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故事#004 | 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

一、技术极客的哈佛岁月

1984年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出生在一个医生之家,他的父亲,艾德·扎克伯格虽然是一个牙医,却也是一个技术极客,在1984年,艾德·扎克伯格就拥有一台计算机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并自学编程语言建立病人的数据库。在小扎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用父亲的那台电脑,玩游戏和编程。所以,当他2002年成为一个哈佛大学新生时,他已经是一个编程老手了。

写到这里时,不得不感慨下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精通之前,都需要大量时间的练习和积累,真羡慕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挖掘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东西,并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小扎最喜欢的游戏是《文明》,玩家可以从7个不同的“人类派系”中选择一个,用复杂的策略来控制整个星系。扎克伯格总是使用“维和部队”。在游戏的复杂故事背景里,维和部队的精神领袖是一个名叫普拉文·拉尔(Pravin Lal)的行政官,他的观点是“反对暴政的唯一措施是让信息自由流动”。小扎后来引用了下面这句话,把它放在了自己的Facebook简介上。“小心那些不让你获得信息的人,在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自己成为你的主人。”

进入哈佛的小扎并不受欢迎,专注于编程的他看起来有点像个书呆子。但他也能自得其乐,沉醉在自己的点子里,并将点子通过编程变成现实。其中一个项目是「课程配对」——通过选择课程,使用者可以看到谁选择了这门课程;也可以输入名字查看别人上什么课。由于网站太受欢迎,作为该网站服务器的小扎本人的电脑烧坏了。「课程配对」让他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人们有强烈的渴望,去了解周围的人。”

如果看过电影《社交网络》的话,那一定知道「facemash」这个对女生相貌进行评分的恶作剧项目。几年以后,当再次被问起这个项目时,小扎说,他印象最深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朋友和熟人的图片多么感兴趣,人们比想象中的更喜欢窥探他人的隐私。

二、The Facebook的光辉岁月

2004年2月4日The Facebook在哈佛上线,事后回想,一开始在哈佛大学封闭的社区内发布乃神来之笔巧妙地解决了“鸡与蛋”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布,可能很快获得几百位甚至几千位注册用户,可它不会成功,因为广泛分布的随机用户注册之后不会有互动。小扎通过邮件邀请朋友们注册,可在上面使用「课程配对」,这让The Facebook有实际的使用价值。2004年2月26日The Facebook进军哥伦比亚大学,其实哥大并不是一个简单选项,因为它内部已有竞争对手,在2003年就存在了。这就是小扎,先去进攻那些看上去成功率最低的大学。

此刻的The Facebook,每个学校都是一个单独的单元,一个学校的学生无法浏览另一个学校学生的资料。小扎认为,当人们在一个更小的圈子里,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表达更多的内容。

接下来几个月,The Facebook入驻了超过100所大学。

三、TheFacebook故事开场了

Facebook呈现病毒式增长,他需要资金。2004年9月,他们一开始找到是里德·霍夫曼,在硅谷没人比他更懂社交网络,他因为投资PayPal而变得富有,是PayPal黑帮的成员之一,他还创办了LinkedIn,一个针对职场人际关系的社交网络。但是彼时他因为投资了friendster(当时Facebook的竞品),这让他的身份比较敏感,所以他引荐了同是PayPal黑帮成员之一的皮特·蒂尔。

蒂尔投资了50万美元,换取了公司7%的股份,这是他最成功的一次投资,现在Facebook的市值1.07万亿,蒂尔这50万美元现在价值749亿美元,也就是放大了约15万倍的样子,woooooow!!!

