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决策模型,帮你作出更深层的决策

【定义】产品经理:在商业环境里,在业务线上的决策者和推动者。

好,今天重点来谈一谈「决策」这个事。尤其身为一名产品经理,只留一个形容词的话——决策者。

在两年前,有幸听闻「多元思维模型」这个概念,源于查理芒格(巴菲特半辈子的搭档)。拜读了《穷查理宝典》,于是一直把「掌握100多个思维模型」记在脑子里,并下意识打上标签“重要学科”。

刻意练习也有2年了。期间我主动吸收各科知识,求知若渴。也尝试过各种办法:做思维导图,做每日反思,做自我觉察,做手写checklist。有的好用有的浪费时间,但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好像并不是刻意练习不到位,而是我所理解的「多元思维模型」有问题。

我太把思维模型当成是「系统2」里需要主观调动的「基础学科知识」。

其结果就是大部分时间很难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至于有段时间特意去二元对立式地学习一些工作技巧,听些方法论,害。

直到最近半年,在王东岳先生的哲学课上,有所启发,再到后面成甲的《好好思考》一书捅破了最后一层薄膜。

废话不说,直接上图,我总结为「多元决策模型」:

      图1-1 多元决策模型

一、VUCA、演化及问题

1.1 VUCA

不是我编造的一个词,来源于军事。但我认为被普及是上个世纪,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各学科都意识到世界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如:哲学里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变,笛卡尔最终只能说:我思,我在。物理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更直接是演生出复杂性科学、网络科学等专门研究复杂世界的学科。

百度百科: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

强烈推荐一本书《世界观》帮助理解这个世界、这个vuca时代。

模型顶部简单可以理解为:人类的全部认知、知识、思维模型或者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像是一棵树,在不断生长,分化、演化。而vuca世界就像是环境,大风大雨,雷鸣闪电,不时地摧毁人类已经建立的思想、认知、思维模型。(如图1-2,横着画为了更好展示,Don‘t mind)

图1-2

1.2 演化

众所周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每个新物种都是通过遗传(复制)、变异(创新)、自然选择(求存)而来的。

其实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认知、知识也是一样,各学科之间是有关联的。人类有600万年历史,其中理性智慧爆发大概有四五千年,随着理性的打开,人类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决策的事也越多、为了生存不得不分开研究,此为演化(图中从左到右)

从哲学开始到数学,然后文艺复兴后的自然科学、再到后面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演化出来的商业中的管理学、再到如今互联网时代各中新兴的学科,一路演化而来,人类为了在vuca世界中更好生存,不得不持续演生出新学科、新分类、新工种。

1.3 问题

这棵人类知识之树,可以理解为学科/工种演化之树。和进化论一样符合几个基本假设。

  • 子知识跟母知识比,大部分为继承。(复制)
  • 子知识跟母知识比,会有新的元素,新的形式去研究新问题。(变异)
  • 子知识是否值得被研究,核心在于是否帮助人更好地生存、解决问题、理解世界(选择)

举几个例子:

哲学一阶段本体论时期,欧几里得认为世界的本体/本质是数,于是为了研究这玩意,凭一己之力创造出《几何原本》,开创了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牛顿建立的世界观无法解决微观世界,于是后面有了量子力学;在社会科学中,心理学里又演出出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随着互联网出现,网络科学的概念被重新发展,并得到重视。

还有很多例子,编程里的演化、数学里的演化、营销中的演化、管理学中的演化等等,有兴趣可以去了解。相信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一些。因为各个学科和工种里都会遇到。

因此,跟树一样,越是根基(左侧),其枝条越粗,分叉越少,越健壮。越是子叶(右侧),其枝条越细,分叉越多、越易折。这就是为什么新学科、新工种的经验一下子就不适应时代的原因。

根据演化程度,我认为人类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4类(如图):

1)奇点问题:是根基性大问题。参考《大问题》和《灰度决策》中提及的概念。现在一般是哲学、宗教在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信息量极大,往往会同时拷问人性、价值观、道德。这类问题自古就有,在中国,呈现为诸子百家,在西方呈现为神学/哲学。

如:“疫情爆发,该不该隐瞒消息?”  “我是什么样的人?”  “活着有什么意义?”  “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人性善还是恶”

2)长期问题:是试图对长期未来解释的问题。面临已有世界,欲图解释,希冀预测。如对自然的探究,对人文的探究,对社会的探究等等。继承于奇点问题。

如:“什么情形下疫情传播被组织?”  “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   “社会对人性格的影响如何?”  “互联网未来怎么发展?”

