用不了多久也要露馅,瓜子回头找上58何尝不是一种拼装。

作者 黑焰十字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瓜子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