2005年5月,阿塞尔以9800万美元的估值,投资1270万美元,给一家由一个20岁的年轻人运营了仅一年的公司,比蒂尔半年前的估值翻了近20倍。

这里还有一个额外的小插曲,其实从个人情感的角度讲,小扎更希望接受来自《华盛顿邮报》格雷厄姆的投资,并且在阿塞尔给出最终报价前已经口头答应了格雷厄姆,但是阿塞尔的报价太高了,是格雷厄姆的2倍。这让小扎特别的痛苦,好在虽然买卖不成,两位成了忘年交,小扎后来还邀请格雷厄姆加入了Facebook的董事会。

在20岁的年纪,小扎学会了在商言商,也更了解自己,在道德和利益之间做了一个重大抉择,那个月,他在桌边的墙上写了一个单词 Forsan,这个单词出自古罗马史诗《埃涅伊德》中的一段:“Forsan et haec olim meminisse iuvabit. 再回首,或许往事皆笑谈。”

四、要快!非常快

在Facebook早期,发展是非常狂野的,如果你的代码里有严重的漏洞,把整个网站整垮了,招致大量用户的不满,这件事会被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整个工程师团队:恭喜你!你把网站整垮了,说明你的速度很快!

后来这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每一名工作和编程相关的员工,哪怕是副总裁级别的,都要加入“训练营”。每一个参加者都需要快速熟悉系统,并在第一天提交修改代码(修改的必须是真正能让Facebook运转的代码),在第二天正式使用这些代码。这就像是你第一天坐进驾驶舱里,他们就让你开火箭。

这家公司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理念:快速迭代,先上功能,再修复漏洞。也是这个时候,小扎发现言论自由对他来说是热情所在。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创造的产品将成为非常强大的工具,或许还将具有历史意义,让人们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Facebook上线一年后,发布了照片功能,这个功能是在观察用户的使用行为后得出的。当时Facebook的每位用户只有一张个人资料照片。Facebook用户十分渴望分享照片,有些人会不断更新自己的头像,有时一天更新好几次。

在照片功能中还叠加了社交功能。给照片中的人打上标签,就这样,传播机器启动了,打标签的做法将这一体验传递给其他人。当别人在照片中标记你时,你会收到通知,然后可以去那个人的个人资料页面看照片。如果发那张照片的人还不是你的好友,你可能会马上加对方为好友。接下来你也更可能上传自己的照片。

五、Facebook的变革之书

“变革之书”的重心是将Facebook从大学网络变为互联网巨头的两个项目。

1. 开放注册

第一个项目是开放注册,它将颠覆Facebook的本质,使之从大学社交网络软件变成通用社交设施。

Facebook的第一步行动是将服务自然而然地扩展到了高中。过去Facebook每进入一所大学,就会单独创建一个数据库。这为社区设置了自然边界,从基础设施设计上保证了高水平的隐私性,用户无法浏览自己学校以外的个人资料。用户也不会因此觉得遗憾,因为大学社区里就有成千上万人了(包括校友),这些网络在当时仍然很有趣。但这种结构不适用于高中。当时全美只有几千所大学,但有约40000所高中。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来取代孤立的大学网络。

Facebook一开始让大学生邀请他们还在上高中的弟弟妹妹加入,希望与年长孩子的联系能给Facebook注入MySpace所缺乏的成熟。这一方法很有效,但没有大学生的那种个人沉浸感。

然后,Facebook试探性地向学校以外的领域扩张,开放了工作网络,以公司而非学校作为社区的基础。Facebook挑选了1000家包括科技公司、军队在内的大雇主,允许任何拥有这些组织电子邮件地址的人注册。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与大学或高中不同,人们通常希望把社交生活与工作分开,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像Facebook那样,员工在一个紧密的社区里工作。

2006年中期,Facebook停止了增长。监控显示:用户数量已经停止增长。大学生们已经都在Facebook上了,而Facebook在高中未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工作网络则彻底失败了。

2. 动态消息

2006年拯救这一停滞的是现在Facebook的代名词“动态消息”,简单的解释就是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它成为了Facebook最大的福音,同时也是Facebook未来的麻烦之源。

在动态消息设计之初,小扎设计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层次结构,极大的融合人们的好奇心与自恋。