3)中期问题:是一领域里经常出现的可感问题。探索长期问题时,针对具体某一领域,人们根据经历,发现的频繁出现的类似问题。继承于长期问题。

如:“应届生该如何面试?”  “人在群体中是否会失去自由意志?”  “怎么做问卷调查?”  “网络结构是不是中心化的?”

4)短期问题:是短期内需要解决的可感问题。具体场景、领域中感知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多如繁星。

如:“ppt该怎么写“  “文章标题怎么起”   “怎么做短视频营销”

从奇点问题到中期问题,一定程度是从务虚到务实的过程,也是从假设到论证的过程。是典型的一种演绎法,通过假设然后逻辑不断推。而短期问题都是些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的能被中期问题通过演绎法所导出,然后证明。另外部分新的短期问题有时被迫形成中期问题的答案,等待长期问题推导你。因此在中期问题上,会呈现很多问题似乎没解答,那是因为长期问题还无法推导,而短期问题的经验又不断被归纳。多说一句,知乎火爆的问题大多是中期问题,一部分短期问题。

二、多元思维模型

大致了解问题之后,再去看多元思维模型就相对简单对了。

只要是能解决问题的套路、方法、图式就属于思维模型,不再拘泥于芒格说的「重要学科」。

多元思维模型就是人人脑中应该具备的黑盒子。

     图1-3

参考《好好思考》,做一定变式。

针对上述提到的4类问题,思维模型也应该分为4个维度。切记,没有好坏、真确之分。

1)哲学/信仰/人生观/人性/责任:针对奇点问题,用人性、人生观、社会责任等偏哲学的假设(并非证实的真理)去决策和解释问题。

如:人本善;每个人具有社会责任;父亲要对儿子人生负责;世界是虚无的等非绝对正确基于自身持有的假设。

2)科学原理:针对长期问题,用各个科学,实验验证后的尚未被证伪的原理去解释、决策、推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类。重点是这层思维模型依赖于演绎法,选择未被证伪的科学原理去决策和解释问题。

如:熵增定律;相对论;从众效应;禀赋效应;幸存者偏差等以后被各分支科学所证实且尚未被证伪。

3)方法论:针对中期问题,用该领域中被公认有效的一些归纳后的方法。或者用通过科学原理进一步演绎推导出的方法。

如:多元思维模型;用户调研方法;跨部门人际交往方式;

4)经验技巧:针对短期问题,通过亲自体悟几次之后所形成的处理模式,便于快速决策。

如:bug如何定位;去哪里扫楼;跑步的呼吸法;

这些都比较好理解。

重要的是,如何做深度思考?把短期问题能够无意识用科学原理来解释和辅助决策。。把中期问题能无意识用哲学/人性层面去解释和辅助决策。

2个充分条件:

  1. 针对一个问题,多利用思维模型左侧的层面思考,并写下来。
  2. 重复步骤1,重复步骤1。在《思考,快与慢》中有提到系统1和系统2,在理性思维层面,系统1里的东西并不多,甚至为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才可能面临问题时无意识地用。

在《灰度决策》就有提到,企业的管理者、政府的当权者等社会精英阶层的人,会更高频地遇到奇点问题和长期问题,并且他们也花更多精力在利用哲学层和科学原理层来思考问题。

所谓脑袋决定屁股,也可以说是你脑子里系统1的思维模型情况(思维),决定会更高频遇到什么问题(地位)。

三、多元决策模型

一个问题:决策的本质是为了什么?

