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问题评估产品机会是否合适

超级产品经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评估产品机会的目的在于淘汰馊主意,避免浪费时间和金钱。挑选合适的产品机会,团结团队,理解产品,整合资源,可以更好的打造一款爆品。

启示录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产品启蒙书,我阅读了不止一次,每一次浏览都有一种全新的体验。接下来Link将结合个人的项目经验和书中的观点谈谈如何评估产品的机会。

1.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产品的目的是什么?可以持续性的解决哪些问题与困扰?例如滴滴和Uber解决的是用户快速打车的需求,微信解决了熟人之间实时沟通交流的需求。

产品的问题解决务必是可持续性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使用频率非常低的快餐产品,例如闪修侠提供上门修手机服务。

产品价值模型的构建,是一个最难回答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2.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

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涉及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年龄层次?我们了解该目标用户群体的特性吗,我们设想的产品与他们的需求符合吗,是否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他们的关注?

例如国内比较大的图片社交应用in的用户为一二线城市的90后为主的女性,该类用户喜欢拍照记录生活,渴望秀自己,美食、萌物、明星、搭配、旅游都是她们的兴趣所在。而in正满足了她们美化图片秀自己、记录生活、寻找同好等需求。

3.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成功的机会大小在于我们打算进军的目标市场的前景如何。目标市场的规模包括潜在的用户数量与其消费能力。本身市场太小或者横向扩张空间太窄,我们的产品再好,资本市场也不会看好,因为天花板局限性太显著。

我们可以通过行业的分析报告和目标用户的抽样调研等方式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比如选择大学生市场就应该深思熟虑,该类用户虽然规模巨大,但存在着消费能力不足、流动风险较大的问题。

我们也可以快速构建一个MVP版本,即使它并不像在我们脑海中的那样完美,但它可以让我们有一个更清晰明了的结论。

4.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

产品的成功必须是可衡量的,比如社交方面的衡量是每日活跃用户数,社区发帖量,使用时长等。电商方面是客单价,购买频率,复购率等等。

通过指标可以阶段性的总结工作的成效,及时发现产品的趋向存在的问题。唯快不破,快速迭代是如今互联网项目的必备策略。

我们必须定义完衡量产品成功的度量指标之后再启动产品。否则,如果在产品推出之后再试图解释指标,会变得不太客观,带着一些偏见或者情感因素。

对于每个成功的指标都要匹配一个合适的反向指标,以此来确定自己并不是在拆东墙补西墙。 例如衡量产品PUSH效果的正向指标是点击率,反向指标可以是关闭Push推送的用户比率,避免因为Push文案过于标题党而伤害用户。

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现在关于互联网的创业想法层次不穷,同类产品过多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反映了我们选定的目标市场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例如外卖市场,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群雄割据,俨然一片红海。

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回过头去思考前面的1、2两个问题,我们的产品是否能切中用户在现有产品无法解决的需求痛点。

如果同类竞争产品寥寥无几,我们要着重再思考下问题3,为什么没有人去涉及该市场领域呢?是否存在着我们尚未发现的问题?

比如体育场馆业为什么还不能实现普遍的在线预订?并不是其他创业者没有想到,而是目前体育场馆业的发展与如火如荼的电影院相比,服务标准化、信息普及化、场馆规模化还有远远差一大截,发展机会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的政策方面的因素。

6.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

该问题是小公司要着重思考的问题。软件领域如何BAT入侵怎么办。

硬件领域小米、乐视涉足又该怎么办。虽说大公司涉足证明了市场前景好,可以共同教育用户培养市场,但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小公司难免处于弱势。

小公司要仔细思考自身是否具备了与项目相关的渠道资源相关的能力,是否已具备了一定的资源积累,如先进的技术、线下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等等。

7.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

华尔街巨鲨Bill Gross经过数百案例的分析发现“天时”是影响创业公司成功最大的因素,可以占到42%,其次才是团队、想法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知晓,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产品本身,也不是融资多么高,商业模式怎样,而是市场背景如何,也就是所谓的“天时”。

很多项目未来的市场前景是光明的,如3D打印、谷歌眼镜等等,但不意味在该项目现在就可以去深入去研发了。Uber、Airbnb共享经济的兴起正好赶上了08年美国经济萧条时间,人们拉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希望能省就省。

事实已经证明过快的领先用户的需求的产品成功的几率也是十分渺小的。比如现在全民视频直播的盛行,正是依靠WIFi、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从文字和图片社交转型到视频社交的门槛降低了,才有了现在风靡增长的契机。腾讯早期花重金推出的“微视”正因为时机未到不够成熟而胎死腹中。

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传统的营销策略为产品、价格、促销、渠道4P策略,而当今随着社会化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可选择的营销策略也更为多样。

例如之前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同时带动污染地图app冲上了App store榜首。年初手机移动直播app映客被App store下架,团队借势营销,换马甲上线,引爆朋友圈,重新上架一直高居排行榜前几名。

在市场上市的初期如何借助一些事件与话题制造引爆点或者采取平稳的快速迭代的口碑积累的营销策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究竟如何选择一定要归于本原基于我们的产品本身的特性去考虑,去借力。

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成功的必要条件指的在产品需求的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特殊需求。同样确定必要条件的任务不是描述解决方案,而是搞清楚产品的限制因素或约束条件。

例如从事企业端的产品,如果要通过系统集成商销售我们的产品,对方可能会对产品的扩展性、合作方式提出要求。

10.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继续或放弃)

产品经理在机会评估时只讨论待解决的问题即可,而暂时无需涉及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如果一个产品如果历经了以上10大问题还未被OUT出局的话,我们才可以一展拳脚进入产品下一阶段的设计开发工作里。

本文作者:Link,微信公众号:aboutlink。一只新美大产品汪。专注分享优质书籍,职场与生活,IT业态观察,更分享产品汪从0到1折腾产品的经验与方法。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从0到1(aboutlink)

关键字:产品经理产品经理, 产品, 指标,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