  1. 最顶层是“关于用户的故事”。Facebook的首要任务是向用户分享这些时刻:有人在用户的留言墙上留言、在博客文章中提到了用户、在照片中标记了用户、评论了用户的帖子或照片。
  2. 第二重要的类别是“用户关心的人”——那些Facebook认为属于用户社交圈的人。扎克伯格举了一些例子,其中包括用户好友的感情关系变化,认识的人的生活事件。
  3. 接下来是“友谊趋势”,涉及在用户熟悉的圈子里进进出出的人。还有,最不重要但仍值得纳入的故事,与用户和用户社交世界的关联更少,扎克伯格把这类故事称为“用户关心的事情和其他有趣的事情”。

可是动态消息刚刚上线时,并不受用户的欢迎,用户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这也是后来Facebook被一而再再而三被诟病的话题,甚至人们为了反对动态消息还举行了示威游行来抗议动态消息。尽管成千上万名用户表达了他们对动态消息的不满,他们的行为却表明他们的感受并非如此。用户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从2006年最后几个月到2007年,Facebook停滞的增长数字开始上升。扎克伯格回忆道:“在发布开放注册后一周内,我们的注册人数从每天不到1万人增加到每天6万~8万人,从那时起,注册人数迅速增长。”开放注册让数十亿名用户涌向Facebook,而动态消息会让他们一直待在那里,这个网站像一开始吸引大学生那样吸引所有人,它还会滋生欺凌、仇恨以及致命的谣言。

在2006年,两岁的Facebook还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拒绝了雅虎10亿美金的收购。还记得一年前阿塞尔给Facebook的估值还不到1亿,一年后估值又翻了十倍。尽管如此小扎却拒绝了,他觉得这个过气的大公司已经不酷了,他会把一切都搞砸的。可谁知仅在6年后,小扎会因为同样的理由被snapchat拒绝。

六、成为平台

在开放注册和动态消息之后,Facebook的下一个伟大项目就是平台。这将巩固Facebook作为社交网络世界霸主的地位,让其相对于竞争对手拥有巨大优势。(并帮助它超越了MySpace,后者当时已经支持第三方应用。)这将为流行应用的开发者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开发平台”将为其他软件开发商提供技术通道,使其能够创建将Facebook数据用于社交应用的程序。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就需要创建一个API(应用程序接口),这是一种软件插槽,开发者可以接入程序后,访问平台上的数据。

“开发平台”让Facebook快速增长并战胜竞争对手MySpace,但也是其后来深陷数据泄漏丑闻的元凶。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七、是时候开始赚钱了

2007年,Facebook大力推动收入增长的手段是社交广告,简而言之,就是在用户与用户好友的关系中插入商业广告。广告主付费的衡量标准将基于参与度而非曝光率:广告主将为每次点击付费,而不是为广告吸引了多少眼球而付费。这很像谷歌的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广告主的竞价对象是人,而不是搜索关键词。

同时,为了增加广告的价值,也影响了动态消息功能,这就是点赞按钮。在动态消息推出不到一年的时候,主创团队就在思考在这个庞大的社交网络里,怎么尽可能简单地让用户在系统中传播积极、爱和肯定的细碎信息。用户不点击,他们就肯定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最好只需要用户点击一次。

尽管如此,Facebook还是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推出点赞按钮,部分原因是小扎在产品审核中对这个按钮一直不太热心。这个功能在扎克伯格那里审核了7次都没有得到通过。没能通过审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扎克伯格担心为动态消息帖子提供这种一键评论功能会抑制真正的评论,帖子下不会再出现有趣的对话,而只有无脑的点赞数累积,这也是多年后苹果CEO库克在攻击Facebook的说辞。

但最终,Facebook只有通过尝试推出功能并衡量反馈,Facebook的研究人员让一些北欧用户使用点赞按钮,并将他们的行为与没有点赞按钮的北欧用户进行比较,发现点赞按钮会增加评论数量。这个就是互联网公司常用的ABtest。

