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视频、10w+、刷屏海报、TVC……好内容能解决企业增长的难题吗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清楚企业增长的难题是什么。
企业增长的难题主要有三个:销量(业务)的增长、团队的增长以及品牌的增长。
没有销量的增长,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连带效应。只有销量,没有品牌的增长,好比只有一条腿走路,走的太快,难免会摔跤。企业的高速增长,源于这三者的合力。
这三大难题,任何一点单独拎出来都可以写一本书,本文主要围绕销量的增长聊一聊。
一、销量增长的底层逻辑是产品够硬核
别误会,我说的「够硬核」并不是指产品的科技含量由多高,而是「足够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和用户的推敲。一件T 恤能有什么科技含量,只不过是用了好的面料和体验设计上做的有些与众不同罢了。
对于「足够好」很多人有不同的定义,如行业的开创者(特斯拉、苹果),开创了某个品类(元气森林)性价比高、产品差异化突出等等,但是大部分人很难做到绝对的创新,都是在做一些微创新,比如:包装、设计、美感、体验、性能等。
不要小瞧这些微创新,放在任何一个领域,这些小小的创新都可能蕴含着数十亿上百亿的生意。倒不是巨头们不在意这些,而是他们实在没精力或在顾此失彼之下不得不放弃这样做,所以这些年才诞生了很多以品类创新为主的新消费品牌。
那是不是做好这些微创新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赚一票呢?不是没可能,主要靠运气。今天任何一个行业同以往相比,竞争更加激烈,也更加内卷。这样导致的后果除了资源浪费之外,大家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小。
所以优化产品的整个流程,提升体验感和价值感已经是做好产品的底线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法则就是:昨天的最高标准就是今天的最低要求。
不要陷入一种自我感动的情怀里,如果不是实现了某种历史性的突破,切勿过度吹嘘。当每一个人把行业的基准线提高了一厘米,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就会上升一厘米(反之也成立)。
如果你的产品刚好只是达到了基准线,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和大书特书。真正的好的产品,在于对细节的把控,让不懂的人惊艳,让懂的人欣赏。
二、销量增长短期靠流量,长期靠品牌
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同样的咖啡原料,贴上瑞幸和星巴克的logo,为什么一杯卖你40块你都觉得正常,而一杯卖20块你还觉得贵。这就是品牌溢价带来的好处。星巴克如果只是一个网红品牌,恐怕活不到今天,咖啡市场的竞争激烈,替代性又强。
经营一个品牌就是在经营一门生意,不要轻易去定义你的用户,在流量泛化的时代,用户是最难被定义的一种群体,你可以将他们划分在某个年龄区间,然后按照重度、中度、轻度来进行归类,勿将以收入、区域、职业等这些标签来限定他们。任何一个有消费能力的人都可能成为你的用户,前提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触达和唤醒。
也不要把他们想的太崇高,除非你的品牌已经成了「宗教品牌」,否则大多数用户还是用完即弃。不要妄图通过一个情感故事或lifestyle的主张来改变什么,你都没有100%的精力投入到对家人的关切和热爱,凭什么要求用户不离不弃。
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创始人喜欢说自己是一个xxx品牌,真正的品牌从来都不是被定义出来的,而是一次次在争议和讨论中流传下来的。那些成功之道也是被人事后诸葛总结出来的。苹果从来不说自己是高端品牌,星巴克也从来没定义自己是生活方式品牌。
三、内容就是声量,没有声量就没有流量
销量的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广告和促销。不管哪一方面,前提都是内容要好。
什么是好内容,众说纷纭:
- 好内容就是公众号的10w+;
- 好内容就是抖音、B站的10w点赞;
- 好内容就是朋友圈的刷屏海报;
- 好内容就是拍一支好看的TVC;
- 好内容就是「品效合一」。
很难用一个所有人都接受的标准去定义他,一个品牌有没有声量,就在于内容做的好不好。在80%的流量都集中在各种购物平台、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上的当下,如何去向平台要资源,成了企业每天都在学习的必修课。
好内容就会带来好销量吗?不见得。因为做生意的逻辑和做内容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内容的逻辑是是什么(我是谁,我能做什么),而生意的逻辑是怎么样(好还是不好),更注重转化和结果导向。
为什么新东方的直播卖货不能长久?如果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直播间,内容做得好,那么抖音上成千上万的才艺主播,知识博主们不照样红红火火吗?
每个直播间搞成综艺化日销百万也不是什么难题。可问题是,用户购物的逻辑不是这样的,如果只是为了卖一个小物件,难道不是看到产品不错,价格也很实惠,立刻入手吗?
谁还会静下心来花上十来分钟听主播讲一堆的人生道理和家长里短。如果真要系统学习一门语言和知识,倒不如开一门课程更加有效。
直播购物之所以让人沉迷,就在于它能用更高效的方式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而不是反过来让原本高效的链路变得更加冗长。
四、结语
如何创造声量,且让这种声量持续发挥作用,是每一个新消费品品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广告创意、话题营销、全平台投放、私域运营……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案。
说到底,解决增长的问题,不仅仅是营销的问题,更是一个深刻了解如何经营一门生意的问题。
虽然所有产品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他们并不希望有人通过恐吓、夸大、贩卖焦虑的形式来放大这个需求,而仅仅是需要在某个时刻给他一个激发他购买的理由。
#作者#
褚伟,微信公众号 @褚伟(chuwei2016),南讯网主编。移动电商、微信营销观察者,做过产经记者,后投身移动互联网。热爱研究,关注新媒体,微信电商等领域。希望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