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互联网到底如何“赚钱”

2010年以前,其实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为了更好地扩大用户规模,不断地去买流量,积累用户。比如,QQ、搜狗音乐、瑞星、金山等各类的软件,那个时候排名只看第一第二,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公司情怀,你做的这款软件是否存在大的价值,互联网上面的巨头们看的也更多是你现有的用户流量规模。

但其中,用户如何进行获取呢?最早360面对其他杀毒软件,如金山、江民、瑞星杀毒等,个个前期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都比360大,但是它到底如何从中脱颖而出?

通过补贴的就是用户补贴,促进交易,别人家的杀毒软件都是收费的,而自己偏偏做战略,谋发展,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更加习惯软件的使用,形成用户粘性。慢慢地这种战略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整个PC时代就他一家杀毒软件独大。真个市场也正是通过他不停地进行用户地免费补贴,出清其他竞争对手,逐步占领杀毒软件市场,定价权也自然而然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而360拥有了市场这块大肥羊后,下一步更多地就是对于下部商业模式的确立,我既可以重整360的盈利模式,继续打收费战,不过这次价格权在我手上,或者我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盈利,例如360导航,软件安装推荐等,无论如何,这时的360完全从后发转到了先发优势。

我们再重新整理下思路,360到底在2010年前怎样突破重围,成为PC端的大佬。

  • 在买流量积攒用户的同时,进行补贴,扩大市场规模
  • 大量融资,出清竞争对手,并形成垄断
  • 掌握市场后,重新输出盈利模式,原来的盈利不行删掉,反正市场已经建立起来,拥有一定的容错率

在以前,大家更多的是,通过竞价的方式,获取安装,达到一家独大,然后获取了定价权,再重新定义这个市场。

然而,在2010年以后,这个苗头有所变化,尤其是在13、14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众的,具有很强新鲜感的软件,在这个垂直市场上,价值分享网站知乎,还有豆瓣,在旧模式时代并不是那么火的它,来到了新规模,同时也在内容驱动的影响下,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这时候的互联网时代,更多地是以价值观取胜,或者我的内容有特别强烈的特点。比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

这里我们以罗辑思维为例,其实他们一开始做内容并没有这么急着去出个App然后再进行内容运营,它首先在优酷上面进行推广获取用户,再到微信公众号,粉丝聚集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开始慢慢实现交易的产生,出现了些付费的频道,然后才出了自己的App。其实,大家到现在应该也都发现了,他们这个过程其实完全就是倒着来的,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其实他们也不知道。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很赞同这种商业模式的。首先,做为一个初创公司,其实并没有这么多钱去买流量,进行推广,劝很多很多的人下载你的App,然后去使用。而且过程,行家也不一定接你的单,拼着App竞价发现最后根本无人问津,就不知不觉陷入了个两难的境界,既没有用户又没有行家。微信公众号也在14年这个内容红利的时代,赶上了个好时期,一下子风生水起。

这两个时期,也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是,靠流量靠功能取胜;二是,内容高驱动,再去完成功能的实现,两者是反着来的。在此进行总结下,两种不同商业模式。

  • 旧模式下,前期融了很多钱,然后进行市场的补贴,App最大的成本就是推广上面,同时整个的资本周期非常长,前期属于高资本消耗,市场出清后才能实现盈利,但是一旦完成后,就是个规模大,现象级的产品。
  • 新模式下,用户获得成本低,它更多的是靠内容获取用户,而且这部分的用户特别垂直精准,诉求集中,盈利比较快,小而美。当达到一定的用户数量的时候,我们发现资本环境比较好,而且三观较正,用户标签也比较集中,也就是用户画像比较中肯,很容易去设计。

新模式:互联网用户正在围绕众多分散化的头部内容形成一个个圈子,用户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所形成一个巨大的势能,将跟随圈子核心的头部内容从大平台向各处流动,这将快速推动出现大量有商业价值的头部内容和一批小而美的工具(或变现)应用。

如今,大家更多的是追求自由,追求更多价值观的契合,满足了物质世界,逐渐向精神需求靠拢,这也是为什么兴趣部落的兴起,新媒体的红利,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比如,大家现在没有了以往对于婚姻的执着,相比于女友,不如养只猫,更多人抱着这种心态。

那到底如何在这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去发展或者说是做个属于自己的App呢,这里不妨考虑,先在当前主流的社交平台,进行用户的聚集,并达到一定程度后,驱使用户向着所认可的价值观进行驱动,而向其他应用进行流动,并实现商业变现。大平台与新的应用实现错位互补的关系。

  • 大平台:实现用户的全覆盖和基本交互
  • 新的应用:让具备相似价值观的用户深度交流与变现

例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微博与微信。平常观察数据的都知道,他们两个其实已经基本实现了网民的全覆盖,如果你需要用户,大可从其中需要满足自身价值观的点,并加以挖掘利用,再产出。

这时候就有人考虑说到,那我自个直接在这些主流平台上直接完成,交流、交换及变现,不就可以了吗?但是大平台的缺点也是特别的明显,正好也就是不能统统满足这些需求,是有限制性的。

微博方面:

  • 没能为头部内容建立变现手段
  • 没能为头部内容与粉丝间的交互提供更先进的手段

微信方面:

  • 公众号缺乏各种形式的交互,单向传播
  • 微信群人数500的限制

而这些平台所没有的也正好是更多创业团队发展的方向,你的App或者垂直应用就实现了本身的价值,所以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该应用是否该需求完善、高效及有经济效益的满足,而帮助头部内容建立它的粉丝体系和消费体系,不在乎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我们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在该平台上拥有多少用户,应该是最好能够搬到你的应用上来。

  • 大平台有显而易见的价值——大幅度提高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时间效率和价值效率,大平台的总体流量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 头部内容的定义可以降低,量级有限的粉丝已经可以实现较大的商业价值,因内容而聚集的用户天然的精准,有认同感,长期,深度挖掘商业价值的空间。
  • 头部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表现形式也会从当下以人为主,不断发展更多形式。

总体来说,价值观取向很重要,商业模式也很重要,创业很难熬,但是也正式辛苦造就了一个个接触的人,抓紧机遇,对不起的是自己,对得起是人生。

文/四季的酿酒师

关键字:市场, 创业, 用户, 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