点赞按钮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人们立刻就喜欢上了它。正如最初设想的那样,它提供了有助于对动态消息的帖子进行排名的关键信号。有什么能比一个明确表达自己喜欢的行为更能清楚地表明人们喜欢这个帖子呢?2008年,四岁的Facebook有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同时获得微软投资的2.4亿美元,以换取该公司1.6%的股份。这意味着微软对Facebook的估值是150亿美元,而就在一年前,人们还认为扎克伯格疯了,竟然会放弃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八、Facebook的增长团队

在增长领域,Facebook的增长团队是一个标杆。创造了太多的经典案例,并深深影响着众多互联网产品。

手段1:找到北极星目标

Facebook的“北极星”,即公司赖以确定自身业务及财务健康状况的基本面。这颗“北极星”就是“月活跃用户”。其他互联网公司会计算每天有多少人浏览了自家站点,或是每天有多少人进行了注册。

不过,月活跃用户是一个更好的指标,因为如果用户连续一个月使用某项服务,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留下来。因此,这个数字将“用户流失率”(即有多少用户离开了Facebook)也考虑进来了。根据这项指标来考察Facebook业务的各个方面,并搞清楚做什么能够提升月活跃用户数量,如何解决阻碍月活跃用户增长的问题,以及怎样开发新的功能以进一步推高月活跃用户数量。

手段2:善于对照

增长团队会考察那些用户增长迅速的学校,并将它们跟那些增长停滞不前的学校进行了比较,以此探究是哪些因素带来了成功或造成了失败。

手段3:分析数据

在分析数据时,增长团队发现最大的用户来源是一款名为“寻找好友”(Find Friends)的内部工程师开发的程序,它可以帮助用户从微软的电邮服务Hotmail中导入联系人。

该程序支持Hotmail、Gmail和Yahoo!Mail(雅虎提供的电子邮箱服务),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先提供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Facebook会对用户所有的联系人进行扫描,并将数据导入自己的数据库。如果联系人中有已经注册Facebook的,那么系统便会替用户发送加好友的申请。其他联系人则会被呈现在用户眼前,用户只要在他们的名字旁边点击一下,系统便会发送电邮邀请他们加入Facebook。在完成这一切操作之后,Facebook会删除用户的登录信息。

“寻找好友”在微软和Facebook之间制造了一种紧张关系,这种关系直到2007年微软向Facebook注资前夕才得到缓解。

这里还有一个趣闻,为了保持增长的势头,Facebook不仅需要抓取Hotmail的数据,还需要借助很多其他服务。这个过程必须针对各家电邮服务提供商分别进行,是一个非常耗时的项目,Facebook为此分派的一个工程师根本不可能完成。最后,该公司一位名叫杰德·斯特梅尔(Jed Stremel)的早期员工解决了这个问题,斯特梅尔在马来西亚一家名为Octazen的公司发现了抓取联系人信息的奇才,该公司总共也就两个人。斯特梅尔很快跟他们敲定一笔交易,由后者为Facebook编写一款抓取数据的程序。斯特梅尔回忆说,他为这笔交易支付了大约400美元的费用。“这符合Facebook‘快速行动,破除陈规’的精神,快速把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斯特梅尔说道。(Facebook于2010年收购了Octazen。)

对Facebook来说,“寻找好友”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加好友的做法就像氧气一样必不可少,因为人们往往不会费心去填写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社交图谱。非常大的一部分Facebook用户很少发送好友申请,他们甚至不会去设置最基本的关系,他们只会在别人发来邀请时点击接受。

手段4:SEO搜索优化

在早期,增长团队发现了很多简单的手段来帮助提升Facebook的数据。其中之一是搜索引擎优化(SEO),这种做法旨在增强网站内容在谷歌搜索排名结果中的可见性。如果一个非Facebook用户在使用谷歌时看到了自己好友的个人资料,那么他或她就可能会注册该服务。

手段5:你可能认识的人

Facebook内部将其简称为PYMK(people you may know)。PYMK于2008年8月正式上线,该功能可以向用户推荐他们潜在的好友。

PYMK被证明是增长团队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工具之一,它让我们看到增长黑客的暗黑技艺如何能够带来意外的后果。这并非Facebook的发明,始作俑者是凭借一己之力疯狂增长的LinkedIn(里德·霍夫曼后来对这种不惜一切代价要增长的现象进行了粉饰,称其为“闪电式扩张”)。不过,Facebook将这种做法提升到了令人目眩的新高度。

