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快一年,微信视频号长成啥样了?

微信视频号最近动作频频,存在感十足。

11月4日,微信视频号创造营专场来到北京,旨在与300多名视频号创作者们分享一些创作和运营经验。类似的创造营活动此前已经在广州和上海办过,而仅仅从上一次上海专场到现在,两个月时间里视频号又有了不少的更新动作。

一面补齐功能,一面进一步融入微信生态,视频号离成熟期已经不远。

一、直播与后台工具补齐

从9月末开始,视频号在短短半个月内做了多个方面的重要推进,几项“重要能力”也由此成型。

首先是直播功能的补齐。

十月初,视频号的直播功能已经在微信用户中开始灰度测试,目前仍未正式上线。微信视频号团队Charlie表示,视频号的直播链接可以顺畅地转发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的聊天场景。如果你在朋友圈中看到好友转发的直播,直接点击就可以进入直播流并且看到整个直播的功能,呈现方式非常简洁。并且直播也提供浮窗界面,方便最小化窗口。

而且,视频号直播已经与小商店打通,这意味着视频号有了直播带货的商业化属性。

显示方面,直播将会展示在视频号的关注、附近等板块。并且就在同一天,微信视频号开始灰度测试朋友圈分享直播的置顶功能。视频号制作者如果将直播分享到朋友圈,其好友就会在指定位置看见,且在直播结束前不会消失。

种种迹象看来,直播未来将会是微信视频号里非常重要的模块之一。除此之外,服务于创作者的视频号助手上线后也受到关注。

视频号助手是一个PC端的产品,其意义相当于视频号的后台。通过视频号助手,视频创作者可以查看到自己的视频号播放数据,形成用户画像;并且也可以从PC端发布一些体量较大的高清视频号内容。

联系到腾讯在9月收购视频剪辑软件VUE,后又在一月内推出自己的视频编辑软件“秒剪”。视频号创作者的创作及运营环境优化被摆在优先级很高的位置。但从一些视频号创作者给品玩的反馈来看,编辑工具仍以剪映为主,秒剪目前功能未趋完善。并且一些创作者表示,视频上传到视频号后存在视频画质被压缩的情况。

新京报《我们》视频的唐磊也表示,目前视频号后台的功能仍然不能达到要求,主要问题是目前后台开放的数据太少,“比如一条片子虽然只有十五秒到二十秒,但我们的制作人员会去研究跳出点在哪里。”这需要更多后台数据的支持。

二、公众号,还是视频号?

除此之外,视频号与公众号的进一步联动值得关注。目前公众号文章中已经可以插入视频号动态,这也是直播和视频号助手以外,微信视频号另一项新的“重要功能”。

从体验上来看,目前公众号文章中可以直接点开视频号视频播放,并且单篇文章内最多可支持插入10个动态。这取代了原先通过在公众号文章里放二维码名片再跳转到视频号的复杂路径。视频号和公众号在很大程度上互相打通。

媒体人潘乱在活动中表示,与公众号相比,视频号收到反馈的周期更长,一个视频会因为在一个星期后收到熟人点赞而重回视线。相比之下,公众号文章的影响力只能维持一两天,而写作者也往往需要追着热点,疲于奔命。“从这个角度上讲,视频号内容的保鲜期更长,做视频号内容更倾向于在做一个个作品”。

这根本上是由于视频号的传播路径与公众号不同。

贴合社交网络的推荐方式意味着更好的长尾效应,优质的视频内容会在更长的时间跨度里被反复曝光。这套逻辑背后的底气是微信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2亿,逐渐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项“基础设施”。

在关注和社交关系基础上,结合算法做个性化推荐,也意味着另一种内容出圈的可能。唐磊提到一个例子,平常不关心网络的老人群体,也会受朋友影响而看到《我们》视频的内容,他们在视频号上的点赞又可以将内容传播给更远的人。这意味着一些处于社交平台盲区的用户也能容纳进来。因为哪怕很多年长一点的人不看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但微信都会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视频号在10月3日的更新中将视频时长延长到15或30分钟。从刚开始内测时的的小于1分钟以内视频或九张以内的图片,到现在延展到中长视频,似乎透露出微信对视频号的定位在发生变化。

如果根据张小龙去年底对视频号的期许,后者是在微信生态中的定位是与公众号呼应,补足微信生态中“短内容”的空缺。但视频上限扩充到30分钟后,视频号有了承载更多信息量和严肃内容的可能性,这与公众号的定位或有重叠。

公众号的创作者自己会做出选择,究竟是在公众号文章里嵌入长视频来辅助阅读,还是直接以长视频将文章取而代之。但从此前微信针对公众号的一系列更新来看,公众号文章打开率下降,流量过于集中在头部的现象的确存在。总体来看,公众号现在的环境对于新人入场并不友好,视频号会是一个新的机会。

Charlie也在活动中强调,视频号中可以加入公众号的链接,这意味着未来如果视频号的蛋糕做大,这也可能成为反哺公众号的入口之一。

视频号已经渐有声量。其主要依附于熟人社交的传播路径使得一些深巷里的酒香有更多机会飘散出来,但这同时也在考验微信用户的关系网络。一个担忧是,视频号是否会真正成为一个以真实喜恶为动力而点赞评论的地方,或者反而会被熟人圈所桎梏,成为人设场。

毕竟在微信几乎成为所有人生活的底色后,好友列表里也早已不止朋友。

 

作者:油醋,邮箱:zhuzheng@pingwest.com,微信公众号:品玩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6-jNn9nGsrwj7yYYm8jnEA

本文作者 @品玩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