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改版思考:“故事”为什么要改成“看一看”?

三、微信读书“看一看”的前世今生

今天主要来聊一聊“看一看”模块。先来大致了解一下其迭代过程:

早期的版本里面,“想法”页面是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现关注好友的阅读动态,包括好友发布、点赞过的书摘、点评、批注、转推的文章、听书、以及纯文字的想法。

2019年6月,微信读书V4.0.0版本上线,把一级入口的“想法”改成了“故事”,有两个并列的二级入口,“故事”和“朋友”。原本“想法”中的好友阅读动态被收到“朋友”中,而默认的“二级入口“故事”则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现算法推荐的公众号文章、书籍、视频。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左图为“想法”,右图为“故事”

后来,微信读书再一次更新,底部导航还是叫“故事”,但是二级入口“故事”不见了,“朋友”改成“朋友的想法”并且入口进一步弱化了,增加的是顶部书城的搜索框,以及“继续阅读”的阅读引导,推荐用户正在阅读或者可能喜欢的书籍。下方则还是推荐的文章、书籍、视频的信息流。

2020年1月,微信读书V4.5.0版本上线,把底部导航的“故事”改为了“看一看”,其他内容似乎暂时还没有什么变化。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左图为改版的“故事”,右图为“看一看”

总结一下,从“想法”到“故事”,再到现在的“看一看”,我认为这个模块有三个主要的变化:

变化一:微信读书将朋友的阅读动态一步步弱化了。

根据自己的个人体验,我猜测这部分的数据并不是很好。

  • 好友阅读动态的内容其实并不多,即便已经把所有点赞、想法、评分评论等内容聚集在这里了。这要可能归因于本身平台用户的活跃度不够以及用户对于隐私的敏感。
  • 看的价值不大,很多时候好友的点赞、只言片语的点评和想法对于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也很难起到推荐书籍的作用。

不仅如此,它还有给用户公开阅读书目造成的心理负担的负面影响。用户可能会因为不愿意向好友公开阅读过程中的想法、笔记,而选择“私密阅读”,直接放弃公开正在阅读这本书,这对于微信读书的生态来说是更加不利的。(但微信读书依然保留这个功能,说明这不是主要的问题。)

变化二:从“故事”开始,增加了公众号、企鹅号的文章、视频推荐信息流。

这个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丰富微信读书的内容,获得更多愿意消费这种短内容的用户,并且提高用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

但是其中充斥了大量情感类、明星娱乐八卦的内容,和微信读书原有的调性严重不符,伤害了部分老用户的体验。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都是些啥???)

变化三:从4.4版本开始增加了“继续阅读”的阅读引导,同样是为了增加用户阅读时长。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而以上变化,其实都反映了微信读书正面临着用户数量增长乏力、用户活跃度低的困境。

四、微信读书的困境

来看看微信读书的数据。艾瑞指数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2月以来,微信读书的月独立设备数就呈现先降后涨的趋势,从19年2月的1057万下降到800多万,而后又涨至900万左右,但依然不及其19年初顶峰时期的数据。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今年1月份在线阅读行业APP的月独立设备规模排行,微信读书排名11。从前十名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线阅读行业呈现出头部玩家遥遥领先地位稳固、后面的玩家竞争激烈的局势。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除了月独立设备数,无论是月度独立设备增速、使用次数占比、使用时长占比,微信读书都在20名以外。

可见,除了外部短视频、直播等娱乐APP对移动阅读用户使用时长的吞噬,微信读书也面临着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上述种种改变也是为了挽救这样的颓势。

但是,这样的内容扩充和用户群体扩充,是否会对微信读书老用户原有的用户体验造成伤害呢?

目前来看,伤害最大的就是看一看信息流中的文章推荐了。而微信读书目前提供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想要看这些文章的用户可以一键“关闭看一看的文章推荐”,仅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书籍和书评。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在设置里面,长这个样子)

我认为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既然文章视频这种短内容的推荐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频率与时长,是否可以在内容分发上做得更精准,让每个用户都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呢?而不是每次我打开都推给我各种乱七八糟的明星八卦标题党。这可能也怪我自己曾经被这样的内容吸引进去看过,给了算法一个误导。

五、那为什么是改成“看一看”呢?

