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就年薪60万,这个保险员是个产品经理

镜同学上周拎包陪总裁去云南昆明出了一趟差(度了一次假),这不,昨天刚回到大郑州。让我收获更多的是和这家公司CEO的深度交流,我觉得对产品同学有不少启发,分享给大家,也希望能为大家的职场发展做参考。

先简单介绍下这个CEO的基本情况:姑且称他为A君吧,他是93年出生的,自己调侃没文凭(大专学历),在保险行业做了近十年,现在作为背后股东的合伙人,出任这家保险经纪公司的CEO。

我们的合作主要是以安责险为切入口,进行企业安全信息化服务的深度合作,简单来说,他们在云南有很强的政府、客户资源,我们在安全行业沉淀了近二十年,也算是行业细分领域的头部,双方进行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合作。

几天接触下来,经过多次交流沟通,我觉得这个保险员出身的CEO有很强的产品思维,称得上是个出色的产品经理。

一、洞察本质需求是各岗位必备的生存技能

事实上,洞察本质需求不仅是产品经理的岗位要求,对于各岗位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职场技能。

以A君的实际经历来举例:

首先呢,安责险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时购买的一类险种,政府强制企业必须购买,这样在出了安全事故时可以由保险公司来赔付,当然,保险公司为了降低赔付概率,需要做安全培训等服务,这样就可以加强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以期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但是,保险在理赔时总得需要有个依据吧?这个理赔的依据一般都是政府出具的安全事故报告,也就是说,当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需要上报政府监管部门,政府监管部门出具安全事故报告之后,保险公司会依此进行理赔。

问题就来了,企业一旦上报发生了安全事故,监管部门就会降低企业的资质等级,不允许参加一些评优评先,有些情况下企业招投标都会受影响,甚至,监管部门还会进行一些处罚。

洞察力好的同学应该会发现,这有明显的矛盾点啊,企业若想获得理赔,必须上报监管,但会影响发展,于是在实际场景中,很多企业权衡后就不愿意麻烦政府监管部门

这就导致安责险对于企业来说,就有点形同虚设,意义就不太大了。

凡是有悖论的地方,往往就意味着有需求,找到本质解决方案就会带来巨大的势能

A同学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他作为保险经纪公司就试图解决这个本质需求,他一面和企业沟通,优化了理赔服务,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不再需要政府出具事故调查报告即可理赔;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在保险行业的客户资源和知识积累,说服了几家保险公司同意了这种合作方式。

当然,这中间肯定有一些风险缓释措施,有些涉及商业机密不好展开讨论,但不影响我们理解这个逻辑,事实上,企业非常乐于接受这样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会安责险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增长势能。

据A同学说,他的这个方案已经在七家保险公司通过了备案,在和企业沟通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很感兴趣,你看,一旦洞察到本质需求,问题的解决效率就很高。

我也不止一次的说过,产品同学是围绕需求做工作,一定要牢记: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本质解和N个现象解,只有找到本质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不要忽略平台对个人的成长赋能

席间A君多次提到,他三年前在上一家公司时就年薪60万,现在和合伙人B君创业,看中的主要是这个B君的为人和格局,以及平台所带来的成长效应。

因此,他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甚至很多票据都不会去报销,愿意自己额外承担成本,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付出是表面的,但平台给他带来的成长价值却是隐性但巨大的。

对此,镜同学很有共情:

我在上家公司担任中心总经理,负责产品部、技术部、测试部三个部门,我当时也是同样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会自己倒贴钱推动工作,比如,我们当时没有项目奖励,也没有饭补,我也是自掏腰包。

再比如,我当时组织了产品知识竞赛,奖金也是我个人承担,包括很多次出差产生的费用,我也没有报销,当时我的想法也很朴素:

平台对我的赋能和成长,已经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为此损失一些表面的福利真的是微不足道。

我绝非PUA你,鼓励你倒贴公司做事情,而是说,作为产品经理真的要有大的格局,你的格局是你的发展上限,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平台对你的赋能。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三、仅靠辛苦其实很难挣到钱

中间我询问A君,27岁挣到60万累不累?毕竟,镜同学到现在也没挣到60个W。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挣到20万的时候很累,但挣到60万的时候真的不累,辛苦和轻松中间本身就有一条瓶颈,突破之后就是一马平川,挣钱就很轻松。

刚开始,一定是靠辛苦挣钱,是靠你的劳累付出获取劳动报酬,但是光靠辛苦付出很难挣到钱;环卫工辛苦不?农民工辛苦不?如果按辛苦值来计量,他们应该是富裕人群才对吧?

但事实上呢,绝非如此吧。

挣钱其实有两条曲线,拐点就是突破瓶颈,而这个瓶颈就是“资源整合”。

他后来的年薪60万,包括现在的百万收益,以及他所能谈成的合作,主要是因为他所依赖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知识积累和人脉资源。

正是靠着行业的深度积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加上所积累的人脉资源,他才能做成很多事,突破了很多不可能,形成了自己的客观势能。

他提到,他和朋友聚会喝酒,从来不会让朋友买单,我想到了任正非任总,他为了华为的发展,为了留住人才把股权发了出去,可谓财散人聚。

曾国藩也有句话说得很好:“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

镜同学想对产品同学说的是,我们在产品职场工作中,应有意识地提升产品格局,主动放弃一些小利,进而逐步形成资源整合的势能,在这种势能的加持下,你会发现不仅更容易挣到钱,反而不累,镜同学已初步有这样的感受。

其实,未来竞争的关键就是协作和整合,单枪匹马的孤狼思维很难勇闯天涯,汉高祖刘邦曾直言:“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的成功本质上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整合,后来曹操的霸业也是识人用人策略的应用,以史为镜:历来成大事者,都是资源整合的高手

我们作为产品经理,本身就处于资源的核心,接触的各岗位工作也很多,这也就意味着天然有着资源积累的机会,在工作中应该有意识地去积累知识和人脉资源,善于借助资源和平台形成自己的增长势能。

正如《劝学》中所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

产品大峡谷,公众号:产品大峡谷。七年B端产品经理,供应链物流与金融领域,擅长需求设计、业务指导、商业观察等。

本文作者@产品大峡谷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