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曹德旺跑不跑,中国制造业都该正视这些了
玻璃大王曹德旺最近持续刷屏,从一开始各大媒体惊呼“曹德旺跑路”,到曹德旺本人出面澄清“事业重心仍在国内”。
其实他是否“跑路”并不是重点,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日益艰难的中国制造业终于找到了它的代言人。更有媒体说,“曹德旺的价值,在于他说了真话”。
“我之所以公开讲,中国税负太高、成本太高,这不是我在抱怨,也不是我要跑。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企业家,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曹德旺说。
至于要小心什么,要有怎样的危机感,可能每个人心里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只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现阶段整个中国制造的焦虑的一次集中爆发。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资深媒体人李翔老师在他的「得到」专栏中总结了三种困扰和两种新因素,以说明中国制造长久以来的焦虑:
一种困扰是盛田昭夫也曾感受到的: 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否必须背上廉价以及低质的名头? 中国制造何时、以及如何才能沿着制造业的价值链向上攀爬,分享到更大的价值。
第二种困扰是周期性会产生的关于代工厂的讨论。一部分是关于血汗工厂的讨论;另一部分则是受到经济周期和出口国环境的影响,周期性发生的代工厂破产的讨论;还有一部分是关于 中国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带来的代工厂向东南亚地区搬迁。
第三种困扰同环境有关。关于 中国的环境不能承受发展之痛 的声音,已经出现了很久。中国北部地区的大范围雾霾,只是粗放式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共生关系的一次显性表现而已。
制造业自己转型和挣扎的同时,另外两个新的因素让制造业面临的状况更加纠结。
一个新的因素当然是互联网。 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在重构原先从工厂到消费者的链条。
另一个因素是金融业的发达。“有个金融牌照立即就可以发财赚钱,实体经济没法搞了”。 如果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流向金融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制造飞速崛起是跟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浪潮汹涌向前, 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个蒙眼狂奔的时代; 也只有聚焦崛起和发展,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释放出举国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把中国这艘巨轮推动起来。 但飞速发展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也随之积压下来;并不是不解决,而是来不及、顾不上去解决。
上述种种困扰或因素,现阶段来看,无论哪一两个拎出来仿佛都有可能成为压死中国制造的稻草,但很明显,真正的根源不在它们。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 劳动力成本上升。
供给端极大丰富的物质资源,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需求端也会因收入的增加而带动了消费能力的上升。理论上来说,供给端的产品只要够优质,那么这个循环应该就会是正向良性循环。除非你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同时人力成本又迫于整体消费水平压力而增加,那么这样的企业到哪里都会关门。
- 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冲击。
现在大家爱说颠覆,实质上,最多带来的是冲击。总体看,企业方对整体环境的理解和把握相较往年更加不易。一方面产能虽然落后,勉强也能活,但市场给不了足够的转换时间和空间,节奏越来越快;另一方面,想借助新技术,新方法却找不到法门。可谓“腹背受敌”,最终也只能归咎于外界因素。过去三十多年发展过程中积压形成的泡沫、死结、低效等问题,发展到今天的时点,其实已经涌现出很多有效的解决办法,互联网正好是实现这些解决办法的最佳工具。但良药苦口,解决这些症结、问题的过程肯定会有阵痛;不能因为一些落后低效产能的倒下,就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契机视而不见,甚至打压否定。
当人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热议“德国制造”、“工业4.0”的时候,也许大多数人都忘了或者不了解,当年的“德国制造”是价廉货次的代名词,是英国用以抵制德国低劣商品而特意打上的标识。
英国人对德国产品的抵制,以及若洛克斯教授对德国产品所做的毁灭性评价,都引起了德国人的彻底反省。后来的10年间,大多数德国公司都铭记了若洛克斯教授的话:“ 用质量去竞争 ”,对自己的产品严格进行质量把关,设计上敢于创新,加上德国工人阶级的吃苦耐劳,成就了德意志帝国经济史上的伟大转变。
时隔百年,如今已经基本放弃制造产业的英国深陷金融危机,英国媒体面对德国稳健的发展也望洋兴叹。确实,当美英等西方国家纷纷把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外包,自己转向来钱更容易的金融业时,德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正是这种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德国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促进了德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德国具备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
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
一是粗放型发展带来的增速和规模,在一定阶段必然会放缓并遇到瓶颈,唯有“用质量去竞争”才是根本;
二是金融业若最终得以脱实就虚形成自循环,美英当初的发展路径也极有可能被我们重蹈覆辙;坚实的产业基础不能荒废。
在正视问题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去思考: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优势是什么?
海银资本王煜全老师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中国制造”的机会,在其著作《全球风口》中也做了很深入的阐释。
在全球市场上,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恰恰是中国最占优势的。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不管这家企业的技术多么创新,都谈不上顶级的成功。
中国具有“开放的制造能力”,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够提供能生产产品的人,还能够提供一大堆对接生产端和设计端的人、一整套开放的体系。中国制造业有它独特的优势: 大规模、复杂产品的开放制造体系以及产业集群。 一名前苹果高管说,整条制造业供应链如今都在中国。你需要1000个橡胶垫圈?隔壁工厂就有。你需要100万个螺丝钉?隔街的工厂就有。你需要对螺丝钉作一点小小的改动?3小时就行了。
基于此,我认为盲目焦虑完全没有必要,并非没有解决办法,譬如:
1.国家顶层设计的导向性很重要。人才都涌向金融业或互联网等行业,一方面确实是行业发展赶上契机从而总体收入水平较之其他更加诱人;还一方面也与国家政策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打个不恰当的类比,这就如企业里的KPI导向性是一样一样的。
- 抛开外部因素不谈,企业真正的解决之道,反倒是向内找原因,修炼内功 。 主动挥刀革自己落后产能的命,同时积极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把它们充分运用到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中。 事实上,应用方式也已有很多可参考的案例。比如,像小米王川讲的“用成本价去卖给用户”,那必然需要在设计和服务环节提供高附加值的内容,将收益延伸到价值链其他环节;或者,像华为、苹果所坚持的那样,每卖出一件产品本身都要获取收益,利用产品本身的质去构筑护城河。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一个转型升级的重要时点,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正视问题,摆脱困扰和冲击,是每一位企业家都要认真思考的。
相信中国制造业最终定能如董明珠所言:“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
END.
我是徐彦超。
企业级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实践者。
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等领域。
看完我的文章如果有帮助,别忘了关注、转发噢!
文/徐彦超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制造业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