回归正题,微信读书把“故事”改成“看一看”意味着什么呢?

虽然这次升级只是改了名字和icon,和原来的“故事”页面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前期做好了过渡),但其明显暗示了微信读书和微信的关联进一步加强了,我有两个猜想:

1. 打通数据,优化文章推荐算法

前面提到了微信读书原本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文章内容推荐的不精准,其原因有可能是微信读书原本对于用户感兴趣的文章内容其实是不太了解的。

很多用户还没有养成在微信读书阅读公众号文章的习惯,而用户感兴趣的书籍和喜欢看的文章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如果打通微信和微信读书的数据,就能得到更完整的用户画像,更精准地为用户推荐内容。

2. 加强用户在微信读书阅读文章的引导

用户已经对微信的“看一看”有了明确的认知,这是一个专门用于阅读的地方,既可以看到好友推荐的文章,也可以看到精选的内容。

把微信读书的“故事”改成“看一看”,其实是暗示微信读书的用户,这里也是看文章的地方。从而培养用户在微信读书阅读文章的习惯,提升微信读书用户的活跃度。

此外,是否还有将更多微信的用户引导到微信读书进行阅读、以突破微信读书增长天花板的意图呢?我认为完全有可能。

目前,微信读书“看一看”的文章推荐很像微信“看一看”上线之初的样子,仅仅只是基于算法的推荐,将来是否会像现在的微信“看一看”一样,把好友在看的文章、视频进行推荐,让两个“看一看”一致性更高呢?我认为同样有这个可能性。

(上面是2020.03.09写下的猜想,2020.03.10的今天正准备投稿的我发现微信读书真的这么改了…. )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左为“看一看”页面,右为点击进入的“朋友在看”页面

微信读书的“看一看”页面现在多了“朋友在看”这一栏,对比过后里面的内容确实是我微信“看一看”有好友正在看的内容。但是在这里不像微信显示具体“在看”的好友,仅显示“n位朋友在看”,而且没有点击“在看”的按钮,只能点赞。

而系统推荐的其他文章内容则和原来一样,在下面的推荐信息流中。

六、为什么我觉得这次改变挺自然的

即便有些意外,但我依然认为把“看一看”引入微信读书还是比较自然的,因为两者的推荐逻辑是一样的——微信读书是将好友在看的书籍进行推荐,微信“看一看”是将好友“在看”的文章进行推荐,两者都是基于微信社交关系的推荐。

微信发展至今,我们的微信好友列表的人早已不局限于我们熟悉的亲朋好友了,还有不熟悉、甚至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微信里的社交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让推荐的内容更加精准和丰富。

一方面,由于关系相近或同一个圈子的人兴趣的相似度会比较高,保证了推荐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兴趣相似度较低的用户增加推荐内容的广度。

而大家都在看的,就是比较热门或者优质的内容。在这样的信息传播形式下,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大大提高了信息发现的效率,降低了用户的信息筛选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优质内容的曝光。

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这样的推荐是基于用户数据的披露,和用户隐私存在天然的矛盾

一些用户对于微信读书早期版本的自动关注使用微信读书的微信好友并可互相查看书架和阅读动态的设置感到不满,微信当初将文章末尾的“点赞”变为“好看”、“在看”的时候也同样遭到不少用户的诟病。

因此,不管是微信读书还是微信的“看一看”,最终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用户,提供了隐私设置的功能。只有用户对自己个人信息的披露有更大的掌控权,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个人形象塑造的需求,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

最后,依然期待微信读书的未来,希望微信读书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不忘向用户提供优质内容和舒适阅读体验的初心!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和我交流或者给我提意见呀!)

 

本文作者 @七月的猫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