不妨来看看,《思考,快与慢》里提出系统1和系统2,都是决策机制。人类系统1的很多决策方式在人类原始时期就有了,老虎狮子在面前,思考一下再行动?不现实对吧。没错,决策就是为了「活」或者是「存」。在哲学里说就是万物的内在倾向是求存而非求真。

既然「活」是根性的目标,那决策也是一样的了。能帮你,帮助事更好活下去才是好的决策。

因此,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思维模型。

仅我认为,不一定正确,欢迎讨论:

    图1-4

实线表示该问题可以通过该思维模型来决策,而虚线表示可以思考但不宜在实际时思考。

究其原因,在于思维模型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活」,而非绝对的正确和最全信息下的面面俱到。试想:针对一个方法论,我们和别人讨论自己的哲学观点,讨论人性,难免显得情商低。亦或是一个要快速解决的问题,一个小决策,还思考科学原理challenge上级,似乎也不明智。

但是作为个人思维锤炼的方式,我赞成在事后可以诸葛亮一下,加以分析,刻意练习。

四、举个例子

举2个例子。

问题1: 同事质疑我,我该不该坚持自己的观点?

显然,这是个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可以算得上是中期问题。

我相信在知乎、百度包括人人上搜一搜都是很多,我就不赘述这个问题的决策了。因为方法论是归纳出来的,相对来说好思考。

但是我们作为深度思考者,不能仅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如上图,应该再深想一层,这个问题背后在追问的是什么?

“人是如何和社会互动的?”  “人是如何捍卫自己思想的”“人类认知有什么偏误?” “什么是正确” “产品经理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深挖问题,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在各类科学中都已经在探索,学者们通过科学的态度实验的精神在给你的决策铺路。

1、认知心理学:人类的认知偏误?人类有很多认知偏误,甚至已经形成清单

2、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中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在与他人活动中,人类总是习惯于维护自己的尊严,智慧的较量和逻辑的比拼,人类潜意识地认为攻击我的智慧/决定就是攻击我这个人。

3、哲学:什么是真理?世界没有真理,一切都是在变化,人类只是在不同信息量级之下,会产生新的适应这个信息量级的理论,10年后的理论也会颠覆现在。这么来看的话,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解决当下的问题。

当你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答案之后,你必然对类似的“同事质疑我,该不该坚持自我观点”这个问题有了深层次的看法,从而形成演绎法推导而出的科学方法论。

问题2:10w+是怎么定的?

一个看似小细节小问题:微信订阅号在设计之初就做了达到10万以上不显示具体数字,而是‘10万+’的标示,如果你是当时的负责人(张小龙?)你会怎么做这个决策。

也许这不是一个长期问题。但是在张小龙的心中或者微信团队的眼中,这就是一个长期问题(因为微信有野心做全中国的全民即时通讯软件)

对于长期问题,如何思考:用科学原理、用哲学观、基于人性和社会责任。

1、社会学的角度:社会的诞生就是有阶级的,而公众号目标是10+亿的中国人,必然会产生阶级,这个多少万+的问题是作为一个标志来区分优秀内容(创作者)和普通内容(创作者)的。因此要思考在社会学中是如何顶级的,人口结构是如何等问题

2、网络科学角度:参考巴拉巴西《链接》,互联网发展以来,呈现中心化的无标度网络发展,那么用多少万+的问题就是作为标度一个中心节点是“中心”的标志。而无标度网络里会涉及到幂率分布(不同与正态分布),如果有10亿人口参与公众号的创作和阅读,那么创作者占据多少也是考虑到幂率分布的问题

3、还可以上升一个台阶:社会哲学的角度更加抽象去思考,是更低的1w+还是更高的100w+好呢,作为设计者来说,要肩负社会责任,这样一个小的改动最终会引发的利益效应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还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挖,这个问题背后在追问的是什么?

“社会的中心化程度是如何的?” “怎么样的结构是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 “什么是好内容” 等奇点问题。然后在作哲学思考。

 

作者:朱鲁斌,公众号:字字朱心。

本文作者@朱鲁斌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