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微信小程序

端午放假一个小目标是了解微信小程序,搜索了小程序的教程、知乎等网站站一些有关的文章,以及张小龙介绍小程序的视频。视频看了以后收获是最大的,读别人解读张小龙讲话的文章是吃别人咀嚼过的食物,营养已经被吸收走了一大半。虽然别人的解读具有不同的视角及深度,但如果自己不去亲自品尝一下,永远不知道别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度体现在哪里,更别说他埋的坑。

张小龙的演讲是在2017年1月4号,时长一个半小时,1月9号小程序与用户正式见面。演讲速度很松散,像是跟部门开会,在讲到产品理念时透着坚定。他首先提到一个外界对微信团队的标签“克制”,张小龙认为他的头脑里没有出现过克制的念头,只是明白有哪些事情是他们做不了的。之后提到PC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为小程序这个产品概念的引入。他首先假设10年后的应用使用场景—一个智能眼镜,目之所及,功能之所用,视网膜成了一个超大的显示屏—如此场景下应用就不应该是现在通过下载安装的步骤来使用。做为产品人,他是为未来设计产品。

有了对未来的憧景,也就产生了小程序。团队的初始想法是做出能运行程序的程序—一个很酷的想法—,一个完全不同于公众号的服务的形式。最初定义为应用号,我猜想因为应用号与订阅号服务号叫法太像,让人以为是公众号的一个升级版,最终取名为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其实更易于理解和传播,首先它就是一种程序,其次它很轻,很小,像网页一样需要就打开用完就关闭。

由此引出小程序的特点:

1. 无需下载安装。

2. 体量轻,不耗费流量。

3. 无需各设备兼容,使用体验统一。

4. 去中心化,没有入口,主要使用场景为用户主动扫描二级码获得。(最近推出了附近的小程序)

谁适合做小程序?

O2O类产品,如打车、共享单车、外卖、电商等,用户频繁使用APP中的一个功能时,可以做小程序。这样做释放用户手机内存的压力,在外面使用时不用被APP的更新提示所困扰,尤其当不更新就不能使用APP时。比如摩拜单车,由于平时只用到手机扫码开锁功能,小程序完全可以hold住;我也尝试用滴滴打车小程序代替APP,打车可以代替,但完全看不到车辆行驶所在的位置,缺乏控制感;京东小程序可以下单但无法使用E卡支付。不排除随着小程序的升级以上不完善的功能会有改进。

对于忠实老用户,小程序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节省用户时间。这正印证了张小龙的理念,好的产品是让用户很好的完成任务,用完即走。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用完即走避免用户的租值耗散,整体上提升了经济效益。对于拉新,只要微信扫一扫就可以使用产品,不需要下载走流量,更容易拉走用户。就像一个从来没有骑过共享单车的人,看到面前停着一辆摩拜和一辆酷骑,决定尝试一下。用微信扫酷骑需要先下载,手机没多少流量算了。又用微信扫摩拜,一扫即进入程序。最终谁拉走了用户不言自明。

有的说法是小程序功能很鸡肋,又分走了APP的流量,因此小程序前途不明。(对于资讯类产品来说也许有这个问题?) 但其实不管是依托于微信的小程序还是原生的APP,都是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用户最终会选择省时省力的方法来达成任务。只要以完成任务为导向,小程序和APP就是好拍档。写到这里想到张小龙在视频里提到的一句话,表示对公众号服务能力的不满。为了能定期给用户推送消息各商家挤破头争做订阅号服务号,定期发送没有价值的标题党内容就是向用户卖萌“我在这里哦,快来哟亲!”。小程序不会自动招徕用户,它只是静静的等在那里,招之即来挥之即走,不留下一片云彩。

为什么是微信来做?

如果没有微信没有张小龙,还会不会有小程序?如果没有张小龙“用完即走”的产品理念,现在我们看到的小程序应该就是一个简化版的应该商店(目前已有不少小程序商店的产品出现,进行小程序的汇总与推荐),在正式推出前各方也是把微信当做小程序应用商店来解读。事实上小程序没有入口(只有使用过才会出现),没有被推荐,完全去中心化,为防止滥用,连搜索都很谨慎(只能精确匹配,差一个字都搜不到),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否则商家一定会拿朋友圈分享做文章)。

我学到了什么?

做为产品经理,我看到了张小龙对一个产品的远虑与深谋,看到他对产品理念的执着与坚持。这此都是从二手的解读中感受不到的,想还原事实真像就亲自去看去听去感受,形成自己的看法后再博采各家之说。

作者 老晶儿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