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协同协议”加速SaaS灭亡

SaaS是否已死?

这个持续了5年的话题至今仍纷争不休。无论是黯然退场的淘汰者,还是变中求新的转型者,抑或是摩拳擦掌的入局者,各自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持有独特的观点和产品认知,他们或不断试错、或萎靡不振、或满怀期待,呈现出了一番鲜有的商业景象。

即便是当下盛况空前,仍然无法遮掩SaaS行业的发展之痛:获客成本日益攀升、续约率每况愈下、个性定制化持续投入、数字安全难以保障……所以,我们今天交流的话题依然是SaaS的终结,尤其是在新技术理念下将让其变成釜底游鱼。

因为“商业协同协议”催生的商业协同网络,不仅有效解决了SaaS模式的最根本发展弊端,而且揭露了它重“工具”轻“增值”的真相,弥补了多品牌商无缝对接(企业历史上线的百余款软件服务品牌,标准各异很难统一)和自主性(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是保守地自主搭建系统,能够获得只属于自己的产品)对生态问题的天生缺陷,从而丰富了其应该具备的数字化流程、业务可见性、系统灵活性、数据安全性、以及“大连接”时代的数据贯通等等潜在价值。

一、SaaS模式图穷匕见

毫无疑问,SaaS是当前国内企业服务的主要模式,因为它的轻量、灵活、订阅服务等特性,成为了B2B行业言必谈的创新服务。

但是纵观其在国内发展的这20年,它始终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甚至越来越演变成了一种违背非标准化、非公有云、非订阅收费的模式,不仅丧失了SaaS本身具备的内外潜在价值,也让服务商们破灭了躺着赚钱的梦想。

之所以要违背SaaS的最原始认识,是因为我国的经营环境和商业性质不同于国外。

外企习惯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所以衍生的SaaS要么是行业的资源型服务,要么是外部资源的核心连接器。而国内市场往往倾向于自给自足,即使找外包也是满足个性需求为前提,这种市场导向让这个舶来品不断发生变异,以至于今天既要兼备独立部署的自定义开发,还期望做成SaaS的收费模型,结果显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覆亡可待矣。

若要是追本溯源,种种因果主要归咎于以下两个发展痛点。

1. SaaS的私有化部署趋势

因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成立年限、组织结构、业务规模、信息化程度、ERP系统品牌、供应链结构、营销模式等情况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了他们对SaaS的应用标准不一,系统之间的集成门槛和实施难度,让B2B企业不得不弯下腰,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功能需求,一个一个地当成项目去交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私有化部署,实质上与20年前的信息化开发项目并无差别。

当然也有很多硬着头皮坚持SaaS模式的,但由于以上根本问题难以实现标准化,标准化的产品又不能解决实际业务,因此导致续约率不断下滑,再加上高成本的实施成本和不断攀升的获客成本(比如线索获取成本已不下百元),让毛利率一直成为B2B行业难以启齿的指标。

故此,一部分实力雄厚的服务商就建设了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灵活的匹配模块来满足企业对各个场景的定制化需求,以此降低实施成本(仅限于简单的业务需求);另一部分则为了提高客单价保生存,不得不转型大型企业的私有化部署和定制化需求,于此同时还坚持着开发标准化场景,保留对SaaS的最后一丝情怀和奢望。

更为关键的核心问题是,我国所有的央企国企都会因为数据安全问题,也只接受个性化的私有化部署,而且很多大中型民营企业逐渐意识到,只有把数据放在自己家里才是最安全的,因为滥用或售卖用户数据的行为在不断拉低我国云服务行业的诚信度。

的确,相比C端个人消费者,B端的企业对数据保护是非常敏感的,因为来自于企业方方面面的数据,不仅涉及到了企业的隐私,更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宝贵资产。要想保障数据资产的安全性,私有化部署将成为了中国企业未来长期选择的路径。

综上所述,私有化部署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主要模式,SaaS只不过在中小企业或者非常细分的业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们看了下一个问题之后,你会发现这仅有的一席之地也岌岌可危。

2. SaaS丧失了链接价值

之所以称之为SaaS模式的云服务,不仅是“软件即服务”的即时性、便捷性,以及轻实施的持续订阅收入,更重要的是SaaS所依托的云计算技术,能够彻底改变企业各种“信息孤岛”的问题。

比如旨在打通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管理的云服务商,他们不仅要集成对接组织内部的S2P(从寻源到支付)全流程业务系统,而且还要打破上下游之间的跨ERP壁垒,甚至是与银行、行政机构、供应链跨级的链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三流合一”,让企业内部资源得以重组、让企业外部实现高效的数字化协同。

但是在实践中,大部分SaaS应用能解决的也仅仅是某一业务场景的功能需求,而企业内部的协作、外部的协同、数据的流通都难以企及。就算是SaaS模式最成功的Salesforce,其发布的零代码也不过是解决了CRM单一场景的自定义,带来局部或者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不仅很难打通全业务流程的协同,也绕不过大型企业的私有部署要求。若是如此,我们还敢期望它解决“云化”、多方协同、万物互联等等数字化创新吗?

