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算法之“逻辑思维”

什么叫“逻辑思维”就是你要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

上回讲了《我的人生算法之“概率思维”》。今天,我来讲另一个人生算法:“ 逻辑思维 ”。
什么叫“逻辑思维”?就是 你要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遇到事情不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会不断往下追究,找到根本原因。
这种“刨根问底”的逻辑思维随处可练,我就举一些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吧。

1. 一个实验引发的追问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朋友发了一段赤道旅行时拍的视频。
内容是当地人做的一个有趣实验。他把一个装着水的脸盆放在赤道北面,水面上飘着一朵小花,等花静止的时候,把脸盆底部的塞子一拔,水往下流形成漩涡,从小花的转动方向,可看到水是逆时针转动的。
而他拎着脸盆走到赤道南面一两米的地方,再做这个实验时,脸盆里的小花就变成顺时针转动了。这时导游开始解释,地球是由西向东转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地球就会以赤道为中心,在赤道的南边和北边按不同方向旋转。
很多人看了之后感慨,这世界太神奇了!觉得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
视频发群里后,我跳了出来,跟朋友说千万别信。 群友问为什么?我开始哗啦啦讲解了:“我去过两次赤道看表演,还去过两次南北极专门做实验。地转偏向力确实存在,但远不足以在赤道1-2米的地方能产生这么大差别”。
“即使在南北极,水流方向都是随机的,只有在大尺度的东西(比如洋流)上才能体现。小尺度的东西(比如水盆)主要受环境影响,如水盆结构,故意用手拨动等。”
我接着说,“而且赤道的位置,垂直于地轴,地轴每年有15米的移动,所以赤道也在移动,那条线不是赤道,只是个象征意义。”
解答一番后,群里的朋友纷纷点赞:“专业”、“涨知识,我也看过这样的表演,没质疑过”、“你太牛了,我真以为这样”……
这番“牛”、“专业”、“涨知识”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只是有“刨根问底”的思维而已。
早期我看这个实验时,心里就存有个疑问,真的是这样吗?
于是我到南半球(比如南极,澳大利亚)旅行的时候,就专门做了实验,看看在南半球是不是顺时针转的。 结果发现是随机的 !有时顺时针,有时逆时针。跟之前学的知识“水流在北半球逆时针,在南半球顺时针”不吻合。为什么会这样呢?
带着这个问题,2014年,我到了位于赤道的城市: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看到当地人做的水流实验,和文章最开始的一样。当时我就觉得,怎么跟我自己做的实验不一样呢?于是,我就拍了视频,认真去查相关资料。
研究后发现, 地转偏向力确实存在,是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惯性力 。
这是法国气象学家和工程师科里奥利发现的,所以又称“科氏力”。从能观察到的现象,它也确实影响了很多东西的旋转方向,比如洋流,龙卷风,大气云层等。
这个力虽然存在,但实在太微弱了。 地球一天才转一圈,速度非常慢,影响力度相当小。所以只能对洋流等大尺度的物体产生影响,对小尺度(如脸盆里的水)的东西很难产生影响。
所以, 小尺度水流旋转方向的不同,更多是外部因素引起的,如塞子的螺纹、下水道的方向,或者拉塞子时手上力道的方向,任何一点都比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得多。
于是,我找出视频再认真看了下,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本地人做实验时,有个非常微小的动作:拉完塞子的时候,轻推一下水,给水流一个影响方向的初始力。 这才是实验的真相: 水流漩涡是推出来的!
我贴上三段视频。第一段,是在赤道北边2米的地方拍摄的,注意当地人的手,轻轻 逆时针 推了一下树叶:

第二段,是在赤道南边2米的地方拍摄的,当地人 顺时针 轻轻推了一下:

第三段,把树叶扔进水流,没有推的动作,叶子就是直上直下了:

我再往下深挖,发现: 实验中的赤道线,其实根本不是赤道。
怎么说呢?赤道从定义上来说是垂直于地轴的。而地球的地轴,本来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固定的轴,只是按照旋转方向虚拟出来的,地轴每年会有15米左右的移动。
那垂直于地轴的赤道,也必然有一定的移动。这么一来,当年画的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宽度的赤道线,早就不是赤道的线了,赤道早就不在那里了。
所以在一条早就不是真正“赤道”的线,往北一米或者往南一米,可能一直在北半球或者一直在南半球而已。
所以,这个实验,只是本地人一个“善意”的玩笑,用来娱乐游客的。
因有这番刨根问底的过程,我才能得到前述“专业”的结论 :第一,地转偏向力是存在的;第二,它只能影响大尺度物体的运动,小尺度的物体,更多是受环境的影响;第三,旅游景点上画的“赤道线”不是真正的赤道。
你看,这个过程就是“刨根问底”,要有这种精神才能把问题搞明白。

2. “刨根问底”还能怎么玩?

