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互联网+宗教”模式行业调查报告
一、市场概述
1.1 市场规模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童世骏教授和刘仲宇教授长达数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信教者人数大约有3亿人,其中政府登记在册的信徒数量达到1亿人。对于如此庞大的信众数量,线上的渗透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关系链也只是靠微信和qq来维持,可以说,至今还是一片“难啃”的蓝海,尤其在如今移动流量几乎被瓜分殆尽的情况下,对于深耕线下的行业的互联网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2 市场价值
由于宗教行业的特殊性,我们并不能拿到行业详实的数据,但由于笔者现在从事这一行业的的缘故,知道一些真实数据,比如上海某地标寺院,去年接受到的最高一笔单人捐献金额是150亿港币,窥一斑而知全豹。
对于寺院和教堂来说,他么需要更高的平台,让他们去弘法进而获得更多的信众;对于信众来说,他们的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目前的师傅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探索需求,他需要修为更高的师傅和内容;对于慕道者而言,他们需要一些触手可及的途径,告诉他们怎样做可以积累善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对于周末禅修班抱有兴趣,但又不喜欢程度和模式太重。而如上种种,都可以发展为O2O的互联网模式。随着渗透率的提高,可以有更多的变现途径。
1.3 商业模式
首先,必须要说明,宗教类所谓的商业模式只是从业人员募集善款的方式,跟我们一般企业的赢利变现有本质的区别;不管是法师/牧师还是寺院所的善款,最后都必须进入寺院的公账,然后集体调配的。
目前线下的商业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捐赠类:(1)一种是在寺庙场景下的捐赠,大家或多或少都做过的,往寺庙功德箱内捐钱,在寺庙里花钱请香或者买同心锁等器具,信教徒还会购买各色各样的香花券。该场景下的目标用户,慕道者和旅客占有很大的比例;
(2)捐赠供养法师的途径,一种为当面捐赠,另一种则是线上供养,法师们会建立很多很多的微信qq群,每天在其中发布一些开示并接受供养,该场景下的目标用户,均为有了一定信仰的信教徒,并已经与师傅,宗教建立起了强关系链; (3)捐赠项目一种是已宗教的名义对于弱势群体的捐赠,一种是对于寺院/教堂修建的捐赠
2.举办活动类: (1)研修班:针对于都市白领的快消费禅修班;形成核心关系链的普法弟子班
(2)放生活动:顾名思义 (3)异地拜访交流活动:常见于佛教,因为法师每年会有几个月的时候去行脚(游历),所以他们也会组织信教者的一些外出活动,比较常见的是游览名山大川(国内外)以及拜访得道大家。
此外还会有一些民间的法事活动,这一类接地气的活动在真正的宗教中,所占比例并不高。
3.答疑解惑类: 大家也看过很多XX问禅师的梗,不用多说了。
另外有很多人拜访高僧名家的目的本质上和看明星一样,所求的就是一张在朋友圈的合照。
我想大家不难发现,上面所说的每一条,编译到互联网模式中,都是一条有延展性的商业模式。但由于宗教所必须保有的神秘性,以及法/牧师本身就是深耕线下的既得利益者,如何撬动第一下杠杆,值得深思与探索。
二、产品功能模式
当前行业还处于AMC模型中的探索期,对于用户真实需求,目前还没有形成沉淀下来的共识。而对于确定核心用户,究竟是切信众还是切法/牧师也是见仁见智,下面就列举一些目前存在的产品模式:
1.平台类产品
优点:(1)宗教类用户的文化精神认同感很强,平台类产品可以提供用户所需的任何精神食粮。
(2)线上线下全类型的覆盖,穷尽每一个需求场景 (3)核心用户同时兼顾信众和法/牧师,并意图利用其中强关系链形成拉新拉活正循环 (4)后期商业模式清晰
缺点:(1)无论是行业所处阶段,还是产品所处阶段,都不适合这种高大空的架构,尤其对于创业小团队而言,对于各方面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2)在还没有关系链的情况下尝试去沉淀关系链无疑是非常危险的,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下一次尝试的成本 (3)内容的铺叠导致入口的变深,体量虚大,提高转型门槛
平台类模式的核心切入点又有些五花八门(原谅我用这个词汇),有将法事商品化,募捐慈善平台化的的电商平台;有与大咖们签订合同,产出高质量内容的弱社交平台;更有些PC遗老,觉得把功能做全了,用户就会留下的。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OTO闭环
建议:对当前内容进行碎片化,平台链组织化,再组织化的处理
拓宽拉新渠道,而非应用场景;建立平台业务链,而非堆砌功能
2.工具类产品
以修行场景为具体切入点,类似的有佛教的修行,伊斯兰的宣礼,基督教的祷告。功能构建如图所示形式,期望通过修行形成共修社区,从而产生黏性用户。
优点:(1)辅助修行效果好,全天候的提醒与帮助
(2)用户需求场景明确单一,app工具化,用户打开和留存率高 (3)模式轻,拉新成本低
缺点:(1)后期盈利转化通道少
(2)工具类的特性决定了需要产品组合拳的方式才能构建完整的产品生态,而非在一个app中构建 (3)用户生命周期短 (4)真实场景手机端侵入性强,代入感低
建议:寻找线下的强关系链与平台相结合
引导并维护KOL用户建立高质社区
寻求多APP建立完整产品生态
三 、关于垂直类的一些思考
下面两种模式,是我在整理分析后,根据MVP原则,筛选出核心需求,进而提出的轻量模式,仅供参考
1.问答类
这个是一个高频迫切的需求场景,目标用户为那些去寺院/教堂就是答疑解惑,来满足自己某种目的人,在需求本质上,有点类似于去医院看病,只是通过宗教这个途径,所看的是心病罢了。所以根据这个需求,构建出一个问答类产品。而全国庞大的神职人员就是早期的核心用户,早期问题库与社区的运营为产品的核心驱动力,进而在一定程度时尝试沉淀平台用户。
2.教育课程类
目标用户:(1)都市新一代白领,对于宗教的认知脱离了迷行的范畴,对于周末禅修班有好感
(2)慕道者,类比于健身房小白,有强烈的入行愿念,却没人领进门
通过设置梯度化,场景化的课程,给予这类用户一个持续性使用产品的理由;通过课程类目的设置,给予不同需求的用户,一个匹配的场景化学习入口并以此拓展其他相关功能。
以上所述两种模式,均对目标用户进行了取舍,舍弃了线下很重的深度信仰用户,而选取了更外围一些的用户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于模式的掌控力。
四 、总结
当前宗教行业的互联网化还处于最初级的探索阶段,诸如如何构建生动的移动端修行场景,碎片化需求场景的建立等核心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也正由于此以及庞大的市场做背书的情况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我相信将会形成一片能容下独角兽的垂直类市场。
文/愚子哥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宗教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