从表面上看,PYMK似乎没什么危害性:Facebook轮番向你呈现一些用户的个人资料照片,这些用户被认为和你存在联系但不知为何还没有与你相互加好友。Facebook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解决增长团队研究人员发现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新用户注册Facebook后没有迅速与7个新好友建立联系,那么他或她很有可能会放弃这项服务。对那些没有核心好友列表的用户来说,使用Facebook就像是在玩单人足球。

对于社交网络的开发人员而言,鼓励用户贡献内容至关重要,因为每个人的使用体验都取决于他或她的好友所贡献的内容。而鼓励新用户贡献内容尤其重要,同时也非常困难。因此,PYMK对Facebook来说至关重要。向用户呈现潜在的好友是提升其使用体验的一种方式,这能够提升用户分享更多内容的可能性,而最重要的是,这能够降低用户放弃Facebook的概率。

PYMK最重要的狩猎场是“好友的好友”(friends of friends,以下简称FoFs)这一块。不过,这是非常大的用户集合。在当时,每个Facebook用户平均拥有130个好友,而这130个好友也各自拥有130个好友(这接近于以罗宾·邓巴命名的所谓“邓巴数”,这位社会学家发现,一个人维持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不超过150个)。因此,一般用户的FoFs是40000个。

手段6:扩大市场,走向国际

为了快速增长,增长团队将目光锁定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问题,而如何能够既快速又便宜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那就是众包模式,在Facebook的用户中,寻找志愿者,译成他们的母语版本。当然,Facebook没有坐等志愿者的到来。它检查了后台日志,找到了一些在海外使用英语版本Facebook的人。这些通过算法被选中的用户会在自己的动态消息顶端看到一则消息,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帮助翻译Facebook。这些不领报酬的帮手会起草一份初稿,搭建起框架,一一甄别把Facebook翻译成特定语言需要避免的陷阱。在完成这一步之后,Facebook就会将翻译术语的过程开放给所有人。

在增长团队的领导下,Facebook的国际化进程非常顺利。在国际化团队认定特定语言的翻译准备就绪之后,他们就会在说这种语言的国家上线本地版的Facebook,然后用户人数就会出现爆炸式增长。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Facebook就从只支持英语变成支持上百种语言。

不过,在这种扩张的另一面,也有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Facebook的忽视:通过将国际化工作众包出去,Facebook开始在那些没有任何雇员或者无人知晓当地语言的地区开展运营。这意味着Facebook无法向这些地区提供合适的用户支持,或者对当地用户发表的内容进行监管。那些违反Facebook政策的内容有可能是危险的,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即便有当地用户上报了违规行为,Facebook也无法做出反应,因为公司的员工并不懂当地语言。

九、差点被移动时代抛弃

随着2012年临近,Facebook的用户人数有望在年底之前突破10亿

但小扎没有为行业的巨大变革做好充分准备,以致这次变革对Facebook构成了生死存亡的考验。世界正在转向智能手机,而Facebook的转型却做得笨手笨脚。

移动平台同过去的桌面电脑时代不同,应用不是直接分发给用户,而是在由苹果或谷歌这类硬件设计厂商运营的应用商店中上架。每个版本都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并通过那些应用商店的审查。突然之间,Facebook成了一家试图跟上潮流的传统公司。

现在大家都知道,一定是系统原生的应用,体验最好,而当时Facebook选择押注HTML5(网页版),这成了Facebook的一场灾难。

更棘手的问题是扎克伯格本人——他还没有到30岁,但他一直浸淫的技术已经过时,他必须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毕竟,他要对新开发的应用做最后的拍板。他不了解原生应用的开发。他每天要做出一千个决定,而它们对原生应用来说是错的。

扎克伯格必须学到的一个教训就是犯错的代价:当第一版本的应用在不断崩溃而你需要等待苹果的审查才能推送修复程序时,“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就不再适用了。

