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被叮咚买菜拉新并从七鲜流失的
互联网社区团购卖菜业务战事正酣,总体打法是大力度补贴团长,以低价进行用户拉新。然而低价策略的可持续性始终令人存疑,具体如下:
- 低价的确有吸引力,但各平台都在比低价、比速度,是否会导致前期投入成本巨大,但用户感知到的优势、差异却并不明显?
- 长期低价,质量是否能保证?以后能否适当恢复价格?蔬果品类用户的价格敏感度高,如果恢复价格,已被培养成低价消费习惯的用户是否还能够留存?
- 蔬果品类同质化程度很高,销售渠道丰富多样,用户的渠道转移门槛很低,连小区门口卖菜的老奶奶都可能随时抢一单生意。要形成用户忠诚度是要下功夫的,这是否意味着用户运营成本会很高?
- 线上买菜的习惯是疫情期间形成的,如果疫情好转,流量规模是否还能维持?流量红利退潮时,用户会选择谁?
总体来说,从商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等几个营销要素来初步分析,当前互联网卖菜社区团购业务模式竞争壁磊比较低,竞争差异和优势均不明显。
低客单价、高频购买的业务,驱动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用户、口碑三个要素。其中商品是先决条件,三者机结合,互为作用。
卖菜业务本身同质化程度高,靠单纯的商品低价无法持久,如何将商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因素进行策略性设计,使用户明显体验到差异化,并形成良好口碑,是建立竞争壁垒并实现有效用户增长的基本出发点。
叮咚买菜在构建差异化用户体验方面可圈可点,本篇文章结合自身实际使用案例,谈谈我是如何被叮咚买菜拉新并从七鲜流失的,并一起看看叮咚买菜是如何将商品、用户、口碑三个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一、用户特征
日常来说,我买菜的渠道有很多种,买菜的习惯是计划性、随机性各占一半——小区附近的三个超市、五个便利店、每日优鲜APP、七鲜APP,叮咚买菜APP,小区门口卖菜的老奶奶,全都买过。
有时候是图方便,有时候是图新鲜,有时候是觉得便宜。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忠诚度。
然而最近一年,因为疫情的关系,买菜基本都通过线上了,我也形成了忠诚度比较高的买菜渠道。
我主要是使用APP下单在超市买菜,疫情期间,超市的防疫消毒措施还是比较规范的。
试买了几家超市,发现有时候菜不新鲜,有时候送过来的菜形状各异,看来不是自己亲自挑选质量真的很难把控啊。尝试了几家之后,最终锁定在七鲜——新鲜、每一次的品质都很稳定、有优惠、免运费。
二、七鲜的买菜体验
七鲜是京东在线下开的精品超市,蔬菜的品种很丰富,其中还有不少“地标”或“网红”蔬菜。
我最初被七鲜“拉新”,是因为产品界面上展示的品种很丰富——很多品种在其他超市没有,还有“网红”蔬菜,就好象进了一家蔬果展厅,很吸引人。举个例子,七鲜的西红柿品种,大大小小就有十几种之多。
而七鲜最终使我留存下来的的主要是新鲜,第一次下单印象最深的是茄子,新鲜到就是刚刚摘下来样子,有点惊艳。
虽然七鲜的蔬果整体价格偏高(蔬菜贵又能贵到哪里去呢),配送时间长。但因其新鲜度明显高于与其他超市,再进一步叠加优惠券等促销手段时,七鲜就成功将我转化成了回头客。
三、叮咚买菜的买菜体验
七鲜已经很好了,我又是怎么被叮咚买菜拉新并留存的呢——是因为一次用户推荐。
疫情稍微放松一点以后,一次在出租车里,司机师傅很兴奋的跟我说,你试一下叮咚买菜,又新鲜又便宜。咚咚买菜?没听说过,但师傅的兴奋情绪感染了我,我决定试试。
在叮咚买菜的初次购物体验 ,有以下几点明显触动到我:
1)购物车环节
选完菜后,正准备下单,发现系统弹出来一个框 ——需要免费的大蒜吗?这跟在线下买菜时与摊主的互动很相似,让人感觉到小确幸,我笑着点击了“需要”的按钮,成功完成第一单。
2)配送环节
下完单待送货上门时,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推送“您的订单因为重量误差产生了退款”,虽然钱不多,但这个体验也很新鲜,再一次让我想到了在线下买菜的场景——就象碰到了一个实在的小摊主,我又笑了。
3)配送时间
叮咚的送货速度明显比七鲜快得多,并且也是免运费!
4)高性价比
在叮咚买菜的第一单,我同样买了西红柿,不仅仅是因为价格,还因为看到这款西红柿打着榜单NO.1的标签,很好奇这么便宜的价格是什么神仙西红柿。
试吃的结果很惊艳!新鲜、沙瓤,是小时候的味道。类似这样的品种在普通超市里价格都比较贵,有时还会贴上“精品”的标签——西红柿是一种很明显就能够让用户感受到性价比的蔬菜,叮咚选择爆款时用心了。
四、用户体验分析
从线上买菜的用户路径各环节来看:
叮咚买菜的蔬菜虽然没有七鲜那么多品种,但同样种类丰富并且新鲜,特别是推出了一款能明显感知到性价比的“爆款”西红柿。
要知道,在吃饭这件事上,个人的口味是有差异的,因此品种丰富并不能最终决定用户留存,性价比才是——叮咚整体价格是不是真的便宜我算不清楚,但我从一款大众的、高品质的西红柿上明显感受到了便宜,并且印象深刻,正是这款西红柿吸引我一次次下单。
首次下单过程中,叮咚买菜让我笑了两次,一次是购物车送免费大蒜(当时的体验是有点萌),一次是订单成功提交后蔬菜斤俩上的差异产生的退款——关键转化环节上的小确幸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将线下的买菜体验带到了线上。从这一点上看,叮咚买菜显然对用户心理有着更深的把握。
送货快、免运费,从便利性上讲,胜过七鲜,也胜过线下渠道。
总体而言,叮咚买菜在用户路径的每一个关键转化环节都设计了相应的策略,与其他卖菜渠道的中规中矩形成明显的差异——如果一个卖菜业务能够结合线上、线下的优点,做到新鲜、便宜、快速送货而且免运费、又给用户小实惠,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它呢。
五、结论
这篇文章结合叮咚卖菜和七鲜的用户体验实际案例谈了低客单价、高频业务的用户增长引擎三要素,同时阐述了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业务在构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形成差异化用户感知的重要性。
- 当前互联网社区团购卖菜业务以低价策略为主,竞争优势不明显——不仅线上各平台间的差异不明显,与线下卖菜渠道的竞争差异也不明显,同时社会上整体口碑评价也不高。
- 卖菜项目属于低客单价、高频购买业务。这类业务驱动用户增长的三个要素是商品、用户、口碑。由于蔬果品类同质化程度高,还需多在用户、口碑上下功夫。
-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新鲜、便宜、快速到手、无运费、促销及小实惠都是卖菜业务打动用户的几个关键点。如何将商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进行策略性设计与包装,进而让用户明确感知到差异并形成良好口碑是关键,这首先需要对用户心理有深入的把握。
作者:蓝海,互联网高级产品经理
本文作者 蓝海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