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排期多算大账,少算小账

“这个需求比较急,大家加加班,赶一赶进度。”

“7天?能不能压缩到5天?这样的 话这周就能开发完,下周一就可以跑起来了。”

“三周?太久了,等不了那么久,这样不行,能不能压缩到两周?”

以上话语,产品经理和技术都比较熟悉,或者说非常熟悉。我相信大家都听过。

我听到这些话其实本能的觉得有些无奈,倒并不是说觉得压迫什么的,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我就不讲了。

我无奈是因为讲这个话的人内心认为压缩排期就可以提高效率,习惯了算小账,这不是一个好的习惯。

以我有限的见识,压缩排期是怎么来的?当然它首先是牺牲了员工的正常休息时间实现的,其次是它经常伴随着需求质量的下降实现的。

有些时候是简化了功能,譬如有些地方是要求配置的,改成直接代码写死了。

有些时候是增加了代码逻辑的耦合度来实现的,譬如有些功能可能相似度比较高,就直接复用了,通过新增一些字段来区分。

有些时候是降低了代码质量来实现的,譬如bug很多,带病上线。

不管是哪一种,其实都是通过降低预期来实现的。而这种预期的降低是需要后续通过投入时间去处理和修复的。

就说简化功能吧,后面难道不需要再重新处理成配置的?一来一去,总的时间成本没有增加?更不要说如果代码逻辑耦合度过高,后续的维护成本和拆分成本都非常高。

一时的提速只是一种错觉,客观规律是不能变化的,需要5天做的不会变成3天,最终都是要还回去的。这种错觉的来源是有道理的,因为的确,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实现单个项目的压缩排期,如果领导有要求的话。但这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未必小。

有的人会觉得,提前一天上线就可以提前一天挣钱啊,这不是很合理吗?领导们也都是这个措辞。

这话听上去没问题。

我们把时间拉到一年来看,一年的总体工时是固定的,如果某个需求占用的时间多了,就会影响其他的需求。这样一看你就会发现,如果经常压排期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浪费的资源增加了。当然资源的浪费本身是无可避免的,不会有哪家公司能够100%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所以这种排期的压缩实际上在算大账的时候是不划算的,不是一个理性选择。如果经常压缩排期其实是非常不理性的选择。

很多公司之所以频繁压排期,实际上就是经常算小账的结果。有的时候就是被所谓的早一天上线早一天赚钱给蒙蔽了,有的时候是因为根本没有算大账的认知。当然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办法算大账,从创始人开始就是算小账这种路子,算大账就是政治不正确。

产品经理遇到这种情况,还是需要把这种算大账的理念适当的传达传达,未必有用,但是你得知道什么是更合理的,同时也得把这种合理尽可能的传递出去。

对于组织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但是如果没有开始的话,就永远不会改变。

当然还有一些老板会觉得,我一定要压排期,但是我也允许加人手进去,这样的话压排期就是合理的,我是个聪明和慷慨的老板。

这就属于不大了解研发的工作,很多时候都不是通过加人手就可以压排期的,添油战术只能有限的提高效率,但是想要大幅压缩排期这是不可能的。

在研发过程中,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的,实际上协作的人越多,协作的难度也越大,效率会有自然折扣,而且有些工作就只能一个人做,不能拆,这样的话加人也没用。

产品经理需要把这种研发工作的性质在适当的时候给老板讲一讲,老板不了解没关系,你了解你就需要给老板讲,这是你专业价值的一部分,并不是和你没有关系的。当然如果技术的负责人一口答应了,那你也就不要多讲了。

总的来说,不要让老板们随意地压缩排期,因为其实对整个研发流程并不友好,不要觉得这只会影响技术的工作,如果有问题或者需要做兼容难道产品经理不需要去解决吗?其实大部分时候往往都是会影响到整个研发环节的。

产品经理也是研发环节的一部分,不要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我觉得一个产品经理在设计解决方案以外的部分,也是需要合理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的,让这种价值能在组织里发挥更多的作用,有的时候哪怕是种下一个印记也是好的。

绝大部分产品经理并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还是要尽量的去解决一些人的问题,包括用户、老板和同事的。

最后我想说:尊重客观规律,多算大账,少算小账(完全不算小账也是不可能的,因为KPI和政治任务在那等着呢)。

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定胜天,这种理念好不好,挺好的。但是不要用在具体执行上,这个主要是用在精神上的。

中国人习惯讲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也包含了客观规律的意思,尊重客观规律就多几分天时,这不是更容易成功吗?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或者你是一个负责人,多想想长远的事吧。其实项目管理的事情可以交给产品经理或者技术人员去处理,他们更明白这其中的分寸。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那么至少知道合理与否,然后多做合理的选择。

其实,我还推荐大家看看《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这本书,大家未必能做到,但是能知道还有其他选择,有时候尝试一下,不也挺好?

如果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吧,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作者 @产品人玄青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