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鑫达:打造中国“芯”时代已是必然

图/来源网络

如今在智能时代,我们生活中有一件都离不开的东西,也许我们感受不到它,但可能你身上携带它的数量比你的牙齿还要多,这就是——芯片。如果你身上带着电脑、iPad、手机,这些智能设备至少就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芯片,而这其中绝大多数芯片依赖进口。垦鑫达研究发现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超过2000多亿美元,总值已经超过石油、粮食等,排在所有进口产品的第一位。中国虽然已经成为手机、电脑和电视等产品的最大生产国,但就是通过一颗小小的芯片,国外厂商其实已经死死掐住了很多中国企业的喉咙。

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已经高居世界榜首,中国集成电路(俗称芯片)的进口金额高达11908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6%,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仅为6078亿,中国在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这样巨大的数据显示出中国在芯片这个制造业中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也是当前中国制造遭遇“弱品牌”危机的关键内因。芯片的开发与使用,一定要站在生死存亡的角度来看待和行动。

不掌握芯片,很多所谓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实际上只是在给跨国巨头打工。市场环境严峻,中国芯片想要存活,甚至远销国外,没有点长期奋斗的决心是不可能的。在21世纪初期,龙芯中科研发的“龙芯二号”当时达到了世界巅峰时刻,这款芯片在Space CPU2000上的测试分数超越了Intel奔腾2处理器。而后中国的芯片忽略了事物最本质的发展规律慢慢的被超越。事实上,像芯片行业本身远非一朝一夕而来,更没有捷径可走。

尽管起步晚,研发成本高、竞争压力大。但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自我研发中国“芯”。中国手机行业巨头华为从2006年开始启动智能手机芯片的开发,于2014年12月发布了业界首款八核64位LTE多模手机芯片麒麟620,2016年4月发布业界第二款商用的16nm FinFET Plus技术的soc芯片——麒麟650。同时,传统的制造业也在通过研发芯片提升产品价值,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智能芯片领域的空缺,还将引领整个行业智能化的脚步。

芯片行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于整个生态环境,只有终端有了足够强大的需求,芯片业才有了提升的动机。芯片发展水平的高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如何实现我国的芯片国产替代,关系到中国大国的崛起。垦鑫达认为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升级的必经路径,可智能制造也不是平地起高楼。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未来的一个个制高点。基础离不开控制系统、大数据和网络,而只有紧紧牵住这些核心,智能制造才能真正实现并不断升级,中国“芯”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文/垦鑫达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芯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