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交电商”遇到“在线旅游”的化学反应

一、社交电商

经历了从16年至今,4年的发展,社交电商已经逐渐进入成熟稳定的时期;从初期的野蛮生长,百花齐放,到现在已经有一套完整、合规的经营流程;平台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代理团队,也就有了相对稳定的平台消费者。

简而言之,社交电商属于私域电商的升级版,它可能整合聚集了众多私域电商团队;基于微信生态,通过小程序、公众号、APP的呈现形式,通过微信群、私人号、订阅号以及其它平台(如抖音、小红书)沉淀流量;通过私域流量以及KOL效应带来的转化流量组合成为自己的“私有资产”,也成为平台的私有数字资产。

平台通过对这些“团队”的管理,团队通过对私有流量的日常维护,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流量闭环;发挥自身所特有的信任和推荐特质,成为更多中长尾供应商的合作首选,这就是如今社交电商如此火爆的原因。

二、旅游的趋势和痛点

1. 趋势

在线旅游产品目前划分:旅游工具/社区类、主题特色游、品质游、定制游、特色旅游产品(未来热点)、跨境游;风格化、位置化、个性化、移动化将成为新趋势。

现在OTA平台的基于位置的导航接送服务、拼团游信息发布以及旅游产品的推荐服务等功能已经趋于成熟;但对于旅游的指向性引导性不高,用户无法评估选择。

旅游方式中的自助游、自由行逐渐成为线上产品的主导,定制旅游则是具有先进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态。

2. 痛点

  • 产品内容被抄袭、旅游的弱社区性,使得旅游品牌的营造相对有难度;
  • 消费者的出行安全和旅游品质也无法得到确实保障(尤其是跨境游);
  • 景区的商业化、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服务意识差;
  •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成为旅游生力军,且进行的是“深度旅游”,目前不能较好的满足这类需求。

3. 旅游业的新尝试是形势所迫

  • 旅游业供给侧的混乱,鱼龙混杂,导致游客不信任,好的旅游产品也因此受到影响;
  • 如今普遍获客成本和难度越来越大,遇到流量困境;
  • OTA平台佣金过高,加之推广费、维护费等费用使得利润较低;
  • 无法有效转化游客为私有流量,往往只被游客当做旅游期间的服务管家或客服;往往加了很多顾客的联系方式,但是没有好的方式将他们聚集并组成一个社群;
  • 对于做私人定制和主题游的供应方无法收集到游客的最直接的最真诚的反馈和交流自己的旅游意愿;因为没有形成社交、没有信任度、没有温度,所以无法通过反向定制为用户打造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

在说到旅游的根本上,因为文旅目的地缺乏真正的原创内容,千篇一律,照搬照抄严重,体验同质化较为普遍,游客满意度普遍偏低;比如说,游客不受重视,体验与付出不成正比,那么这也会间接影响到旅游提供方的产品口碑和推荐。

如果旅游产品提供方能够从游客出发,从头到尾做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交流,通过社交软件沟通了解游客的真实想法;针对不同客户做出计划方案调整,向对待亲戚朋友一样服务、照顾游客,我想建立一个的拥有相当用户基数的私有流量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三、旅游行业结合社交电商如何产生化学反应?

1. 从0开始搭建一个社交电商属性的旅游平台

建立社交电商式旅游分享——旅游分销。

1)用户角色定义:平台将用户身份分为两类,分别为普通会员、高级会员。

普通会员:等级分为普通用户、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

普通用户等级:普通用户权利是浏览产品、下单购买产品、体验服务

代理以上等级:可以浏览产品、购买产品、分销产品、发展下线

高级会员:高级会员是集游客、代理商、发布旅游产品三种身份为一身的角色,平台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义高级会员代理产品时的收益如何计算;可以浏览线上旅游产品,下单购买产品体验服务,可以分销产品,发展下线,可以发布服务自己的服务并加入分销;需注意必须设置好零售价和代理价,以及平台分佣比例。

注:高级会员和代理商/普通用户之间进行身份切换使用,类似民宿平台的房东和租客的身份切换。

2)旅游服务商城:可供代理分销的旅游产品总的集合,产品库的产品包括三类,分别为:

  • 发布者发布服务时选择进入产品库的产品,如住宿、当地向导服务路线等;
  • 平台自营的产品如热门推荐、特殊路线等。

3)返利 = 服务产品的零售价 – 服务等级分销价的金额(对应等级的服务价格)。

4)二级分销:任何的一级及二级分销商均可以通过小程序端、app端往下发展下级分销商,通过下级分销商卖分销的服务来获取差值返利的形式(注:最高返利线只有两层)。

以上设计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电商分销模式下的分享经济的涉及范围还需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量身定制,以及涉及到的通过何种方式来分销旅游产品,如何返利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计。

2. 与成熟的社交电商平台合作

首先需明确一个点,想要结合,需要找到切入点;我分析想到以旅游当地的土特产为切入点,将特色的土特产、纪念品、当地美食供给给成熟的社交电商平台。

通过这些特色商品进行衍生展示旅游特色和游玩攻略,例如:

  • 土特产(通过借助平台以商品为入口进行软文宣传);
  • 纪念品(罗列出该城市或景区的特产和纪念品,并可查看能够购买的地方);
  • 当地美食(罗列出当地的美食,并注明部分优质地点);

通过商品为切入口,让社交电商平台用户能够更有效触及目标城市和景点的人文和风貌,迭代可与平台之间建立旅游产品代为推广;通过社交电商平台报名功能,购买商品送旅游折扣优惠、分享用户报名成功送特色纪念品等方式来进行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既丰富了社交电商平台的SKU,又拓宽了旅游业和“特色商品”的供销合作方式。

3. 旅游O2O模式下的分享经济总结

目前旅游行业,包括大型的旅游网站依旧采用的是B2B模式下的旅游方式,都是由中介(旅行社或者旅游业商家)来帮助游客向传统酒店和租车公司预订服务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价值的转换和创造。

随着这个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加之微信等大型全民产品的加持,分享经济与旅游业的结合可谓珠联璧合;因为旅游业本身的“食住行游购娱”几大环节中,“住、行、娱”都涉及到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的催生下,分享经济与旅游O2O的碰撞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当今的经济状况不是很景气的时期,人们在寻找更省钱的方式,消费者通过分享经济模式能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服务,也能够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分享给别人,实现了互惠互利,这是大势所趋。

此外,这种分享式旅游服务往往能够被更多的人所青睐且高效,因为比起毫无个性的传统旅游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更加的是旅途有趣且美妙;因此旅游业商户和平台可以行动起来,将这些人聚集起来,不加以统一服务培训,形成一个覆盖地区广的旅游服务产业。

这种模式下,消费者的身份不再单一,可以扮演生产者、旅程财务计算专家、当地旅游专家、旅店经营者等多类角色,使得不同地域和地区的人在这种角色互换中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最重要的是充分满足了需求。

四、总结

本文从社交电商的特点引出,陈述旅游业的痛点、发展趋势,从而通过发展趋势结合社交电商;从3个角度分析并粗略设计了如何产生“化学效应”,可能性在哪。

旅游辐射的范围广、行业多,有大量机会让旅游业平台进行破冰,创造出新的旅游业——社交电商;在正确的价值观、合理的运营规则、有爱有温度的服务理念、与旅游业从业者之间沟通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信对于旅游爱好者、小型旅游服务团队还是大型旅游服务公司都是一个新的春天!

 

本文作者@Bowen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