在赤道时,当地人会介绍赤道周长的数字: 40076千米。如果你有刨根问底的“逻辑思维”,你可能会想: 咦?怎么赤道周长的数字这么“整”? 如果只是觉得可能是凑巧吧,那你就放弃了一个刨根问底的机会。
我首先开始想, 赤道周长单位“千米”中的这个“米”是怎么定下来的呢? 研究后发现,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
原来最早是没有“米”这个度量单位的,后来人们跑到赤道上,用弧度仪去量出了赤道离北极的地表距离,再把这个长度的千万分之一,定义为“米”。
按定义,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就是一万千米,是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地球的周长就是40000千米了。 所以是先有了赤道到北极点的长度,才定义出了“米”,而不是先有了“米”再量出赤道 ,这个逻辑恰好相反。
至于为什么不是40000千米整呢?这个就不难想了,地球不是标准的球体,赤道周长比北极点处的周长要稍微宽一点。
知道这个“米”的定义之后,你可以接着“刨根问底” :这样定义出来的“米”太不靠谱了吧。万一地球稍微一转动,这个距离变宽或者变窄,这“米”不就变形了吗?这个人太不严谨了吧。今天的“米”还是这么定义的吗?
研究后你会发现,“米”一开始虽是这么定义的,但后来人们觉得总得把这个距离固定下来。于是人们做了一个叫“ 米原器 ”的铂金棒,不管地球怎么变,米原器的长度就是一米了。
但米原器也会受外界因素影响,比如热胀冷缩怎么办?另外,微观世界,不能用“米”做单位,有没更好的办法?
人们接着想办法,找到了一种稳定的元素“氪”,然后 把氪86同位素的辐射波长的1650763.73倍定义为一米 。用氪元素的波长来衡量,精确度可以达到0.001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已经相当精确了。
但是“氪”这个东西没那么容易取得啊,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又找到了光。因为光速是恒定的。 于是人们就量出了光在真空中一秒钟所走的距离,然后把这个距离的299792458 分之一定义为一米。 从此,“米”就变成“光秒”的一个子集了。
所以你看,一旦你刨根问底往下追,你就把“米”的定义跟历史都捋清楚了。
那“逻辑思维”还能怎么玩? 到这里就停了吗?你还能继续刨根问底。
比如,跟“米”相关的,中国有个度量单位“尺”,你有没想过,一米为什么等于三尺呢?中国是在很久以前就用“尺”这个单位,哪有这么凑巧,直接等于欧洲定出来的一米的三分之一呢?肯定是其中一个单位去凑了另外一个单位。
那是谁凑了谁呢?你就要刨根问底了,原来大概在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跟国际接轨统一了度量衡,把一米等于三尺。在此之前,“尺”的长度是不确定的,西汉时,约等于0.231米。宋朝时,相当于0.307米,接近三分之一,所以1930年的时候才取了个近似的数字:1/3。
同样的道理,你又可以想到一个问题,公斤是不是也这样呢?
一公斤现在等于两市斤,也是1930年国民政府定的。那此之前是用什么单位呢?在此之前,人们用的计重单位叫“司马斤”,约等于今天的600克,而且是16进制,即一司马斤等于十六两。是不是恍然大悟?“半斤八两”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今天,香港还用着司马斤的计重方式,你去那买一两黄金,回来一称,不对啊,怎么短斤少两了?其实人家没有缺斤少两。大陆一两等于50克,而香港大概37.5克。
如果你觉得不公平,你去买香港“一斤”鱼试试。买回来一称,这个鱼会是600克,一斤二两,主要就是计重单位“斤”的定义是不同的。

小结

你看,从赤道的小实验,不停地刨根问底,可以追出很多东西和结论,这就是刨根问底的“逻辑思维”。
打开脑洞,文末“斤”的概念,你还能继续往下刨吗?或者再想想,你身边看到的习以为常的事件,是否真的是你以为的呢?
试试拿起“刨根问底”的铲子,用好奇心刨开这有趣的世界,也刨出你的逻辑思维吧。

相关阅读

我的人生算法之“概率思维”
 
作者:刘润
来源:微信公众号:刘润

关键字:职场攻略, 逻辑思维, 赤道, 刨根问底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