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

误解1:所有网页应该要在三次点击内到达

三次点击法则长久以来都受到Usability Test(易用性测试)的挑战。研究发现,与这种刻板的印象不同的是,其实用户就算没有在三次点击内找到他们想要的资讯,他们也不会离开。

事实上,点击次数并不会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和成功率。没错,较少的点击并不会让使用者更开心,也不会让他们感觉到更快的完成了某件事情。

真正重要的是清楚的导航,沿着使用者的路径不断地给予提示的讯息,如果你的设计能够让使用者不费力思考如何点击,他们并不会介意多点击几次的。

Jakob Nielsen的易用性测试发现,当从电商网站首页开始经过四步而不是三步抵达商品页面时,用户成功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的能力提高了600%。分类导航层数越多,商品分类更精确,但用户使用路径也会更长。

误解2:图像能让页面元素受到更多注意

网页设计中常见的陷阱之一,就是太强调用丰富的图像和动画来呈现重要信息。然而,这样做其实反而会让资讯更可能被忽略。当使用者在网站上寻找特定的目标时,他们会在预期会放该信息的位置上寻找文字或链接。

人们很容易会忽略那些色彩缤纷、视觉化的页面元素,以避免看到的是广告。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强调任何内容,而是你应该要以内容的重要性来依序处理,以达到有效的网站设计。

误解3:icon可以增强易用性

许多研究显示,icon很难记住且往往效果非常的差。微软Outlook工具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之前只有icon的工具列易用性很差,即使改变icon的位置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有帮助的反而是在icon旁边加上文字标签。在另一项研究中UIE团队发现,人们是记住按钮的位置,而不是记住功能的图形解释,对于抽象的东西来说,icon很难做得很好。

误解4:用户会如你预期的使用你的产品

即使一个产品是设计来满足特定、已知的使用者需求,消费者可能还是不会依循产品经理原先设定的使用路径与方式来使用它。在许多情况下,使用者并不在意、或者不理解产品是如何运作的,一旦他们找到某种使用方式,就会持续那样使用。举例来说,许多人在google搜索栏输入网址,而不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

因此,千万别将你的设计视为理所当然,而是去收集产品真实被使用后的反馈数据,借此发现真实使用者的需求,并思考如何去改善与创新。

误解5:7±2法则

在菜单中标签的数量、或者下拉式菜单中选项的数量,限制在认知心理学家George Miller(乔治·米勒)提出的神奇数字7以内其实是错误的。人们的短期记忆中只能记住7个左右的项目,但人们在网页上可以直接看到上面呈现的资讯,并不需要记住任何东西,因此能轻易的处理更多选项。举例来说,研究中已显示:「浅宽型的表单结构比窄深型的更容易让人使用」。此外,链接丰富的电商网站首页,像Amazon,他们有超过90个产品分类目录,也证实比只有少数链接的首页好用。但7±2法则适用于有屏幕限制的移动端。

误解6:搜索可能解决导航问题

在网站上,人们通常会先扫视自己要找的关键词,然后当他们找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搜寻功能。这适用于大多数的网站,虽然人们习惯性地用搜索的方式寻找书箱、游戏,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标题或作者,人们可以轻松的辩认事物,相较之下,要从记忆中去回想一个字词是比较辛苦的。

误解7:用户能说出他们想要什么

许多组织或公司仍然靠调研使用者的方式来了解使用者想在产品或服务上看到些什么样的改变,却忽略了那些失败的案例。可口可乐就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在询问使用者意见时,要留意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未来的行为做出自信却错误的预测,尤其在看到一个新的、不熟悉的产品时,想你自己使用某产品,跟实际使用有极大的差异,此外,人类的行为表现其实相当不稳定。

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去倾听客户的声音,但你要知道该问什么以及该如何去理解使用者的回答。

 

来源@ IXDC(公众号:ixdcorg)

关键字:用户体验, 使用者, 误解, icon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