当该公司的未来因人们使用技术的方式发生范式转移而陷入危机之时,他们竟然还在寻求挂牌上市。后来Facebook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让股价回到招股时的价格。

小扎在招股书里写到“Facebook最初成立的目的不是成为一家公司,”他在信的开头写道,“它的成立是为了完成一项社会使命——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和互联。”

十、收购未来

几年收购公司的经验,给了扎克伯格一份进行大额收购的剧本,他用Instagram来测试这个剧本。

第一个原则是扎克伯格本人的直接参与,通过给予关注的方式,来奉承和扼杀他的猎物。

第二个原则是独立运营的承诺,即向被收购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承诺,他们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公司里执行创造性的决策——正是他们的天分让其公司对Facebook具有如此的吸引力!Facebook负责为其提供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办公空间和营销手段等所有枯燥无趣的东西。

所以,Facebook的收购史也颇为光彩,有Instagram、WhatsApp、以及最近很火的VR游戏机oculus,我身边已经有不少朋友在使用这款VR眼镜了。

这些收购,不仅巩固了Facebook在移动端的地位,吸引那些认为Facebook已经不酷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押注于下个时代,希望在最近很火的元宇宙里,掌握社交网络的基础建设。

十一、丑闻

1. 选举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很多美国精英崩溃了,人们无法接受这样的选举结果,他们将矛头指向了Facebook,是不是Facebook在无形之中操纵了选举?

而在后来的调查中,被证实Facebook里有个功能是“我投票了”的按钮来展示人们的投票状态,这个状态影响人们去进行投票的概率,那Facebook是可以控制展示逻辑来控制投票情况的。

在后续调查中又发现在有关选举的广告中,存在俄罗斯人的影子。

而后来又被爆出开放平台上的开发者将8700万用户数据泄漏给剑桥分析公司,一家政治咨询公司,用于投放选举广告在2016年大选中支持特朗普。

虽然隐私这件事情一直被反复提及,但这是人们第一次深刻意识到,隐私是如何被有心人悄无声息的利用。而你的行动真的是你本人的意识所为,还是被操纵的结果?人们对Facebook的不信任达到了顶点。

2. 屠杀直播

2019年3月15日,一名澳大利亚白人至上主义者进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阿尔努尔清真寺,杀害了51名礼拜者。他挥舞着多种自动武器,用便携式扬声器播放军事音乐,还通过Facebook直播了整个疯狂的过程。

在Facebook创建之初,是希望能够连接世界,构建一个可以让大家能够自由发声的平台,可是当他的平台每个月有20亿人活跃时,就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有毒的言论、图片和视频。

小扎说他或他的公司不应该成为全球言论的仲裁者,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通过连接世界,他创造了一些东西,并让自己处在了那个令人难受的位置上。

十二、开放?封闭?什么是人类的未来

1986年阿西莫夫出版了《基地》系列的最后一本,在这本书里,描述了人类社会两个极端的终态。

一个是极端开放互联的盖娅星球,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体拥有共同意识,每个生命体都是盖娅。在这里没有个人,只有盖娅,每个人所做的决定,都是集体共同意识下的决定。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晦涩,举个例子,这里每个人就像是你身体中的一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有主体意识,信息高度流通不会有所谓的信息壁垒。当你举起右手的时候,不是你的右手决定的,而是你全身所有的细胞共同决定的结果。这听起来很像是信息流通互联后的一个终态,不知道在小扎渴望的互联的世界里是不是这样的。

而另一个,是极端封闭和自我隔离的索拉利星球,他们个个单独生活,极少有真正碰面的机会。甚至发展成了雌雄同体,这样就不用因为繁衍后代而不得不与他人接触了。他们不关注星球上的其他个体,拥有绝对的隐私与自由。不知道读者当中,有多少人是向往这样的世界的。

文明发展与个人隐私、开放社交与封闭独处,只要社会在发展,就要不停的回答这个问题吧。

 

本文作者@加一时刻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