我们经常说企业数字化转型,那么何为数字化?它和信息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笔者认为,数字化流程应该是一键即触达结果,这样就必须要求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是链接的、数据是同步的,而不是各个组织或者业务场景的在线化、信息化,然后再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数据搬运,这也反面的印证了很多SaaS服务商那么依赖RPA技术的原因了。

另外更可笑的是,任一SaaS服务商都在不遗余力地展现其数据分析的价值。因为大数据分析是赋予企业可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保持业务灵活性和系统弹性的基础保障。

但是,仅凭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业务系统,能产生怎样的数据资产?又能赋予怎样的可见性?

其实,真正的可见性,一定是链接各方的、数据来源是单一的、能够统一管理的,比如供应链系统,它要通过云计算打破各种壁垒,让分布在库存、货车、企业内部、供应商、次级供应商、合作制造商、分销商,甚至是用户市场,等等环节的供应链数据整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实现可见性,并且打开了协作的大门。

显然,我国当前的SaaS模式,是无法支持这些能力的,更无法体现数字化的潜在价值,是一个结构性明显缺陷的模式,我们不应该依赖它,而是要用创新技术颠覆它。

二、去中心化的商业协同协议

正如我们所知,我国SaaS模式的本质问题有两个:一是它的个性化的私有部署趋势,二是它不具备“链接”潜在的重构价值。

那么,若既满足了私有化部署对个性化和安全性的要求,又能实现“链接”各方的未来网络生态,是不是意味着一个全新的B2B商业模式变革?

下文我们就来简单地了解下这种变革工具,看它是否能够根除SaaS模式的痼疾?是否能够打破了信息化等同于数字化的理念?是否能带来高效的商业协同网络?

1. 什么是寻址协议?

所谓的寻址协议,主要是借鉴了区块链的技术原理,以各个独立部署的系统为一个个节点,以每个节点的端口为一个个身份,通过统一数据格式的接口协议链接各个节点,并赋予每一个节点一个特殊身份,当你“拨通”某一个身份标识,即与之建立了数据交换的通道。

为了保障数据绝对安全,其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将利用信封加密的传输方式,只有终端身份才有私钥打得开,即便中途被攻破也不过是拿走一些无用的符号。于此同时,其还将运用签名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让宝贵的数据资产永远储存在用户独立部署的私有云或者可控的服务器。

为了屏蔽无效的“链接”,建立一个无风险、无打扰的商业协同网络,该技术还设计了商业防火墙,以此来校验每一个“拨来”的号码。既要保持开放的经营理念,也要自动规避外来风险,让数据真正地可控地、有序地流转起来,让宝贵的数据资产最大化发挥价值。

2. 如何实现商业协同网络?

根据寻址协议的理念,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一个独立部署应用、一套ERP系统,或者一个链接上下游的供应链体系、一个企业级服务平台,都可以是这个协议的节点。

每一个节点下面都拥有多个身份,它们可以是上下游企业,也可以是一个孤立的业务系统,也可以是一个平台的用户,甚至是一个个终端操作者。

“商业协同协议”加速SaaS灭亡

(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去中心化的DAP,既保障了与其他节点的链接,也对应标识了下面所有的身份,如此便构建了一个有序的、彼此链接的网络)

我们常说SaaS的终极进化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链接。但是我国的SaaS模式不仅不具备这个属性,而且越来越走向了私有化部署,让产业数据纷纷隔离在每一个企业,甚至在企业内部都难以避免分水岭的形成。

此时,寻址协议对协同网络的新理念,就像在这些壁垒上方搭建了一个桥梁,在不影响企业私有化部署和难以拆除的信息烟囱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地搭建在集团企业的内部、筑造在供应链上下游、架设在服务平台的商业网络,真正地赋能数字化协同,构建商业生态。

所谓的商业生态,是指它的构建主体是多元化的,它未来派生出的商业模式是未知的。至少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超区块链技术的理念下,协同协议一旦实现去中心化的方式实施,每一个用户仅一个DID(去中心化身份)就能融入到价值互联的生态网络,从而使得商业更开放、更安全、更丰富,真正地让商业链接一切,让一切都能创造价值。

 

本文作者 @不见悲秋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